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上市銀行,首發2025年半年報, 杭州銀行 再次受到行業矚目。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00.93 億元,同比增長3.89%;實現歸母淨利潤116.62億元,同比增長16.67%。資產規模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杭州銀行總資產2.24萬億元,同比增長5.83%。
然而,業績狂飆背後,多位杭州銀行股東卻選擇套現離場,其股權穩定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01 中國人壽 準備清倉
7月15日晚間,杭州銀行發佈公告,股東中國人壽擬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後的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5078.94萬股。
截至7月15日,中國人壽持有杭州銀行股份總數恰好爲5078.94萬股,佔普通股總股本的0.70%,這或意味着,中國人壽正準備清倉所持杭州銀行全部股份。
具體而言,相關減持時間爲2025年7月21日至2025年10月20日。據百度股市通,在中國人壽減持第一天,截至7月21日收盤,杭州銀行股價定格在16.86元每股,較前日下跌0.65%,很顯然業績喜報也未能拉起杭州銀行的股價。
追溯過往,中國人壽算是杭州銀行早期投資者之一。2009年中國人壽作爲戰略投資者入股杭州銀行,之後曾兩度增持杭州銀行,見證杭州銀行在2016年成功上市一路做大做強。
而從中國人壽的減持軌跡來看,其在“陪跑”杭州銀行的過程中,扮演的更多是財務投資者的角色。在多次減持中,中國人壽給出的解釋均爲“資產配置的需要”。
據Wind數據,中國人壽是從2021年開始減持杭州銀行的,歷經三次大規模減持,本輪減持是第四次大規模減持,也或是最後一次清倉。
02 一個月前澳洲最大銀行離場
除了中國人壽,曾是杭州銀行第一大股東的外資銀行澳洲聯邦銀行也早已撤退。高峯時期,澳洲聯邦銀行持股杭州銀行比例一度高達19.996%。在中國人壽開始減持杭州銀行一年之後,2022年2月,澳洲聯邦銀行向杭州市兩家市管國企投資機構轉讓5.936億股股份,佔當時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的10%。
2025年1月澳洲聯邦銀行與 新華 保險 簽署 股權轉讓 協議,以每股13.095元轉讓價格,總價43.2億元“清倉”所持股份。2025年6月10日,杭州銀行發佈公告,新華保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澳洲聯邦銀行持有的3.3億股股份已完成過戶登記,澳洲聯邦銀行正式退出
對於轉讓杭州銀行相關動作,澳洲聯邦銀行解釋稱,配合公司專注澳大利亞與新西蘭核心銀行業務、剝離非核心業務與投資的戰略。
尷尬的是,澳洲聯邦銀行清倉了杭州銀行,卻仍持有15% 齊魯銀行 股權。
03 國資託底,業績成色仍待提升
除了中國人壽、澳洲聯邦銀行這些重磅股東,民企 百大集團 也在減持杭州銀行,2025年1月2日,百大集團公告稱,在2024年12月以集中競價方式出售17萬股杭州銀行股票,成交金額241.69萬元; 2024年百大集團累計出售約424萬股杭州銀行,累計成交金額近5895萬元。
歷經大額股權頻繁變動,國資依舊是杭州銀行的”主心骨“。2024年1月17日杭州銀行發佈公告,第一大股東將由杭州市財政局變更爲杭州財開集團。杭州市財政局以其持有的杭州銀行約7.03億股股份向杭州財開集團增資,增資完成後,杭州財開集團持有杭州銀行的股份比例爲18.74%,將成爲杭州銀行第一大股東。這是繼2023年2月8家股東解除一致行動關係、確認暫無實控人後,杭州銀行股權架構的一次重大調整。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杭州銀行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爲杭州市財開投資集團、紅獅控股集團、杭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爲18.17%、11.09%、6.85%。
當下,杭州銀行業績增長相當可觀,但是業績隱憂卻也不少。在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上半年杭州銀行公佈的業績快報顯示,該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爲9.50%,較去年同期下降0.24個百分點。
相關盈利能力,反映在淨息差指標上則是2021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杭州銀行的淨息差持續收窄,由1.83%逐步降至1.34%。此外,在資本充足率方面,2024年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5%,略微由於 鄭州銀行 、 蘭州銀行 ,在A股城商行中排在倒數第三位,對比之下,杭州銀行的高撥備覆蓋率成色就沒有那麼足了。
隨着重要股東“大洗牌”,杭州銀行或將迎來一次價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