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公司可交換債券發行活躍,零息可交換債券更是頻頻湧現。7月9日,阿里巴巴完成120.23億港元的零息可交換債券發行。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0日,年內港股可交換債發行規模已超472億港元。這些大額債券成功發行,離不開包括國際頭部長線機構在內的資本踊躍認購。
可交換債券是上市公司股東發行的、可以交換成該股東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債券品種。可交換的標的一般是發行人的子公司、母公司或者關聯企業。
資本爲何追捧港股可交換債券?在筆者看來,這主要緣於全球資金愈發青睞香港市場。在港股IPO認購配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可交換債券作爲掛鉤優質股票資產的工具,逐漸成爲國際資本配置港股優質資產的渠道之一。
首先,可交換債券兼具債權和股權的雙重屬性,允許持有人按照約定條件和價格換股,精準匹配多種資本的投資需求。
可交換債券一般會約定觸發交換的條件。若標的股價大漲,則債券持有人所獲轉股的收益遠超債券收益。以阿里巴巴發行的零息可交換債券爲例,債券持有人擁有靈活交易權,可在特定時間內將債券交換爲阿里健康股份、現金或二者組合。債券的初始交換比率爲每100萬港元本金額的債券可交換約16萬股阿里健康股份,初始交換價格爲每股6.23港元,較對沖配售的阿里健康每股4.21港元溢價48%。
其次,港股市場流動性顯著改善,部分港股公司股價表現大幅提升,爲轉股創造有利條件。
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證券市場市價總值爲42.7萬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2.1萬億港元上升33%。2025年前6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爲24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104億港元上升118%。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收盤,年內恒生指數漲幅23.76%。同時,近四成港股公司年內股價漲幅超20%,其中,泡泡瑪特等105家公司的年內漲幅已超170%。
港股市場流動性改善與估值修復,爲可交換債券的轉股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百度集團發行的可交換債券掛鉤攜程集團、阿里巴巴的可交換債券錨定阿里健康,都是對這一趨勢的精準捕捉。
最後,可交換債券成爲國際資本投資港股優質資產的可選渠道。
今年以來,港股IPO市場火熱。截至7月18日收盤,港股IPO募資額達到1240.06億港元。優質企業的IPO配額競爭激烈,不少國際資金難以通過IPO認購的方式直接參與。但可交換債券作爲港股公司再融資的重要工具,允許國際資本通過債券形式間接參與港股優質資產投資。高盛近期報告提出,今年以來基石投資者貢獻了港股IPO融資額的42%,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海外投資者,再次印證了國際資本對港股資產配置意願強烈。
隨着港股市場機制持續優化、更多優質企業國際競爭力增強,可交換債券這種兼具股債特性的融資工具,預計將被更多優質公司採用,進而吸引國際資本的關注。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