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闊氣出手!兩個月投了4傢俱身智能公司 京東AI戰略佈局全面提速

市場資訊
07-2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王鬱彪 每經編輯:餘婷婷

許久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7月21日,京東宣佈完成三傢俱身智能領域頭部企業的投資,分別爲千尋智能、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以及衆擎機器人。這也是繼5月參投智元機器人後,京東再次把關注點對焦在具身智能賽道。

對於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投資佈局,京東回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京東高度重視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內的技術熱點,聚焦供應鏈場景,推動創新應用。

京東在整體AI(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投資,路線越來越清晰。另據知情人士透露,京東還將於7月底舉辦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宣佈附身智能(將智能能力賦予硬件設備)品牌JoyInside與衆多機器人企業的合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78193393

今年3月,有消息稱京東切入具身智能領域,已成立相關業務部門,多個團隊正沿不同路線探索落地可能性。雖然當時京東對此並未回應,但如今隨着多項投資和業務的落地,內部組織的適配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京東具身智能佈局提速 兩個月內連投4家公司

相較前幾年,近一兩年,京東對外投資筆數略有減少,即便是在大模型火熱的2024年,與其他互聯網巨頭相比,京東的對外投資都顯得相對謹慎,鮮有出手。外界對京東在AI的佈局也格外好奇和期待。

今年3月17日,有消息稱,久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香港科技大學參觀AI項目。多個定位該校的社交媒體用戶發佈的現場圖顯示,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賈佳亞在給劉強東介紹Mini-Gemini V2項目。

京東的AI佈局,似乎有了些許眉目。而京東切入具身智能領域,成立相關業務部門的消息緊接着就傳來了。

5月24日,智元機器人完成新一輪融資,該輪投資方包括京東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再到如今,京東再度闊氣出手,投資三家頭部具身智能公司。其中,千尋智能完成6億元PreA+輪融資,由京東領投。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完成新一輪融資,由京東戰略領投,並且將深化與京東在零售、物流和服務等領域的協同合作。衆擎機器人完成兩輪融資,其中A1輪融資由京東領投。

除對外戰略投資外,據透露,京東內部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記者從京東方面瞭解到,其通過將京東角色大模型驅動的對話智能體植入機器人、機器狗、AI玩具等硬件中,以此強化產品力。

截至目前,京東已經與十餘家頭部機器人品牌達成合作,其中包括衆擎PM01京東JoyInside機器人。而另一家剛開售的AI潮玩也接入了JoyInside能力,在京東獨家發售,具體信息將會在WAIC上宣佈。

記者注意到,京東是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京東智能機器人自營銷售額同比增長3倍,具身智能機器人銷售額增長17倍。

對於京東對具身智能的加碼,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具身智能對當前各大互聯網平臺來說普遍都是“有用”的,比如在“最後一公里”的快遞、外賣配送、自動駕駛等領域,已經有比較多的應用場景。

事實上,京東擁有相對豐富的物流、服務等場景。此外,其自身的產業大模型基於供應鏈,在以數字人爲代表交互領域也積累了一定量的數據,具備一定的技術創新應用,這都爲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深耕提供了堅實支撐。

大廠搶着“付費”具身智能 爲未來做打算

京東強勢入局,互聯網大廠之間圍繞具身智能領域的交戰將變得更加激烈。機器人在製造業、服務業、醫療、家庭服務等各個領域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大廠們前來“栽花、插柳”。

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身處棋局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參投了“逐際動力”。而參與“逐際動力”A輪戰略融資的6家機構中,還有3家來自產業方,覆蓋人工智能、汽車製造、物流和城市綜合服務等多個戰略性應用場景。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10月,具身智能公司“星動紀元”完成近3億元Pre-A輪融資,阿里等聯合領投。美團也在機器人領域頻繁“下單”——據報道,去年2月,“美團戰投”參與了宇樹科技近10億元的“B++輪”融資;6月,美團戰投又參與銀河通用機器人的天使輪融資。今年初,“BV百度風投”參與了機器人公司“維他動力”近億元的種子輪融資。

大廠在具身智能賽道搶着“付費”。

盤和林告訴記者,加碼具身智能領域的投資,不難看出互聯網大廠想要參與硬科技的熱情,在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一種“脫虛向實”的努力。“從前期觀察來看,絕大多數公司的投資還是在爲未來佈局。互聯網大廠並不缺錢,爲未來‘燒燒冷竈’是互聯網大廠的常態。”他補充說。

對於具身智能技術、產品等與各家平臺業務上的聯繫,盤和林指出,主要體現在本地生活服務和即時配送領域,他認爲,具身智能目前可預料到的規模應用,很有可能就是物流配送。

“工業機器人已經進入成熟期,但具身智能還處在概念期,人形機器人也同樣如此。雙方差距比較大,原因是機器人等產品,處理較爲複雜的工作的能力還相對比較薄弱。”不過,盤和林還是認爲,資本密集對機器人產業創新以及相關技術的迭代是十分有益的,但創新是否有結果,還要看具身智能在具體場景下的拓展情況。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