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基金霸屏年內收益榜!最高狂賺138%,前10強基金經理最新觀點:創新藥是未來幾年核心主線

倉石基金研究院
07-22

專題:聚焦2025基金二季報:AI、醫藥、新消費…誰是基金新寵?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新浪財經上海站 陳秀穎

  2025年以來,創新藥板塊成爲資本市場的閃耀明星。

  政策的大力扶持、產業自身的發展以及資本的積極湧入,共同推動創新藥行業進入上行週期。在此背景下,不少重倉創新藥的公募基金業績表現出色。

  以下是市場全部基金(只含主代碼),截止7月21日,由高到低排序的年內收益排名前10名。

  第一名: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470888.OF)

  年內回報:138.23%

  基金經理:張韡,擁有康奈爾大學生物醫學碩士學歷,具備豐富的醫藥研究與投資經驗,曾任東方證券醫藥助理研究員等職。

  運作觀點:

  創新藥是未來幾年核心主線,中國創新藥在全球競爭力提升,licenseoutdeal趨勢延續,3-5年有望打開全球市場空間。

  聚焦全球競爭力的創新藥企業及高壁壘設備耗材龍頭,行業抗週期性和科技屬性突出。

  第二名:長城醫藥產業精選A(022286.OF)

  年內回報:121.56%

  基金經理:梁福睿,曾任廣州證券醫藥研究員,2019年3月加入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4年10月起擔任本基金經理。

  運作觀點:

  三季度創新藥聚焦管線海外授權、國內銷售放量及臨牀數據催化。

  中國創新藥在靶點研發和療效上領先,海外藥企補充管線需求明確。

  第三名:永贏醫藥創新智選A(015915.OF)

  年內回報:104.51%

  基金經理:儲可凡,清華大學應用統計碩士,8年證券相關從業經驗;單林,博士,4年證券相關從業經驗,二人共同管理該基金。

  運作觀點:

  創新藥進入“收穫季”,十年研發積累進入成果兌現期,“研發-上市-出海”閉環形成。

  跨國藥企專利懸崖與中國創新藥出海需求共振,聚焦龍頭與高彈性細分標的。

  第四名:中銀港股通醫藥A(020397.OF)

  年內回報:103.55%

  基金經理:鄭寧,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AVP),金融碩士,曾在泰康資產管理等公司任職,2022年加入中銀基金,擔任多隻基金經理。

  運作觀點:

  創新藥行情由盈利驅動,利潤爆發在即,持續性強,持倉聚焦風險收益比高的龍頭。

  加倉經營拐點的傳統藥企,不看好三四線標的(不確定性定價偏高)。

  第五名:中航優選領航A(022852.OF)

  年內回報:100.98%

  基金經理:王森,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於渤海人壽保險等公司,2021年7月加入中航基金,擔任多隻基金經理。

  運作觀點:

  創新藥受政策、資本、產業三重驅動,從“跟跑”邁向“並跑”,全球化佈局加速。

  關注核心大單品、技術突破賽道及AI製藥,中長期趨勢明確,短期或有估值波動。

  第六名:華安醫藥生物A(022690.OF)

  年內回報:96.80%

  基金經理:桑翔宇,曾任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員,2018年9月加入華安基金,現任基金經理。

  運作觀點:

  創新藥是全年主線,中國在ADC、雙抗等領域全球領先,未來基石用藥市場空間超千億。

  三季度聚焦BD交易標的,四季度關注困境反轉領域,回調即是佈局機會。

  第七名:諾安精選價值A(001900.OF)

  年內回報:95.58%

  基金經理:唐晨,曾任四川英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理財顧問,2019年10月加入諾安基金,2022年12月起擔任本基金經理。

  運作觀點:

  堅守“超級大單品”策略,創新藥“大額對外授權”邏輯明確,產業趨勢未改。

  政策、資本、產業動能持續,高倉位運作,聚焦低估期權價值標的。

  第八名:平安核心優勢A(006720.OF)

  基金經理:周思聰,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曾在銀華基金等公司任職,2023年5月加入平安基金,擔任多隻基金經理。

  年內回報:92.67%

  運作觀點:

  創新藥受政策利好、出海加速(交易金額佔全球一半以上)、臨牀數據亮眼驅動。

  重點佈局創新藥及創新醫療器械,看好成長型子行業。

  第九名:嘉實互融精選A(006603.OF)

  年內回報:90.51%

  基金經理:郝淼,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後在平安證券、寶盈基金任職,2021年3月加入嘉實基金,現任大健康研究總監。

  運作觀點:

  創新藥國際化提速,BD交易金額創新高,產業鏈上游CXO同步受益。

  優質龍頭長期成長空間大,持倉向龍頭集中,兼顧低估個股。

  第十名: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159570.OF)

  年內回報:88.52%

  基金經理:樂無穹,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2014年7月加入匯添富基金,歷任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師等職。

  運作觀點:

  跟蹤港股創新藥指數,受益於出海加速(海外授權落地)及港股頭部企業利潤轉正。

  港股創新藥估值低、修復預期強,把握產業全球化機遇。

  總體來看,這些業績領先的公募基金在運作上普遍高度關注創新藥領域。

  從政策層面,都看到了醫保局等部門對創新藥支持政策的持續推進與落地,這爲創新藥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

  在產業趨勢方面,一致認爲中國創新藥在全球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無論是研發效率、成本優勢,還是在部分細分領域的技術突破,都使得創新藥進入成果兌現期和加速國際化階段;

  在投資策略上,多數基金聚焦創新藥龍頭企業,同時挖掘細分領域有潛力的標的,並且根據不同階段的產業特點,如臨牀數據讀出階段、BD交易階段等,靈活調整持倉和交易思路。

  不過,基金經理們也普遍意識到,創新藥板塊前期漲幅較大,未來可能面臨調整與波動,在投資中需要合理應對風險,通過分散投資、動態評估等方式,在把握創新藥產業發展機遇的同時,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比。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