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Ta策bl的e_催Su化m是m國ar產y2人] 形機器人的底層邏輯政策近兩年在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發揮重要催化、引導作用。對2025 年以來的政策梳理來看,從中央到地方均有政策扶持。自2023 年11 月工信部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開始,2024-2025 年政策一直保持推動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連貫性。同時,多地政府積極參與產投基金設立,高屋建瓴的政策+配套產業基金+具體“產學研”機構是個相對完整且成熟的模式。根據人形機器人聯盟公衆號,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等10 多個地方政府建立和籌備建立產業基金,規模從2 億元至100 億元不等,國資基金總規模超過700 億元,投向機器人本體、產業鏈零部件、具身智能、創新應用等方向。今年以來,包括湖北省、廣東省、合肥市等宣告或者已經設立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相關的產業基金。
資本運作加速推進產業鏈整合與發展,與政策形成共振資本加速佈局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賽道。2025 年以來,包括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雲深處、傅利葉智能等多家頭部人形機器人廠商獲得戰略投資,較多人形機器人廠商在今年上半年收穫多輪戰略投資。上市企業亦在積極參與頭部人形機器人廠商的併購整合或技術合作,國內人形機器人的產業集羣更加體系化,產業實力持續夯實。根據張江發佈公衆號,開普勒聯合福蘭德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偉創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柯力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圍繞人形機器人在工業製造、智能物流、倉儲搬運等關鍵場景開展深入合作,共建面向實用化的模塊化平臺,推動機器人從“能演示”到“能上崗”的關鍵躍遷。
投資建議
當前國內和海外人形機器人發展均在穩步推進。海外市場,Tesla 的Optimus 仍然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在人形機器人部門新任負責人上任後,可以展望Optimus 新一代機型的發佈及量產預期的變化,重點推薦Optimus 硬件設計方案變化最大的方向,包括新型減速器、輕量化等。
國內市場政策+資本的共振,推動產業鏈發展動力更加積極和明確,強化國產鏈投資邏輯,重點推薦具備大小腦-本體-核心零部件-應用的全棧技術能力的人形機器人企業,比如優必選等。
長期來看,手眼腦和場景應用落地,進展體現人形機器人能力上限及需求水平,壁壘較高,重點推薦奧普特、雷賽智能等。
風險提示
1、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突破不及預期;
2、人形機器人量產化落地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