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劇本,正在以太坊上演

BitPush
07-19

來源:W3C DAO

作者Mask

原標題:比特幣發生的故事正在以太坊上發生


Michael Saylor的比特幣儲備策略被50餘家公司效仿後,華爾街已將目光轉向更具生產力的資產,這一次,以太坊成爲主角。

“我們正經歷一場以太坊的財庫軍備戰”,dForce創始人楊民道在近期評論中如此描述當前市場態勢,“Sharplink爲代表的老OG戰車和Bitmine代表的華爾街戰車,還有很多在路上。”

比特幣的故事正在以太坊上重演。

華爾街資本的手正悄然伸向以太坊,當BlackRockFidelity等傳統金融巨頭通過現貨ETF入場,一場由上市公司主導的ETH儲備競賽已悄然拉開帷幕——短短兩個月內,超50家機構囤積逾160萬枚ETH,價值超50億美元。

這批資本新貴不再滿足於被動持有,而是深入質押、DeFi收益耕作等加密經濟內核,短短數月間,美股上市公司掀起將以太坊納入資產負債表的浪潮,從瀕臨退市的博彩技術公司到比特幣礦企,從硅谷大佬到以太坊聯合創始人,企業金庫正成爲以太坊生態的資本支柱,一場圍繞以太坊儲備的資本競賽正在上演。

一、四家先鋒:上市公司ETH儲備全圖譜

2025年年中以來,四家美國上市公司成爲將以太坊納入資產負債表策略的典型代表,它們的轉型路徑揭示了這一趨勢的內在邏輯。

1. SharpLink Gaming(SBET):以太坊最大機構持有者

這家曾連年虧損的博彩技術公司,今年5月宣佈戰略轉型後股價單日暴漲650%,三日累計漲幅達17.56倍。通過私募股權(PIPE)與場內發行(ATM)組合拳,SharpLink累計購入超28萬枚ETH(約205,634枚),超越以太坊基金會成爲全球最大ETH機構持有者。其核心策略是將95% ETH儲備質押,僅一個月便獲得322枚ETH收益,直接參與維護網絡安全的同時獲取穩定現金流。

2. BitMine Immersion(BMNR):華爾街打法複製者

背靠“華爾街神算子”Tom LeeFundstrat聯合創始人),BitMine通過私募配售籌集2.5億美元,新增81,380枚ETH,總持倉突破16.3萬枚,成爲第二大ETH儲備上市公司,其特色在於保留比特幣挖礦業務的同時,復刻MicroStrategy的儲備邏輯,將ETH作爲資產負債表的戰略補充,代價是股權稀釋13倍,凸顯資本密集型特徵,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通過旗下實體持有該公司9.1%股份,凸顯硅谷資本對這一趨勢的認可。

3. Bit Digital(BTBT):清倉比特幣轉投以太坊

作爲原比特幣礦企,Bit Digital在2025年6月做出激進轉型:出售280 BTC並通過股權融資1.72億美元,將ETH儲備增至100,603枚,其過往質押年化收益率達3.2%,CEO Sam Tabar強調此舉是對ETH生息能力的主動押注。

4. GameSquare(GAME):瞄準DeFi增強收益

這家遊戲媒體集團聯合加密機構Dialectic推出ETH儲備計劃,目標配置1億美元,其獨特之處在於通過Medici平臺將ETH投入借貸、流動性提供等DeFi協議,追求8%-14%的年化收益,顯著高於基礎質押回報,首筆500萬美元ETH購入已落地,標誌着傳統遊戲產業向加密經濟主動靠攏。

二、股價暴漲背後的資本邏輯,ETH儲備企業的共同特質

這些宣佈ETH儲備策略的公司股價表現驚人,BitMine股價一個月內暴漲3000%,從4.50美元飆至111.50美元;BTCS宣佈ETH儲備計劃後股價單日飆升110%;SharpLink和Bit Digital的股價也分別獲得30%和20%的顯著漲幅。

市場反應的背後,是這些公司共享的關鍵特質:轉型前普遍面臨財務困境。SharpLink 2024年營收僅366萬美元,同比暴跌26%;BitMine 2024年淨虧損329萬美元;Bit Digital 2025年第一季度虧損達4450萬美元。

它們都選擇完全通過股權融資構建ETH儲備,避免使用槓桿和可轉債,顯著降低了系統性風險,這與許多比特幣儲備企業依賴槓桿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華爾街對ETH儲備企業給予了顯著溢價,GameSquare市值相對其ETH儲備賬面價值的溢價高達13.8倍;BitMine完成最新融資後溢價約5倍;Bit Digital和SharpLink溢價則較爲溫和,高溢價反映了市場對這些企業戰略前景的樂觀預期。

三、以太坊價值躍遷:從存儲資產到生產性資本

企業資本湧向以太坊的核心動力在於其獨特的生產性特質,與比特幣作爲被動型、類黃金價值存儲的定位不同,以太坊提供了通過質押和DeFi策略創造主動收益的能力,與比特幣儲備的“數字黃金”邏輯不同,上市公司對ETH的配置凸顯三重進階價值:

