新華財經北京7月23日電(江宇娟、蔣文)當您擰開燃氣竈時,藍色火焰的背後可能是一家160多歲的香港“老字號”。在今年舉辦的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維義介紹道:“我們從香港本地燃氣供應商起家,160多年來一直在燃氣行業深耕。”
順應全球能源發展大勢,這家百年名企逐步解鎖新潮玩法——從燃氣企業突破上游“次元壁”,從“地溝油變飛機燃料”到“用垃圾產天然氣”,再從“水火相容”到“燃氣氫氣攜手”,香港中華煤氣的業務版圖不斷向新、向綠持續擴張。
百餘年“煙火氣”,溫暖億萬人心
“我們進入內地的故事要從30年前說起。”黃維義道出香港中華煤氣在內地發展波瀾壯闊的拓荒史:自1994年敲開內地市場大門後,這家企業不斷開枝散葉,如今已紮根全國29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手握超過320個城燃項目,年售氣量高達364億立方米,鋪就管網總長超過13萬公里,服務4200多萬戶用戶,溫暖着億萬人心。
“內地燃氣市場仍有穩定的增長空間。”黃維義點出香港中華煤氣的藍圖,“未來希望通過降低終端用能成本提升能源可負擔性,構建長期可持續的燃氣行業生態。”爲實現如此願景,香港中華煤氣手握四川頁岩氣、山西煤層氣、海外液化天然氣(LNG)進口資源等多元氣源,再加上江蘇金壇儲氣庫、河北曹妃甸LNG接收站、四川合縱能源等儲氣調峯設施,爲其燃氣業務的發展配置了“組合保險”。
不止“節能減排”,更有“水火相容”
“安全和環保是一切業務發展的重點。”黃維義強調,香港中華煤氣在大力開展燃煤鍋爐整合替代、工業窯爐清潔化改造的同時,還給城市“換血管”——改造老舊燃氣管網、推進“瓶改管”、因地制宜推廣集中供暖,安全環保兩不誤。
其自主研發的智慧系統就像一個“能源管家”,能給醫院、學校、商業綜合體量身定製供電、供熱、製冷等方案。冬天的暖氣、夏天的空調、穩定的電力,都由這個系統精準調控,既省錢又低碳。
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餐廚垃圾不再是麻煩——它們經過厭氧發酵工藝變成沼氣,再經提純爲生物質天然氣,並接入燃氣管網,該項目一年能產出1000萬立方米的綠色天然氣。加上山東、四川等地,香港中華煤氣類似的項目一共有9個,一年“變廢爲寶”的氣量達3000萬立方米。
“有人覺得水火不容,但我認爲兩者具有協同效應。”黃維義說道,2005年成立的“華衍”品牌,將公司業務拓展至水務及環境領域。
道理其實很簡單:用燃氣的家庭和企業,哪有不用水的?燃氣管與水管“雙管齊下”。如今香港中華煤氣“氣+水”的組合拳已經打出了名堂——全年售水及污水處理總量已超16億噸,年固廢處理量超160萬噸。
氫能光伏雙子星,“老江湖”玩出新閃耀
“氫能是當前行業熱門話題,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氫能並不是新事物。”黃維義表示,香港中華煤氣在香港供應了160多年的人工煤氣裏,本身就含有50%的氫氣。
現在,香港中華煤氣要把這項“老手藝”升級。在山東濰坊的“氫進萬家”項目中,他們用電廠低谷時的多餘電力制氫並摻入天然氣管網,計劃供應10萬戶家庭使用。
不僅如此,香港中華煤氣依託40多萬戶工商業用戶的屋頂資源,應用光伏系統幫助用戶實現“自發自用、餘電上網”,通過128個零碳智慧工業園區項目,讓用戶的煙囪少冒煙、“付電費”變爲“收電費”。
探祕“廢油”如何變成“液體黃金”
在新興能源賽道,香港中華煤氣早已佔據領先身位。“新加坡計劃從2026年起要求所有從該國起飛的航班使用1%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未來SAF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黃維義介紹,香港中華煤氣把握先機,已成爲全球第二大可持續航空燃料供應商。
SAF的名字“高大上”,其原料其實是“地溝油”。香港中華煤氣在江蘇張家港的生產基地一年能生產約35萬噸的SAF及氫化植物油(HVO)綠色燃料,其馬來西亞的新基地也正在建設。以後坐飛機時,說不定您所乘坐飛機的燃料,就是曾經的“地溝油”變的。
讓遠洋巨輪“喝上”綠色甲醇
“服務航運業綠色轉型,綠色甲醇也是我們看好的業務。”黃維義介紹,香港中華煤氣在內蒙古建了一座工廠,專門把生物質廢棄物和廢輪胎加工成綠色甲醇。自2022年起,該公司已連續三年取得歐盟ISCC EU及ISCC PLUS認證(兩種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體系)。
今年3月,在上海洋山港,一艘韓國巨輪所加註的約2900噸國產綠色甲醇,就來自於這家公司,這也是國產綠色甲醇的首次大規模加註作業。接下來,香港中華煤氣還將在廣東佛山再建一個生產基地,讓大灣區的遠洋巨輪都“喝上”綠色甲醇。
從1862年香港的500盞煤氣街燈到如今遍佈全國的城燃項目,從生物質天然氣到綠色航空燃料,從自來水到氫氣,從燃氣具到櫥櫃……這家160多歲的企業在能源服務轉型的時代浪潮中,猶如一棵參天大樹,既守着燃氣的根,又不斷長出新的枝芽。
或許某天,當您坐上使用SAF的飛機,看到加註綠色甲醇的巨輪,用着光伏電和摻氫天然氣時,您會發現這些新潮能源的背後,都有這家百年名企越發年輕的身影。正如黃維義所說:“我們始終堅定看好內地能源行業的發展前景。”而香港中華煤氣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