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7月22日消息,近日舉辦的2025 RISC-V中國峯會上,NVIDIA硬件工程副總裁Frans Sijstermans宣佈,CUDA軟件平臺將支持RISC-V指令集架構處理器,爲開源架構RISC-V開啓進入數據中心與AI市場的大門。
據瞭解,過去x86與Arm架構在AI與HPC領域居於主導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和CUDA的高度整合。
當下,x86架構的Intel與AMD處理器是數據中心的主力,而RISC-V雖然具有開源與可擴展優勢,但缺乏CUDA等關鍵工具,難以進入主流應用。
此次支持,標誌着NVIDIA將其生態系拓展至開源領域,有望提升RISC-V在高端計算的應用潛力。
總體來看,x86、Arm、RISC-V三大主流處理器架構各具特色。
x86架構擁有成熟的軟件支持與龐大生態系,但成本與授權模式受限。Arm主打低功耗與可擴展性,雖具競爭力,除了授權金高,也潛藏地緣風險。
相較之下,RISC-V爲開源架構,企業可自由設計並掌握技術主導權,因此受到多國與新創企業青睞,尤其中國市場更視其爲實現芯片自主化的關鍵路徑。
對中國而言,RISC-V搭配CUDA的支持,意味着有望彌補過去AI訓練與推論基礎設施的關鍵缺口。NVIDIA近期重啓在中國銷售的H20芯片預期將與RISC-V處理器搭配使用,通過開源CPU結合中階GPU,打造具自主性與靈活性的本地AI運算架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CUDA雖然支持RISC-V,但其本質還是NVIDIA的獨有生態系統,實際整合仍需面對授權、驅動兼容性與地緣政策等變數。
若未來美國政府進一步收緊出口限制,NVIDIA理論上仍可中止對特定市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