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 Buy:從實體零售到數字健康:多元化戰略能否帶來驚喜

TradingKey中文
07/21

投資論點

TradingKey - Best Buy 是消費電子零售行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和廣泛門店網絡。儘管面臨關稅和競爭壓力,其多元化收入及新戰略舉措,如 Best Buy Marketplace、廣告業務和健康科技投資,預計爲2026財年帶來2-5%的收入增長潛力。DCF估值顯示目標股價爲92.11-114.14美元,表明其被低估。憑藉強大的全渠道策略和成本效率,Best Buy 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投資機會。

Source: TradingKey

Source: Best Buy, TradingKey

公司概況

Best Buy是一家美國零售公司,成立於1966年,專注於銷售電子產品、家電及相關服務。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運營超過1,000家門店,產品線涵蓋電腦、手機、電視、音響設備等。以專業產品知識、優質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持着稱,是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的重要渠道。通過創新零售體驗和多樣化服務,Best Buy在電子零售市場佔據領先地位。

行業競爭分析

2024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達12,141.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17,826億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6%。行業增長受技術快速進步、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消費者對便利性和互聯性需求持續增長的推動。

Source: grandviewresearch

競爭環境:Best Buy 在高度競爭的消費電子零售行業中,面臨亞馬遜沃爾瑪、Target 蘋果商店線上線下零售商的激烈挑戰。根據Numerator 數據,Best Buy 和亞馬遜主導市場,過去一年分別佔據特定消費電子品類總銷售額的30%和28%,競爭尤爲激烈。亞馬遜憑藉廣泛的產品選擇、競爭性定價和快速交付在在線領域佔據優勢;沃爾瑪Target 則以低價策略和豐富的產品範圍構成威脅;而蘋果商店通過提供蘋果產品的優質體驗吸引特定客戶羣。面對這一競爭格局,Best Buy 依靠其獨特的戰略和市場定位保持競爭力。

競爭優勢:Best Buy 憑藉超過50年的運營歷史,建立了較高的品牌認知度,成爲消費電子領域的知名品牌。其近1,000家實體店網絡覆蓋廣泛,尤其在農村地區相較競爭對手更具優勢,爲客戶提供親手體驗產品的機會。此外,Best Buy 將實體店與移動應用無縫整合,打造流暢的購物體驗,並通過價格匹配政策有效應對價格競爭。與蘋果、三星索尼等品牌的獨家合作進一步增強了其供應鏈和定價優勢,提供獨家產品和服務。根據 PitchBook 數據,Best Buy 在北美消費電子市場佔有約8%的份額,並在線下銷售中佔據約33%的市場份額,顯示出其在實體零售領域的強勁地位。

Source: numerator

收入結構

Best Buy 的收入結構顯示,其收入高度依賴美國市場,佔比約爲93%,而國際市場(主要爲加拿大)僅貢獻約7%,凸顯了公司對美國市場的戰略重點。在產品類別方面,收入分佈呈現多元化特徵,其中計算和移動電話(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佔據主導地位,約佔47%,其次是消費電子(如電視、音頻設備、相機)約佔28%,家電(包括冰箱、洗衣機、烘乾機和小家電)約佔12%,娛樂(包括視頻遊戲、電影和音樂)約佔5%,服務(如Geek Squad 技術支持、安裝和維修服務)約佔7%。這種多樣化的產品組合使 Best Buy 能夠靈活適應消費者行爲變化和市場趨勢。

· 計算和移動電話:過去五個季度,計算和移動電話類別的收入佔比逐步上升,可比銷售增速也恢復正增長。這一表現主要得益於新產品發佈(如新型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遠程工作與在線教育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Best Buy 有效的促銷活動和全渠道策略(如“Drops”策略)的推動。該類別已成爲公司收入增長的關鍵支柱。

· 消費電子:消費電子類別的收入佔比在過去幾個季度保持相對穩定,可比銷售雖有所改善,但仍未扭轉負增長的局面。市場飽和、創新速度放緩、在線零售商的激烈競爭,以及消費者偏好向其他類別的轉移,共同導致該類別表現低迷,短期內難以恢復強勁增長。

· 家電:家電類別的可比銷售持續下滑,儘管下滑速度有所放緩。經濟因素(如消費者在大件商品上的支出謹慎)與供應鏈問題的疊加效應,是這一趨勢的主要驅動因素。雖然市場環境可能逐步改善,但該類別仍面臨較大挑戰。

