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加速高性能計算與人工智能的未來

TradingKey中文
07-21

投資要點

TradingKey - 超微半導體(納斯達克:AMD)是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依託其EPYC中央處理器、Instinct圖形處理器和Xilinx可編程門陣列(FPGA),捕獲數據中心、雲計算和邊緣計算日益增長的需求。2025財年第一季度收入達74.4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數據中心銷售額激增57%。AMD憑藉有競爭力的價格策略和開放源碼的ROCm平臺,成爲Nvidia的之外的有力選擇,具備逐步提升其AI GPU市場份額的潛力。儘管面臨Nvidia的市場主導地位以及半導體需求的週期性波動風險,AMD與亞馬遜AWS、微軟谷歌等巨頭的合作以及產品組合的多元化,確保了其穩健增長。基於DCF模型,並考慮了因AI業務加速增長及出口限制放鬆等利好因素而上調的估值溢價,公允價值區間定爲每股130至180美元。

來源:TradingKey

財務表現- 2025財年第一季度亮點

AMD 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其在高性能計算、AI、數據中心和遊戲領域佔據強勢地位,儘管面臨監管和競爭阻力,仍取得了顯著增長。

  • 營收:74.4億美元,同比增長36%。
  • 調整後每股收益:0.96美元,反映出盈利能力和運營槓桿的提升。
  • 毛利率: Non-GAAP)毛利率爲 54%,較上年提高 2 個百分點。GAAP毛利率爲 50%。
  • 營業收入: Non-GAAP營業收入爲 18 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約爲24%。GAAP營業收入爲8.06億美元。
  • 淨收入:調整後淨收入總計16億美元,同比增長55%。GAAP淨收入爲7.09億美元。
  • 研發支出:增至約17.3億美元,約佔營收的23%,反映了對AI、高性能計算和先進技術的持續投資。
  • 股票回購:AMD的股票回購授權總額約爲100億美元(包括 2025 年新授權的60億美元)。

公司概覽

AMD成立於1969年,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致力於設計高性能處理器,爲當今衆多數據驅動型應用提供支持。其產品主要分爲三大類:

CPU:面向消費者和企業(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銳龍 (Ryzen) 處理器。EPYC 處理器服務於數據中心,爲雲服務提供商和企業提供節能高效的計算能力。

GPU:Radeon GPU面向遊戲和專業圖形需求,而Instinct GPU則專注於AI和高性能計算,與英偉達的AI加速器競爭。

自適應和嵌入式解決方案:通過收購賽靈思 (Xilinx),AMD提供用於邊緣計算、汽車和工業應用的自適應FPGA,超越了傳統的CPU和GPU。

AMD採用無晶圓廠模式來加速創新並降低成本。該公司與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主要雲服務提供商以及遊戲機製造商密切合作,以拓展市場。其開源 ROCm軟件平臺支持AI和HPC,並正在發展成爲 除NVIDIA CUDA外的第二選擇。

競爭分析

AMD在AI、圖形和數據中心芯片領域面臨來自Nvidia和英特爾的激烈競爭。2024年,Nvidia在獨立GPU市場佔據約88%份額,AMD約佔12%,該差距部分因Nvidia及早推出RTX 50系列,而AMD的RDNA 4系列發佈時間較晚。Nvidia最大的優勢是其圍繞廣泛採用的CUDA平臺構建的完整AI生態系統,形成開發者忠誠度和與機器學習框架的無縫集成。相比之下,AMD的開放源碼ROCm平臺較不成熟,使用體驗較複雜,但吸引了注重靈活性、定製能力和成本優勢的客戶。

來源:PCViewed.com

英特爾在獨立GPU及服務器領域市場影響力有限,儘管持續投資。另一方面,AMD在桌面、服務器和移動設備CPU市場穩步擴展份額。

來源:Tom's Hardware

AMD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較高的性價比、能效及結合CPU、GPU和可編程FPGA的廣泛產品組合獨樹一幟。儘管在Nvidia人工智能主導地位面前挑戰艱鉅,AMD仍被視爲雲服務商和企業尋求多元化或偏好開放定製硬件解決方案的主要備選廠商。

收入構成

來源:AMD, TradingKey

2025年第一季度,AMD營收由四大主要業務驅動,數據中心業務則在AI和雲需求的推動下領跑增長。

數據中心業務板塊,涵蓋EPYC中央處理器和Instinct AI GPU,創造了約36.74億美元的收入(約佔總收入的49%),同比大幅增長57%,這主要得益於雲計算和企業客戶的廣泛採用。該高利潤的增長凸顯了AMD向AI和雲計算戰略轉型,使公司有望在AI芯片市場贏得更大份額。客戶端與遊戲合併業務報告的營收約爲29億美元(佔總收入的39%),同比增長28%。其中,客戶端業務(主要爲筆記本和臺式機的Ryzen處理器)貢獻了約23億美元(佔總收入的31%),同比激增68%,這主要由對基於Zen 5架構處理器的強勁需求及更高平均售價推動。遊戲業務收入主要來自Radeon GPU和半定製遊戲主機芯片,約爲6.47億美元(佔總收入的8.7%),同比下降30%,原因是遊戲主機週期減弱及關稅影響。嵌入式業務板塊,包括Xilinx用於汽車和工業市場的自適應FPGA,貢獻了8.23億美元(佔收入的11%),同比輕微下降3%,反映工業領域整體經濟走軟。

增長潛力

AMD在AI、高性能計算及邊緣智能等高速擴張技術領域具備良好增長基礎。關鍵驅動力之一是其不斷擴大的AI市場份額。AMD當前約佔全球AI GPU市場12%,有望憑藉成本優勢及與微軟Azure、AWS等領先雲服務商的戰略合作,將份額提升至接近15%。其2025年發佈的Instinct MI350及2026年推出的MI400 AI加速器,採用先進芯片組合和高速內存,力圖追趕Nvidia在AI訓練和推理領域的領先地位。隨着雲服務商及企業尋求Nvidia以外的經濟實惠且供應充足方案,AMD憑藉強勁性能及優質價格贏得市場份額。

此外,AMD收購Xilinx開拓出自適應計算新增長領域。Xilinx FPGA的融合拓寬了AMD在邊緣AI、汽車、工業及物聯網的佈局,豐富收入來源,並與CPU和GPU產品形成協同效應。

估值

基於現有業務趨勢和AI驅動增長的貼現現金流模型(DCF)公允價值區間爲每股100至126美元。考慮到近期出口限令放鬆,允許Instinct MI308芯片向中國出口,適度上調估值至每股130至180美元

風險因素

AMD面臨多重風險:

  • 競爭風險:Nvidia的AI GPU市場主導地位及強大的CUDA生態系統令AMD難以快速擴張,尤其是在開發者和企業AI用戶中。
  • 軟件生態風險:ROCm平臺相對CUDA尚不成熟,存在漏洞及集成問題,減緩客戶採納速度。
  • 宏觀及週期風險:半導體需求高度波動,受PC、遊戲和雲支出影響明顯。
  • 供應鏈風險:採用無晶圓廠模式雖靈活但易受全球代工廠限制及地緣政治影響。
  • 估值風險:股價近期以溢價交易,如果採用率或利潤率增長低於樂觀預期,則存在執行風險。

立刻體驗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