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磁體系統在可控核聚變中價值佔比高 國內初創公司加速追趕

智通財經
07-21

智通財經APP獲悉,廣發證券發佈研報稱,磁慣性混合約束MIF爲具備商業化潛力的聚變路線,相比傳統氘氚反應方案,氘-氦3反應能量釋放效率更高且可以實現無中子反應,有望解決目前託卡馬克裝置面臨的產業化難點。磁體系統爲可控核聚變中較爲重要的部分,且價值量佔比較高。整體來看,Helion的產業化節奏較爲領先,從時間表來看,是全球商業化最快的公司之一,但國內初創公司也紛紛入局,處於加速追趕階段。

廣發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磁慣性混合約束MIF爲具備商業化潛力的聚變路線

磁慣性混合約束是一種結合了磁約束和慣性約束綜合優勢的路線,其最大優勢在於避開了託卡馬克和激光聚變的極端成本陷阱,同時可以直接通過聚變產生的磁場變化產生電能,能量效率更高,因此被認爲是一種更有商業化潛力的“折中方案”;燃料選擇上,氘-氦3反應是MIF路線的主流研究方向,相比傳統氘氚反應方案,氘-氦3反應能量釋放效率更高且可以實現無中子反應,有望解決目前託卡馬克裝置面臨的產業化難點。

Helion Energy技術領先,產業化節奏加快

美國Helion Energy是全球FRC路線中進展較快的公司,根據公司官網,Helion已經推出並測試了六代原型機,驗證了技術可行性,第七代原型機Polaris已經開始建設,目標直接實現核聚變發電演示;商業化方面,Helion Energy在2023年已經與微軟正式簽署每年50MW的購電協議,計劃於2028年部署商業化發電站併發電;2023年9月公司與北美鋼鐵生產商Nucor公司宣佈達成協議,將爲其開發一座500MW的核聚變發電廠。整體來看,Helion的產業化節奏較爲領先,從時間表來看,是全球商業化最快的公司之一。

國內初創公司紛紛入局,處於加速追趕階段

瀚海聚能、星能玄光等初創公司相繼成立對標Helion,展開FRC路線的探索,創始團隊多來自於我國核聚變學術前沿研究領域。根據瀚海聚能官方公衆號,目前正建設HHMAX-901實驗裝置;根據合肥產投官方公衆號,星能玄光則採用傳統單邊形成和磁鏡捕獲方案,Xeonova-1實驗裝置已經建設完成,計劃在2035年建成200MW聚變能電站;諾瓦聚變成立時間稍晚,目前在招兵買馬階段。

風險提示:核聚變技術進展不及預期;核聚變技術路線不確定;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