· 娛樂:娛樂類別的可比銷售顯著下降,反映了從物理媒體(如DVD 和遊戲光盤)向數字流媒體服務轉型的長期趨勢。這一結構性變化削弱了該類別的收入貢獻,使其在整體結構中的地位進一步邊緣化。

· 服務:服務類別的收入表現相對穩定,凸顯了其作爲經常性收入來源的重要價值。這一穩定性很大程度上歸功於My Best Buy Total會員計劃的持續增長,爲Best Buy 提供了可靠的現金流和客戶粘性。

Source: Best Buy, TradingKey

增長潛力

儘管消費電子市場面臨低迷、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消費者價格敏感性增加以及進口來源調整等挑戰,Best Buy不得不下調全年銷售和利潤預期,導致股價表現低迷,業績平平。然而,公司通過靈活的戰略調整展現出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力求在競爭中維持優勢並挖掘新的增長潛力。

· 市場平臺擴展:Best Buy 計劃於2025年夏季推出 Best Buy Marketplace,借鑑其在加拿大市場的成功經驗,允許第三方賣家在其平臺上銷售產品。這一舉措旨在擴大產品種類,引入非電子產品等新品類,並通過佣金模式增加收入。目前,在線銷售額佔國內收的32%(Q1 FY26),若 Marketplace 實施成功,預計將顯著提升在線銷售表現,爲2026財年收入增長注入動力。

· 廣告業務增長:Best Buy 管理層將 Best Buy Ads 視爲2026財年(FY26)的戰略重點之一,旨在通過平臺流量變現提升毛利潤。自推出以來,Best Buy Ads 通過創新產品(如 Social+ 和 My Ads)以及與 Meta、CNET 等夥伴合作,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這一業務不僅爲公司帶來額外收入,還被視爲未來利潤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 健康科技投資:Best Buy 積極投資於遠程患者監控和健康技術,進軍預計2025-2030年年均增長率達20%的數字健康市場(Grand View Research)。若成功滲透這一高增長領域,Best Buy 有望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預計2027年後可貢獻5-10億美元的收入,進一步增強其財務穩定性。

· 運營效率與成本管理:Best Buy 通過優化門店佈局(計劃關閉10-15家表現不佳的門店)和提升供應鏈效率,持續降低運營成本。2025財年第一季度(Q1 FY26)調整後運營收入率達到3.4%,若公司繼續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進展,將爲盈利增長提供直接支持。

綜合來看,Best Buy 的業績有望在未來穩定並實現溫和增長,尤其是在新戰略成功實施的情況下。Best Buy Marketplace 和 Best Buy Ads 的快速規模化可能推動2026財年收入增長2-5%,每股收益(EPS)有望達到6.30 美元以上。憑藉在客戶服務、全渠道整合和品牌認知方面的優勢,Best Buy 定位於捕捉消費電子市場演變的機遇,並通過進軍健康科技等新領域實現收入多元化。當前估值可能低估了其長期潛力,爲投資者提供了潛在的增長機會。

 

Source: Best Buy, TradingKey

估值分析

基於未來三年折現現金流(DCF)模型,Best Buy的企業價值(EV)估算爲194.71億至241.30億美元,包含現值(PV,23.07億至28.78億美元)和終端價值(TV,165.32億至206.20億美元)。模型採用收入增長率0.38%至0.39%、運營利潤率2.09%至2.6%,並以美國國債收益率3.84%至4.20%外加2%的溢價作爲折現率。從EV中扣除淨債務後,除以2.114億流通股,得出目標股價範圍92.11美元至114.14美元。這一估值反映了Best Buy在消費電子零售市場的穩固地位,以及其通過市場平臺擴展(如Best Buy Marketplace)、廣告業務和健康科技投資驅動的增長潛力,儘管面臨關稅和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

風險

· 關稅影響:潛在關稅增加可能提高進口成本,壓縮毛利率。

· 經濟不確定性:經濟衰退或消費者支出減少可能降低大件商品需求。

· 競爭壓力: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的低價和在線優勢威脅市場份額。

· 戰略執行風險:Best Buy Marketplace 和廣告業務若未達預期,可能拖累收入增長。

· 供應鏈中斷:全球供應鏈問題可能影響庫存可用性和交付效率。

立刻體驗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