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研報虎)
事件描述:
近日,易控智駕向港交所遞交了修訂後的上市申請文件,衝刺港股IPO。
6月24日,易控智駕宣佈完成超4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寧德時代通過旗下產投平臺溥泉資本(CATLCapital)和自有資金領投,方廣資本、獵鷹投資旗下星奇基金、中際控股、同力股份、華測導航等戰略產業方和投資機構聯合投資,資金將重點用於無人駕駛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及澳洲等海外市場的國際化佈局。
事件點評:
受益於無人礦卡需求高增,公司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速超300%。作爲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易控智駕的L4級無人駕駛技術部署在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特變電工、紫金礦業、首鋼集團等行業頭部企業旗下的24個礦場。截至2025年6月18日,易控智駕已部署超1400輛無人駕駛礦卡,其解決方案已部署在中國按年覈定產能計12個最大露天煤礦中的7個。從業績看,2022—2024年,易控智駕實現營收分別爲5991.7萬元、2.71億元和9.86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305.8%。營收的高速增長得益於市場對礦區無人駕駛技術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司自身市場拓展和解決方案的大規模部署。當前公司尚未實現盈利,2022—2024年分別虧損2.16億元、3.34億元和3.90億元,虧損原因主要包括大量的技術研發投入、早期資本密集型的商業模式導致成本較高,以及行業銷售及部署週期較長等。
傳統礦卡屬於完全競爭性領域,無人駕駛礦卡爲國內企業帶來替代機遇。傳統礦卡競爭格局主要呈現爲“5+N”。國外主要有5家: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別拉斯、利勃海爾,國內北方股份、徐工礦機、三一重裝、湘電重裝、中車大同、航天重工和中冶京誠等礦山裝備企業均有所佈局。從市場規模來看,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利勃海爾、別拉斯和沃爾沃六家企業佔據了傳統礦卡全球市場90%以上的份額,其中卡特彼勒和小松市場佔有率合計超過70%。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了礦山生態向“智能製造、智能產品、智慧礦山”方向轉變,國內無人駕駛礦卡企業也迎來了巨大國產替代機遇。
礦業已成爲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最成熟的應用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礦業在所有細分賽道中商業化進程最爲領先。國內市場:2022至2023年市場進入了快速規模化階段。預計無人駕駛礦卡的銷量滲透率將從2024年的約6%上升至2030年的突破50%,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銷量預計從2025年約4000輛增長至2030年16340輛,複合年增長率32.5%。僅從礦區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看,2024年國內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20億元,2021年至2024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204.7%。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7億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8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51.0%。
投資建議:大型新能源無人駕駛礦卡單車運能大、效率高、能耗低,隨着其滲透率逐步提升,催生衆多成長機會。建議關注:易控智駕、希迪智駕、北方股份等。
風險提示:礦業投資不及預期,智駕技術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