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公募基金增持銀行股 持倉總市值環比增長約27%

東方財富
07-24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持續演繹“大象起舞”行情,以公募基金爲代表的機構資金流入銀行板塊的現象成爲市場焦點。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揭開了這層“面紗”的一角。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策效應顯現推動各類資產價格企穩回升、公募基金對低配板塊的關注度提升以及紅利策略邏輯的演繹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了二季度公募基金對銀行股的增持。站在當前時點,儘管銀行板塊有所調整,但中期行情或尚未結束,投資吸引力仍存。

股份行等成加倉主線

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對銀行股整體呈現增持趨勢。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對銀行股的持倉總市值達2053.69億元,較今年一季度的1616.07億元環比上漲約27%。

招商銀行繼續穩居公募基金銀行重倉股“頭把交椅”,966只基金持有招商銀行股票總市值達758.23億元;興業銀行工商銀行江蘇銀行也被公募基金重倉持有,持股總市值均超百億元,分別爲398.37億元、125.01億元、112.88億元。

從調倉情況來看,相較於上一季度末,多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股份行)的股票獲增持較多。公募基金對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的持股數量均增加1億股以上。其中,民生銀行獲公募基金增持股票數量最多,達5.82億股;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分別獲公募基金增持3.32億股、2.60億股。同時,江蘇銀行等城商行股票也獲公募基金增持較多。

平安基金高級研究員葉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二季度公募基金增持銀行,或受兩方面原因驅動。一是政策效果逐漸顯現,各類資產價格企穩回升,銀行資產負債表預期修復;二是今年5月份發佈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推動公募基金資產配置再平衡,對低配板塊研究重視度提高。”

在一位公募機構人士看來,公募基金增配銀行股是紅利策略邏輯的演繹。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以銀行股爲代表的紅利資產受到市場青睞。

今年二季度,主動偏股基金和被動指數基金對銀行股的持倉均有提升。招商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主動偏股基金持有銀行股的比例爲4.87%,爲2021年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較今年一季度末環比提升1.12個百分點,倉位增幅顯著。

同時,以ETF爲代表的被動指數基金持續壯大,對銀行股的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強。除了專注於銀行板塊的銀行主題ETF,多隻寬基ETF以銀行股作爲重要成分股,其發展壯大無疑也帶動更多資金流入銀行股。

從今年年初到二季度末,ETF份額增加了802.44億份,達到2.73萬億份;總規模增加了5802.23億元,達4.31萬億元。這也可從公募基金對銀行股的持倉明細中得到印證。舉例來說,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位居公募基金第一重倉銀行股的招商銀行獲966只公募基金持有,總市值共計758.23億元。其中,持有市值前六名的基金均爲ETF,包括華夏上證50ETF、4只滬深300ETF以及華寶中證銀行ETF,合計持有招商銀行401.01億元,佔比約爲53%。

銀行板塊吸引力仍存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整體走高,截至7月23日,萬得銀行行業指數年內漲幅已超過18%,部分個股累計漲幅更爲明顯。站在當下時點,業內人士認爲,市場環境、銀行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或對銀行股形成支撐,銀行估值有望繼續修復,中期行情尚未結束。同時,公募基金對銀行板塊仍有增配空間。

銀華長豐混合發起式基金經理胡銀玉表示:“在市場利率水平持續低位運行的背景下,銀行作爲經營相對穩定的行業,其估值和股息仍然有較強的吸引力,我們認爲銀行的估值有望繼續修復。”

從銀行基本面來看,葉芊認爲,隨着一攬子政策效果逐漸顯現,部分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度淨息差率先拐頭向上,不良率有改善。從目前已披露的銀行中期業績快報來看,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健康,資產負債穩健擴張,經營具有韌性,在企業盈利能力波動變大的背景下,業績穩健的資產將逐漸被投資者定價。同時,橫向對比,中國上市銀行PB(市淨率)水平不高。

“從全年維度看,核心主業的企穩有望支撐銀行整體基本面保持穩健。利差業務和負債端成本所展現的積極信號有望在後續持續體現,對於全年板塊營收的表現不用過度擔憂。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相繼發佈,進一步構成實質性利好,有助於提升銀行股估值。隨着房地產風險緩釋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推進,銀行業資產質量改善趨勢明確。”某頭部公募機構人士表示。

“最近銀行板塊有所調整,但銀行板塊的中期行情並未結束。”招商證券王先爽團隊認爲,銀行行情中期結束主要看三個信號:一是國有大行市淨率達到一倍,此時可能出現潛在大額對手盤;二是若國有大行市淨率未達到一倍,則需要公募基金將銀行股配置比例提升到合意的比例(如主動型基金持倉佔比達到8%至10%);三是未來保險資金非標到期再配置壓力下降,銀行行情可能會結束。目前這三個條件仍未達到。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對銀行板塊仍有增配空間。葉芊表示:“當前主動型公募基金欠配情況仍存在,公募基金對銀行板塊仍有增配空間。”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