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銀行資產質量壓力有望好於此前週期

財中社
07-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東方證券發表觀點稱:如何理解實體經濟債務週期與銀行體系風險週期的關係?實體經濟的債務對應銀行的資產,信用擴張是資金從銀行流向實體經濟,風險暴露則是實體經濟發生債務風險,然後傳導至銀行體系。

2008年後經濟增速中樞下移,投資驅動增長的模式下,過剩產能逐漸積累,2013-2018年銀行業經歷一輪對公傳統產能不良週期。投資驅動增長的模式下,2009年、2012-2014年宏觀槓桿率兩度上行,企業部門爲加槓桿主力,基建、地產鏈上游行業產能過剩較爲嚴重,投資回報率無法覆蓋債務成本,風險逐漸暴露,對應銀行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爲代表的對公不良率的上行。供給側改革化解過剩產能,棚改貨幣化刺激新需求,本輪不良週期到2018年基本見頂。

2016年新一輪地產週期啓動,2021年前後對公房地產風險集中暴露,2022年起居民部門不良生成壓力逐漸顯現,而政府部門化債貫穿其間。棚改貨幣化提速帶來新一輪地產週期,居民和政府部門更多承接槓桿。2020下半年“三道紅線”收緊房企融資,對公房地產風險集中暴露,到2023年基本企穩;政府部門在保持基建投資力度的同時開展多輪化債,呵護風險預期的平穩;居民部門槓桿率經歷一輪顯著上行後,隨着收入和資產價格預期的走弱,2022年起風險生成壓力逐漸顯現。

如何看待當前債務週期下的銀行資產質量?1、居民部門風險仍在演繹,但判斷銀行資產質量壓力有望好於此前週期。1)居民部門貸款具有小額分散特徵,對銀行報表造成集中衝擊的可能性較小。2)按揭、經營貸抵質押率較高,並且清收的確定性較有保證。3)從監管態度來看,當前政策更注重呵護資產質量而不是降槓桿,房地產、小微、消費領域融資利好政策陸續出臺,風險暴露有望更爲平滑。4)更長期來看,居民部門風險的見頂有賴於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以及收入預期的改善。

2、不良水平:上市銀行不良率整體穩中有降,不良認定相比於階段三仍有一定缺口。2021年以來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關注率和不良生成率均穩中有降,但城農商行不良生成壓力偏大;結合資產分類三階段數據,截至2024年末,上市銀行隱含不良率約5bp,股份行、中西部或弱資質區域城農商行潛在資產質量壓力或仍較大。

3、撥備水平:信用成本下行反哺利潤,撥備安全墊依然較厚。近年上市銀行信用成本持續下行,截至2024年末基本覆蓋不良生成,城農商行減值計提力度下降較快,對應撥備指標的回落,但截至20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銀行撥備覆蓋率、撥貸比分別爲238%、2.93%,安全墊依然較厚。結合三階段數據來看,股份行、部分城商行階段三貸款撥備覆蓋率同樣偏低,金融投資撥備則分化顯著,部分國有行和優質城商行處於極高水平,意味着更強的撥備資源調配能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