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收取三年租金的背後,藏着雨潤更大的危機

藍鯨財經
07-22

出品丨鰲頭財經 寧曉敏

據極目新聞等媒體報道,雨潤集團旗下成都蒙陽批發市場水果批發商戶反映,近期接到市場管理方通知,要求一次性繳納3年租金,讓商戶們倍感壓力。

儘管市場方面回應稱“不是強制要求”,但這家市場的很多老商戶都還記得十年前那場租金風波。據中新社等媒體報道,成都蒙陽農副產品綜合批發交易市場有限責任公司是雨潤四川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的管理方,由雨潤集團投資管理。2015年,因該農產品交易中心單方面要求蔬菜批發商將15年租期改爲20年,並要求一次性繳納20年攤位租金,引起商販不滿,62名商販集體訴訟。

2010年後雨潤大規模跨界擴張,從主業食品加工急速切入地產、物流等七大領域,過度多元化讓雨潤埋下了債務隱患。據證券之星、時代週報等媒體報道,2015年起,公司因創始人法律糾紛、地產業務資金鍊斷裂等問題陷入危機,負債一度達到千億規模。

自2019年從父親祝義財手中接棒後,祝媛執掌的雨潤食品(01068.HK)仍未擺脫虧損困境。年報顯示,2024年,雨潤食品實現營收9.92億港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9.64%,連續5年呈負增長,股權持有人應占虧損收窄至3900萬港元,過去3年累計虧損2.02億元。

更嚴峻的是公司流動性壓力持續加劇。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資產負債率由2023年的168.12%攀升至209.71%,債務結構呈現惡化。其中3.44億港元銀行借款及2.51億港元預提利息發生逾期,而公司期末現金及等價物僅4100萬港元。即便將2.39億港元非流動資產全額變現,仍無法覆蓋短期債務缺口。

2015年創始人祝義財涉案被查成爲雨潤髮展轉折點。江蘇雨潤2016年首次債務違約後,企業便陷入了漫長的債務泥潭。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轄終315號民事裁定書中記載,“雨潤肉類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祝義財自2015年3月23日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致使整個雨潤集團的融資環境急劇惡化。”

2021年雨潤引入資本成立“雨潤精選”化債平臺,並與債權人簽訂對賭協議,暫時獲得了喘息之機。但那份 “2023-2025年淨利潤總和不低於20億元、2026年不低於50億元且2027年提交IPO” 的業績對賭成了懸頂之劍。據證券時報報道,祝義財控制下的雨潤,仍面臨不小的對賭壓力。如果證券化平臺未能兌現上市目標,則證券化平臺和雨潤控股將現金回購債權人的全部轉股債權本金;如果證券化平臺及雨潤控股未履行股份回購義務,那麼債權人有權要求處置相關資產用於償債。

雨潤旗下兩大上市平臺的財務數據顯示:中央商場近5年總資產縮水23億元,多數資產爲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部分項目停工逾期;資產負債率常年超92%,短期償債覆蓋率很差,2025年出現約50億元債務本息與3.1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的巨大缺口。

根據阿里資產拍賣公開信息,有6家銀行對雨潤精選平臺的股權資產進行處置,處置金額共計60.85億元。根據京東拍賣平臺的公開信息,有5筆雨潤集團下的債權在被公開拍賣,債權人分別爲中國長城江蘇省分公司、中國信達黑龍江分公司、江蘇新沂農村商業銀行等。業內人士認爲,金融資本選擇撤退,對賭協議的達成概率更成爲問號。

在此背景下,有業內人士認爲,蒙陽批發市場一次收取3年租金的做法,不排除是雨潤爲了完成“2023-2025 年淨利潤綜合不低於20億元”的業績對賭,而將農產品批發市場當作 “現金奶牛” 採取的透支行爲。

問題在於,即便完成了眼前的對賭協議,雨潤又該如何完成2026年不低於50億元淨利潤的對賭協議?對雨潤而言,這纔是更值得警惕的危機。一旦對賭失敗,蒙陽市場易主,商戶預付的3年租金又該向誰追索?

事關商戶生計和民生安全,提前收取3年租金一事背後的風險,值得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