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Grok + FSD = VLA?

Ofweek維科網
07-21

最近,由 xAI 開發的 LLM大語言模型 Grok 已被整合進特斯拉。終於改寫了特斯拉汽車無智能語音對話的短板,不過目前,在北美只有部分類似於KOL的人士使用。現在,很難預測特斯拉何時會將 Grok 正式發佈上車,時間可能在幾個月到幾年之間。

Grok上車對中國智能汽車界也算一個小小的轟動,畢竟目前國內智能駕駛正在轟轟烈烈的開啓VLA上車,VLA上車除了更好的理解人類駕駛環境,對用戶最大的體驗變化就是,用戶可以通過語言和視頻與智能駕駛交互。

也就是我們之前文章《理想智駕的VLA模型及其結構》中分享的VLA支持外部多模態的交互,例如駕駛員的語音交互,周邊指定的視覺輸入,實現智駕聽得懂,看得見,找得到。那麼特斯拉Grok上車是不是也預示着特斯拉也走類似於國內VLA的路線?特斯拉FSD也將支持與駕駛員用戶的多模態的交互?我們先來看1.Grok 在特斯拉車上的整合 自 2025 年 7 月 12 日起,Grok 被集成到搭載 AMD Ryzen 信息娛樂處理器、軟件版本 2025.26 及以上的 Model S、3、X、Y 和 Cybertruck 中。語音助手角色,用戶可通過應用啓動器或長按方向盤語音鍵喚醒 Grok,進行問答、導航建議或車內娛樂控制,但 Grok 不發送任何車輛控制指令。 功能與能力,Grok 支持自然語言交互,可回答複雜查詢(如附近餐廳、常識問題等),並提供多種可定製性格(說書人、狂放模式、兒童故事模式)。它不會影響 FSD 的決策,也不執行駕駛相關命令。 使用配置,車輛需具備高級車載網絡(Premium Connectivity)或穩定 Wi-Fi。目前Grok無需額外註冊或訂閱。僅 AMD 處理器(Hardware 3/4)車型支持,舊款 Intel 車型暫不支持,未來可能擴大兼容性。

Grok在特斯拉上應該是,一個本地App運行在AMD處理器上,但是絕大部分的大語言模型LLM的推理應該放在雲端和目前國內車載語音助手類似。這種車載在線智能語音助手必須依賴網絡和雲端計算,隨着車載大算力芯片的興起上車,未來趨勢可能會在車載部署,達到更穩定更快的語言助手響應。通過,特斯拉公開資料和嚐鮮KOL的信息,還可知:2.Grok 與 FSD 的關係Grok 和 FSD 是兩個獨立系統:FSD 是特斯拉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負責導航、車道保持、避障等自動駕駛任務,如下圖運行在FSD Computer 上;Grok 僅用於對話和信息查詢,不直接干預駕駛,如下圖運行在MCU Compute上。而且,當前 Grok 也無法影響 FSD 的決策或發出駕駛指令。

但是 Grok 的自然語言處理可改善 FSD 的人機界面,典型的就是幫忙設置和修改導航,Grok可通過自然語言理解駕駛員的意圖,例如“Grok,帶我去最近的咖啡店”或“避開施工路段”。這些指令可與FSD的導航功能結合,優化路徑規劃,提供更直觀的交互方式,減少駕駛員手動操作導航系統的需求。所以,通過以上信息綜合3.特斯拉 Grok + FSD ≠ VLAGrok 與 FSD 相互獨立。Grok 無法控制汽車的駕駛行爲,也無法覆蓋與汽車功能和安全相關的現有語音命令。

作爲對話式 AI 助手,但並未直接控制或與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整合。Grok 目前只充當免提語音助手,用於提升車內體驗,而 FSD 則是一套獨立的 AI 駕駛系統。那麼未來Grok與FSD如何發展融合提供智能的體驗?4.特斯拉 Grok + FSD 未來展望目前特斯拉的HW 4.0的架構和500TOPS算力應該不足以支持Grok和FSD的演化。

但根據消息,特斯拉 HW 5.0算力可能2,000 到 2,500 TOPS。那麼未來 Grok與 FSD很可能演化爲多模態AI,結合語言、視覺和駕駛數據,直接增強FSD的感知與決策能力。不管Grok是與FSD融合成爲類似於VLA形態還是,還是Grok本地化運行都將成爲可能。5.總結Grok整合進特斯拉車輛對FSD的影響目前主要體現在增強人機交互和輔助決策支持,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優化導航和用戶體驗,間接提升FSD的監督效率。

然而,受限於當前的功能分離、硬件算力、安全挑戰和監管問題,Grok對FSD的直接影響仍較有限。未來,Grok可能也應該趨勢是通過多模態AI融合和數據協同,實現多模態的交互,顯著增強FSD的感知、決策能力、交互和Robotaxi功能。

原文標題 : 特斯拉 Grok + FSD = VLA?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