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新浪財經上海站 陳秀穎
導讀:一日之內財務負責人、首席信息官同步更替,新任總經理周文秱肩挑三職,外資公募治理邏輯悄然轉向。

高管層同步更迭,治理架構動態調整
7月18日,摩根士丹利基金一日內公告兩項關鍵人事變動:財務負責人徐許因個人原因辭職,由總經理周文秱代任其職,目前周文秱身兼三職: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和代任財務負責人。
首席信息官盧蓉同期離任,技術管理專家賈建國接任。賈建國曾主導中歐基金信息技術系統建設,並擁有思愛普(SAP)、喜達屋集團亞太區等跨國企業技術管理經驗,其上任預示着公司數字化進程加速。
此次調整爲摩根士丹利基金年內高管調整的延續。2024年5月,原總經理王鴻嬪離任,周文秱接棒併兼任首席投資官;而今年副總經理李錦、督察長許菲菲亦相繼更替。頻繁變動背後,折射出外資獨資公募本土化進程中的人才適配與戰略深化需求。
周文秱的跨界履歷:從生物學博士到資管掌舵者
學術與實戰的雙重淬鍊
周文秱的職業生涯始於對規律的探索。據悉,周文秱擁有北京大學生物學本科、美國西北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歷,塑造了他對複雜系統的解構思維。在芝加哥大學攻讀MBA期間,他經歷嚴苛的金融體系訓練,完成從科研思維到投資框架的蛻變。
十年華爾街週期洗禮
1999年加入紐約奧本海默基金,他從研究員成長爲高級基金經理,親歷互聯網泡沫與次貸危機。這段經歷讓他深刻理解“市場規律的本質不是單次博弈,而是多輪週期角力”。
2008年金融危機中,目睹雷曼兄弟等巨頭崩塌,更強化了他對尾部風險管理的敬畏——“十三家合作投行僅存三家”的行業現實,成爲其風險理念的活教材。
本土化實踐與保險資管深耕
2009年回國後,周文秱敏銳捕捉到A股市場的特殊性:“主動管理能創造顯著超額收益,這是專業投資者的價值高地”。
他先後擔任浦銀安盛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海富通香港高級投資經理,完成美股與A股投資邏輯的融合。
2015年轉型保險資管成爲關鍵轉折。
在友邦保險、大都會人壽任職期間,他主導資產負債久期匹配策略,管理超長期賠付資金。“30-50年國債投資不僅規避信用風險,更在利率下行中鎖定收益”的實操經驗,爲其在公募領域平衡短期收益與長期風險奠定基礎。
投研重構:科學思維嫁接金融實踐
2023年10月加盟摩根士丹利基金後,周文秱將跨市場經驗轉化爲投研體系改革:
多元化策略池:要求每位基金經理建立邏輯自洽的投資體系,包容短期波動,並用“超額收益+風險調整收益+回撤控制”替代單一排名考覈。
周文秱曾在採訪中介紹,2024年公司6只產品躋身同類前10%,8只進入前25%,較2023年增長超200%;
摩根士丹利基金固收團隊業績持續領跑行業,旗下產品表現亮眼。以“大摩安盈穩固債券基金”爲例,通過交易策略優化,截止25年二季報,顯示年內規模已達2.12億元,實現顯著增長。
面對股東是否考覈規模的疑問,周文秱給出理性回應:“我們聚焦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而非短期規模膨脹”。這一理念已轉化爲投資者可感知的行動。
在他的規劃中,跨境投資是下一階段重點,積極發展跨境業務,努力成爲中外投資者的橋。
周文秱:規律探索者的新徵程
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到華爾街交易臺,從保險資管中心到公募掌舵席,周文秱的26年跨界生涯始終圍繞“規律”展開。
“市場如自然,皆有跡可循”的信念,驅動他在摩根士丹利基金植入長期主義基因。
當高管更迭的塵埃落定,這位兼具全球視野與本土經驗的領航者,正將風險敬畏、跨週期平衡的思考轉化爲投資者手中的可持續回報。
正如周文秱年初的觀點:“2024年的成績證明了我們有正確的投資理念,和一個優秀的投資團隊。投資是馬拉松,100米跑出好成績並不夠,但只要沿着正確的方向走下去,我堅信摩根士丹利基金將能繼續爲投資者創造卓越的長期回報。”
責任編輯:常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