1、質押創造現金流:SharpLink和BitDigital的案例證明,ETH質押可提供3%-5%的年化收益,將閒置儲備轉化爲生產性資產。這解決了比特幣儲備無法產生現金流的痛點。

目前超過3200萬枚ETH被質押,年化收益率在3%-5%之間。而根據以太坊技術路線圖,驗證者經濟優化將使質押年化收益率提升至6-8%,質押門檻從32 ETH逐步降低至16 ETH甚至1ETH。

這將推動ETH質押率從當前的25%提升至40%以上,鎖定約4800萬枚ETH,進一步減少流通供應量。

2、DeFi收益引擎:GameSquare的8%-14%目標收益率揭示了更激進的資本利用路徑,通過流動性提供、再質押等策略,企業得以參與以太坊生態價值分配,形成“穩定幣交易增長→Gas費增加→ETH需求上升→質押量提升→網絡安全增強”的增長飛輪。

企業可通過多樣化策略提升收益。SharpLink選擇基礎質押;GameSquare則通過DeFi策略追求8%-14%的增強收益;Bit Digital結合質押和鏈上活動獲得綜合回報。這種靈活性是以太坊作爲企業儲備資產的獨特優勢。

3、生態穩定性錨點:當企業將ETH質押,實質上成爲網絡驗證節點支持者。據統計,7月初以太坊質押量突破3500萬枚,佔總量30%以上,企業儲備的湧入顯著提升網絡抗攻擊能力。資本與協議健康度形成共生關係。

以太坊的技術演進強化了其基本面支撐。未來兩年五大技術方向包括:zkEVM集成將零知識證明驗證成本降低80%;RISC-V新架構使Gas成本降低50-70%;L1-L2協同將跨層交易成本降低90%;以及分片技術的迴歸。

這些升級將顯著提升網絡性能,催生高頻交易、AI推理等全新應用場景。“機構選擇以太坊,是因爲它穩定、安全、不宕機。”——Vitalik Buterin近期表態中強調!

四、市場影響與未來展望,資本與技術協同進化

企業ETH儲備對市場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ETH/BTC匯率近四個月上漲超過50%,分析師預測可能繼續上漲30%,達到0.035 BTC的水平,以太坊ETF連續12周資金流入,總額達9.9億美元,這一數字相當於其管理資產規模的19.5%,遠高於比特幣ETF的9.8%。

隨着上市公司ETH持倉激增,傳統資本對以太坊生態的影響力正悄然重構:

1、持倉規模洗牌:機構持有超160萬枚ETH已佔現貨ETF總規模的35%,SharpLink、BitMine等新貴持倉量超越以太坊基金會(24.25萬枚)和Golem等傳統巨鯨。

2、治理權博弈隱憂:當前入局者多爲財務驅動型機構,旨在“對沖通脹、提振股價或博取短期收益”。若其持續擴大持倉,開發者社區與早期OG投資者的治理話語權可能被稀釋。

3、靈魂人物缺位:比特幣有Michael Saylor作爲精神領袖,而以太坊尚未出現兼具信仰號召力與資本影響力的佈道者。Tom Lee等華爾街背景人物能否填補此空白仍是未知數。

dForce創始人楊民道預測,上市企業以太坊持有量可能達到總流通量的10%(接近質押佔比的30%),這將成爲“以太坊資本和治理結構最大的變局。”

這種結構性轉變將企業利益與以太坊網絡健康深度綁定,形成共生關係。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高溢價可能放大ETH價格回調時的下行風險;DeFi策略雖然收益更高但也伴隨額外風險;監管不確定性仍是懸在所有加密資產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渣打銀行預測2025年底ETH價格或達14,000美元,獨立分析師Sassano更看高至15,000美元,價格預期驅動下,更多上市公司可能加入ETH儲備行列。基礎質押(3%-5%)→ DeFi組合策略(8%-14%)→ 再質押衍生收益的三級收益體系逐步成熟,企業可根據風險偏好定製儲備方案。

當傳統企業金庫與區塊鏈協議形成資本正循環,這或許纔是加密經濟最堅實的價值錨點,SharpLink的股價神話與BitMine的資本狂飆,揭示着以太坊正從開發者樂園蛻變爲企業級金融基礎設施。

機構資本的入場不是終點,而是以太坊價值網絡與現實經濟深度融合的起點。當上市公司金庫中的ETH通過質押與DeFi持續“造血”,當企業收益與網絡安全深度綁定——這場始於財務回報的儲備競賽,終將重塑資本與技術的共生邏輯。

區塊鏈的終極命題,或許正是讓價值流動如代碼般不可阻擋,當企業金庫與區塊鏈協議形成資本正循環,這或許纔是加密經濟最堅實的價值錨點。

說明: 比推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以太坊以太坊專題華爾街比特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