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02015)董事長李想,或許也未想到,當“冰箱彩電大沙發”被諸多車企輕鬆搬運上車,自家醞釀多時的重磅產品i8剛開啓預定,就直接被蔚來(09866)汽車子品牌樂道汽車L90“綁定”爲競品。即便兩者品牌定位不一,且價格相差7萬元,但在硬件配比不相上下的對比下,i8的期待值,已經被大幅拉低。
7月17日,理想純電SUV車型i8開啓了小訂,預售價35萬-40萬元,正式售價將在7月29日公佈。里昂發佈研報稱,理想股價17日午後一度大漲,相信是由於公司宣佈i8首次亮相所致。更令市場驚喜的是,i8宣佈開啓預定後四個小時內獲得超過2萬張訂單。根據同類車型的發佈情況,初期訂單很可能會轉化爲5000-6000輛的正常化月銷量。
是真火爆,還是假繁榮,目前還不得而知;但i8的對手們,已經來勢洶洶。先是7月10日開啓預售的樂道L90,電池租用方式購買19.39萬元起,這一價格,將大三排6座純電SUV拉至20萬元內,並且硬件配置與理想i8有一較之力。7月16日,特斯拉(TSLA)毫無預兆地發佈其純電動大六座SUV——Model Y L,並宣佈新車將於秋天正式上市。也是在7月,鴻蒙智行正式宣佈,五座和六座版的問界M8純電版將於8月正式上市。
密集的重磅產品信息發佈,可以預見,純電動大六座SUV即將迎來“神仙”打架局。
回頭再覆盤理想i8的一系列操作,從“泄密風波”到發佈會場地“致敬”小米YU7,再到宣佈理想建成“九縱九橫高速超充網絡”,爲i8造勢的同時也不難看出,理想的急切和壓力。
在銷量主力疲態顯露、利潤下跌的壓力下,昔日的新勢力“一哥”,終究是坐不住了。
狹路相逢
理想L系列的爆火,關鍵因素之一是其搶佔了增程賽道先機。但相比已經在純電領域有了基礎、再開始拓展增程賽道的友商,此時開始發力純電的理想,要如何突圍?
在純電上摔過一跤的理想,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發了狠心優先鋪設充電網絡。其建成的“九縱九橫高速超充網絡”,歷時2年3個月,在全國已經有2851座理想超充站、15655根理想超充樁、958座高速理想超充站、4561根高速理想超充樁。這些數字,在國內已經超過了特斯拉,僅次於蔚來。
用李想的話說,“九縱九橫高速超充網絡”,是i8的豪橫“嫁妝”。而i8本身,目前,外觀和內飾的大部分信息均已公佈,車輛延續MEGA前臉設計風格,尾部則與理想L系SUV一脈相承,“冰箱彩電大沙發”一應俱全。對於理想i8主要的競爭優勢和最大賣點,李想此前曾做出過解釋稱,i8除了搭載最新的VLA司機大模型,還擁有創新造型設計,就是既滿足了最大的空間,又通過有效降低風阻實現了最低的能耗。同時,理想i8還會有一個讓大家非常滿意的操控穩定性和空間舒適性。
在理想方面看來,“泄密事件”後,這些本應該是發佈會公佈的“驚喜”現在全成了公開信息。但仔細來看,擅長“套娃”的理想,在i8上並未看到突破性的創新,似乎仍是改款MEGA的又一“套娃”。
這也令不少粉絲失望不已:“本以爲理想能重新定義一下純電車的座艙空間,有一些更深刻的思考,畢竟犧牲了外型總得有些超額回報吧,結果還是經典傳承。”
在此情況下,碰上開創空間極限的樂道L90,幾乎可以算是平行時空的狹路相逢了。本不該相交的兩款車型,在相同使用場景以及硬件配備近似等因素疊加下,還是難免被一較高下。再加上Model Y L與問界M8純電版不遠的落地時間,i8的市場情緒一再被稀釋。也難怪李想在發佈會內容上不斷糾結,是否要多講講i8背後的故事以及情緒相關內容,試圖以此引起更多用戶共鳴。
但在純電領域幾乎沒有技術壁壘的i8,想要復刻L系列風光,恐怕並不容易。隨着六座純電動SUV戰場即將拉開序幕,i8能否突圍成爲理想的第二增長曲線,也將是市場關注的重點之一。
頹勢漸顯
關於理想的走低,很多人看到了問題,也說對了答案。
自2021年以來,理想汽車業績一路向上,在造車新勢力羣體中獨樹一幟。但在其2024年“高點”之時,無論是薄弱的增程“護城河”,還是折戟的純電產品,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智駕佈局,都給理想接下來的走勢埋下了隱患。與此同時,頻繁的組織架構調整、人員變動甚至戰略方向調整,都令理想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成本去“修正”。在多個時間點,不少媒體都爆出了諸如《理想汽車不理想》等報道。
而今,這些隱患最終反映到了銷量數據上。6月,理想交付36279輛,同比下滑28%。這不僅是理想歷史上首次大幅下滑,也是新勢力銷量排行榜中罕見下滑的品牌。1—6月,理想累計交付20.38萬輛,距離下調後的全年目標銷量64萬輛還有超40萬輛缺口。也就是說,想要完成全年銷量目標,下半年理想月均銷量應在6.6萬輛左右。但在增程基本盤動搖,i8能力未知的當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或因此,近期有媒體爆出,理想汽車計劃再次下調全年銷量預期。有知情人士透露,“銷量或調整到58萬-60萬輛,但現在內部還沒有完全拍板。”另外,在銷量目標下調的同時,理想也對全公司範圍內的預算進行了第二次縮減,幅度達20%。
而從銷量結構來看,25萬元起售的理想L6在總銷量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4成,曾經月銷過萬的L9和L8都下滑到了平均月銷4000輛左右。受此影響,今年一季度理想的單車售價從去年的30.22萬元下滑至26.57萬元,單車平均利潤也從2023年的1.78萬元/輛下滑到了0.7萬元/輛。
這意味着理想對於高端市場的話語權正在流失,而問界等品牌正在進一步蠶食。或許,理想真正想打出的“王牌”是i6。在i8拉動品牌向上延伸戰略價值的基礎上,i6將承擔更大規模化的角色。延續i8的家族化外觀,針對價格帶下探至20萬-30萬元區間,進一步貼近主流消費市場。
或許,在理想的構想中,i6與i8將分層引導消費需求。若其定價合理,結合理想在家庭用戶中的認知基礎,有望複製L6的爆款邏輯,成爲“家庭純電SUV首選”的新標杆。但不容忽視的是,在i6所將進入的“戰場”,問界M5、Model Y、小米(01810)YU7與小鵬(09868)G7等重磅產品,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一旦理想i8未能打開局面,理想計劃通過純電迎來新市場增量的想法將出現極大變數。
理想汽車站在新10年的起點上,四位公司最高管理層笑容洋溢地合唱了《朋友》,頻繁變動的高層與員工恐怕卻難以開懷。在i8正式上市前,理想還在緊鑼密鼓籌備又一次組織變動,包括銷售服務、智駕、海外等多項業務調整。理想方面認爲,升級後的組織能力將能更好的迎接新產品週期。然而對於員工而言,這又是一次不安定的調整。
但理想的自我革新並不會停止。當VLA與煥新版均不及預期後,理想2025年的牌僅剩下i8與i6。這兩款車的成功與否,將成爲理想命運的轉折點,並將決定着理想能否在羣“狼”環伺中踏過“純電”坎,去暢談更高遠的AI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