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視線
新銳視角,解讀財經事件
財叔/文 網絡/圖
日
在京東、美團和淘寶三大巨頭鏖戰的外賣市場,新式茶飲無疑是最大受益者。很多奶茶品牌,爲海量的訂單苦惱。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昔日“國民奶茶”品牌香飄飄卻交出一份慘淡的成績單:上半年預虧9739萬元。這將是香飄飄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報。
香飄飄的壓力並非始於今日。外賣平臺的補貼和價格戰,只是加速了沖泡茶被即飲茶取代的趨勢而已。
01
半年預虧一個億
京東殺進外賣賽道,讓原本平靜的江湖硝煙瀰漫。目前,雖然外賣大戰的形勢在經過約談之後有所緩和,但持續數日的補貼戰,讓奶茶店生意火熱,訂單暴漲。社交媒體上,不少評論曬奶茶店裏堆積如山的訂單小票,還有消費者留言稱,自己的訂單被延遲。
與蜜雪冰城、一點點等現製茶品牌的火熱不同,昔日國民奶茶品牌香飄飄卻交出一份慘淡的期中成績單:預計虧損973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789萬元。如果最終業績和預計相符,那這將是香飄飄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半年報。
其實,香飄飄的業績下滑由來已久。據統計,2017年上市之後的8年時間,香飄飄營收和扣非淨利潤,有4年出現同比下降。2019年,香飄飄營收創上市以來新紀錄,同比增長22.36%。2020年,香飄飄淨利潤同比增長3.15%,達到3.58億元,同樣創造新紀錄。也是這一年,香飄飄營收和扣非淨利潤同比出現下降趨勢。2021年,香飄飄扣非淨利潤更是慘遭腰斬。
慘淡的業績,讓市場對其喪失信心。2019年9月,香飄飄創下35.09元/股的高點之後,股價就開始震盪向下。截至2025年7月22日,香飄飄股價13.69元/股,較歷史高位跌超60%。
02
外賣大戰惹的禍?
對於虧損原因,香飄飄表示,主要受外部消費環境、消費習慣及消費需求的變化影響,公司傳統沖泡產品銷售承壓。在財叔看來,香飄飄業績下滑,跟外賣大戰有關,但更多的威脅,來自現製茶飲市場的崛起。
毫無疑問,外賣大戰,讓大量的0元奶咖在美團、淘寶、京東等平臺上架,點燃了消費者薅羊毛的激情。以至於奶茶店的打工人都直呼:一小時300單,根本做不過來。香飄飄似乎就是外賣大戰背景下的那個“受害者”。
其實,香飄飄的壓力早就存在。即買即飲的現製茶,讓熱水沖泡成爲了歷史。外賣大戰恰好加速了這一消費方式的轉變。難怪有人感慨,杯子能繞地球一圈,但香飄飄還是逃不過行業變天的命運。
2015年以來,以喜茶、奈雪的茶爲代表的現製茶品牌,以品質、健康爲賣點,引領年輕消費者體驗升級。2021年,奈雪的茶頂着“新茶飲第一股”的光環登陸資本市場,隨後,頭部茶飲企業前赴後繼IPO。
大量現製茶品牌崛起,讓這個市場一夜之間從藍海變成紅海。最新數據顯示,蜜雪冰城門店超3.9萬家,古茗超1萬家,滬上阿姨超8600家,茶百道超7800家。這些新品牌爲了生存及擴大規模,掀起一輪又一輪價格戰。 這對香飄飄的市場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業績下降難以避免。
03
轉型仍需努力
面對消費方式的變化,香飄飄也開始做出調整。其一,堅持產品驅動,推進沖泡奶茶的健康化進程,推出一系列新品。其二,嘗試拓展新渠道。香飄飄表示,公司密切關注零食量販的發展,積極擁抱新興渠道。
最關鍵的是,面對新式茶飲的勃興,香飄飄本着打不過就加入的策略,推出一系列即飲產品。2016年,香飄飄收購老字號品牌蘭芳園,次年推出芳園杯裝奶茶等新品。2018年,香飄飄又推出杯裝Meco果汁茶,進一步豐富即飲產品矩陣。
不僅如此,香飄飄還嘗試開設線下奶茶店破局。2024年12月,香飄飄在杭州開出首家奶茶店,2025年3月又在成都開出第二家。
除此之外,爲了順應品牌年輕化趨勢,香飄飄曾聘請王俊凱、王一博等流量明星擔任品牌代言人,試圖觸及更多年輕消費者。今年5月,香飄飄還官宣時代少年團爲Meco果茶品牌代言人,加速年輕化戰略。
通過流量明星代言,香飄飄拓寬了消費基礎,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當然,在沖泡業務營收下降的背景下,香飄飄即飲業務表現可圈可點。2024年,香飄飄即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Meco果茶系列營收增長20.69%,成爲慘淡業績之下的一個亮點。
然而,半年預虧1個億,卻再度將這家老品牌來回顯示的聚光燈下。它面臨的困境,似乎需要更多的亮點來扭轉。在茶飲行業模式轉換的背景下,香飄飄能否逆勢崛起,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財經新視線
微信:18180952287
<
PAST · 往期回顧
>
“反內卷”變成補貼大戰,美團爲何食言?
賣了那麼多資產,王健林爲何能重返財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