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帶火這一低位潛力板塊

格隆匯
07-23

作者 | 哥吉拉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6月底全面開啓的“反內卷”行情,愈演愈烈。

從期貨到股市,從光伏,到鋼鐵到煤炭化工,集體大漲的板塊也越來越多。

短期週期風格大漲本質是“牛市背景下大家找低位+打爆過去三年通縮交易”的合力,顯然不是雅下水電站的簡單催化。

再看大盤走勢,上證指數今日盤中再站上3600自上證6月突破後,7月開始均線進入標準的多頭排列(5>10>20>……),典型的逼空走勢,完全可以說明A股市場投資者的信心已經重新熊熊點燃。

反內卷能演繹多久是很多投資者關注的問題

01

期貨股市聯袂大漲潮

這一輪的“反內卷”行情帶來的資產價格上漲幅度,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料。

期貨市場方面625日以來,多晶硅期貨價格6月底期間累計幅度高達75%

此外,截至723日,7月以來期貨板塊中還有焦煤、玻璃、工業硅、焦炭、純鹼、碳酸鋰等多個工業品種的大漲,幅度均值15%以上。

在股市裏,截至723日收市,A股的金屬、煤炭、能源化工等多個“反內卷”相關重點板塊的月內漲幅超過10%,大量概念股斬獲巨幅上漲。

化工方面:7月以來,A股累計有數十隻化工股月內漲幅超過20%與之對應的,A股化工相關ETF也錄得不錯表現,如化工ETF159870在昨日三連陽後,目前已強勢逼近3月的化工漲價潮行情。

02

多方面的利好刺激

今日化工板塊雖然盤中出現分化,但主要在於資金在板塊內的個股進行高低切回,整體仍在震盪上行。

持有的底氣在於知道產業的邏輯,主要有三點。

反內卷依法治理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政策直接終結了行業內低價傾銷、惡性競爭的局面,加速中小產能出清。對具備規模、技術和成本優勢的頭部化工企業而言,議價權顯著提升,產品價格進入上行通道(如製冷劑、草甘膦等品種已出現漲價趨勢)。

老舊裝置改造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化工老舊裝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對運行超20年的高危裝置“淘汰一批、退出一批、改造一批”。目前行業痛點突出:煉油、丙烯、染料等領域20年以上老舊產能佔比高達40%-50%,安全風險高、能效水平低。

雅魯藏布江項目初期1-2年回導致民爆需求激增,經測算工程需新增炸藥10-15萬噸,西藏現有產能僅7.4萬噸,供需缺口高達50%以上

關於反內卷,從歷史經驗看,越是陷入虧損較嚴重的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力度就越大,被市場炒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2010年以來,國內經歷了三段典型的“供給收縮”週期,分別發生在2010年的“拉閘限電”週期、2016-2017“供給側改革”去產能與環保限產週期,以及2021“雙碳”限電限產週期。

這三輪週期中,重點行業領域的資產價格,如工業金屬、建材、煤炭化工和其他化學原料的景氣行情持續4-9月不等,資產漲幅多數在60%以上。

同時,越是虧損面廣、虧損幅度深的行業,越是供給側改革的目標,而其中在行業中有優勢的龍頭和邊際影響較大的虧損企業,大概率都會得到更多的資金關注,反彈的空間就越大。

從這樣來看,這一波“反內卷”行情中,很多行業板塊的上漲潛力還遠沒有釋放完。

03

板塊長期價值開始凸顯

化工股大概包括石油石化和基礎化工兩大行業,其中可以看到,石化煤炭、建材、化學原料及製品等產業鏈已經在近期的市場陸續迎來上漲行情,並且表現明顯強於多數其他行業。

這很符合上述提到的“越是虧損面廣、虧損幅度深的行業,越是供給側改革目標”的邏輯。

事實上,2022年以來,化工行業就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壓力,運行走勢呈現出自2021年高位回落態勢。進入2025年,化工行業產品價格進一步走弱、產能利用率走低問題凸顯,企業面臨“增收不增利”甚至虧損局面,多數企業急切需要改善行業競爭格局,以獲得正常盈利水平。

Wind數據,20251-5月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行業累計實現營收3.70萬億元,同比+2.1%;利潤總額1515.8億元,同比-4.70%。同時,20256月,我國化學工業PPI降幅擴大,國內石油工業、化學工業PPI當月同比分別-9.0%-4.6%,子行業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化學纖維、橡膠和塑料PPI當月同比分別-6.1%-7.7%-2.2%

化工行業的庫存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55月,我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庫存爲10,197.3億元,同比+5.00%、環比+0.26%;其中產成品庫存4577.0億元,同比+6.10%、環比+0.28%,行業庫存處於較高水平,存在短期庫存消化壓力。

所以,自從本輪“內卷式”政策開啓以來,化工多個行業迅速跟進,紛紛發起“反內卷”號召,是響應最快的板塊之一。

從另一個視角看,所謂物極必反,當前的化工行業也逐漸有終於熬出頭的跡象。

一方面,截至2025Q1,基礎化工板塊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共計3712億元,同比下降5%20251-6月,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化學纖維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分別-1.1%+10.6%,較2021-2022年明顯下行。

而在需求端,近年來隨着地產行業迎來強政策干預,已經逐漸回穩,同時隨着行業供給側改革出清落後產能,減少供給,以及類似雅江電站的超級投資項目啓動,有望刺激化工行業需求提升。此外,得益於中美關稅談判有望靴子落地,化工行業出口需求也有望重新提振,進一步更好實現化工行業的供需重新平衡,進而有助於企業的利潤修復。

另外,從估值角度來看,當前化工行業估值仍處歷史低位,截至2025711日,基礎化工、石油石化行業市盈率(TTM)分別爲25.3716.74倍,處於2012年以來的20.1%28.1%歷史分位;市淨率分別爲1.871.21倍,處於2012年以來的11.8%5.2%歷史分位。

那麼在行業供需局面有望迎來明顯改善的背景下,化工行業的估值修復契機也就自然出現了。

可以說,在反內卷及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化工行業有較大概率將走出趨勢性行情。不過,由於化工子行業衆多,想要把握住這一波紅利行情也並非易事。所以通過借道相關ETF來佈局就成了一個較爲安全穩健的途徑。

在昨日,國內六大商品主力合約強勢漲停的大宗狂歡下,全市場規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單日淨申購12.24億份,刷新產品自上市來最大申購值!今日再申購4.67億份,本週來三個交易日合計申購超20億份。目前該ETF最新規模28億元,本週日均成交額5.62億元,雙雙位居同類產品斷層第一。場外投資者還可通過聯接基金(A類:014942C類:014943I類:022792)參與。

化工ETF(159870)跟蹤的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指數,覆蓋氟化工、煤化工、鈦白粉、化肥等多個化工細分領域,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爲43.37%,包含萬華化學鹽湖股份巨化股份寶豐能源等行業龍頭股,既能捕捉細分領域的增長機會,又能有效分散單一企業的非系統性風險,全面反映化工行業整體走勢。(全文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