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估值重塑、產業進化的雙重邏輯驅動下,資本市場正重新審視那些具有“系統組織能力”的產業平臺型公司。首程控股(0697.HK)正是其中典型代表:從傳統的城市基礎設施資產運營商出發,依託REITs體系建立價值底盤,如今正加速邁向“智能化時代的產業基建商”。
其佈局不再侷限於穩定資產,而是正在通過機器人、AI場景與全鏈條組織力,推動一輪“新型基礎設施紅利”的生成。
一、REITs築底:資產運營能力穩健釋放現金流
首程控股的第一增長引擎仍來自其在基礎設施資產領域的長期積澱。截至目前,公司在產業園區、數據中心、公寓住房等多個領域已形成資產規模超千億的佈局,穩居行業前列。
這一資產組合不僅保障了穩定的經營現金流,更通過REITs證券化+運營協同模型,不斷提升資產週轉效率與估值釋放能力。例如,其數據中心項目實現了REITs產品全週期閉環,被市場譽爲“IDC REITs大滿貫”操盤者,爲投資人帶來了“類債穩定+資本彈性”的雙重回報預期。
二、機器人加碼:新型基礎設施的主動進攻
如果說REITs是首程的“防守底盤”,那麼機器人產業則是其“進攻武器”。過去一年,首程控股圍繞“機器人+基礎設施”持續加碼:
主辦機器人生態峯會,官宣與50+機器人企業簽約,啓動“綜合體驗店”計劃;投資佈局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松延動力、微分智飛等一批具備AI本體協同能力的硬核企業;落地“機器人租賃平臺”,打造“以租代售+先採後租”的商業模式,爲企業冷啓動賦能;在園區、停車場、數據中心等多個資產場景試點部署機器人。
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首程並非以“機器人”爲主題投資者身份參與,而是以“新型智能基礎設施組織者”的角色下場,真正推動技術產品進入任務流與資產流。
三、雙輪驅動:產業資本邏輯的再平衡
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市場對於“價值+成長”雙屬性公司的偏好愈發明顯。首程控股恰恰在這個結構性需求中形成獨特定位:資產端,REITs項目保障現金流、強化估值錨;成長端,機器人投資與平臺構建釋放長期β;系統端,憑藉其投後管理能力與真實場景資源,實現“產業落地效率”閉環。與此同時,公司近年來持續保持高比例現金分紅,2024年派息金額達10.96億港元,當前股息率高達8%,近7年累計分紅超過60億港元,是港股市場罕見兼具分紅能力與科技佈局的複合型公司。
可以說,首程控股正通過“類債穩定+AI成長”的獨特結構,打造屬於自己的“穩中求進”投資範式。
從投資人視角看,首程控股的市場估值仍處低位,遠未反映其在REITs、機器人、園區資產協同等維度的真實潛力。隨着機器人產業從“炫技”走向“幹活”、REITs政策持續推進、AI基礎設施加速落地,首程正在邁入一個由產業邏輯驅動的新紅利階段。
這個階段不是情緒推動型的風口,而是系統構建者的勝利。而那些能夠識別趨勢、理解結構的人,將有可能在這一輪產業紅利中率先捕捉到穿越週期的價值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