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威尼斯喫飯,非要喫就選麥當勞

藍鯨財經
07-21

文|聞旅

1

最近,朋友貝瑪向我吐槽了他在威尼斯遭遇餐廳“刺客”的經歷。

事情的經過是,他和妻子去歐洲休假,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深度漫遊德、意、瑞、法四國。

結束了羅馬的行程之後,7月2日他們和朋友一起前往了威尼斯。因爲很多年前就來過,所以對這次重遊故地也充滿了期待。

當晚他們找了一家名爲RISTORANTE RIO DE LA VESTE的西餐廳用餐。用餐過程還算順利,一切的轉折是出現在結賬時。

貝瑪從服務人員手上接過賬單的第一眼,就發現了Sassicaia紅酒價格從菜單標價500歐元翻了三倍,變成了1500歐元。

貝瑪開始和餐廳服務人員交涉、協商,希望對方能夠合理調整價格,但他們態度非常強硬,幾乎毫不讓步,不僅沒有得到解釋,反而遭受到侮辱與羞辱。

強忍憤怒完成支付後,貝瑪當即向餐廳索要消費憑證,卻遭斷然拒絕。於是在離開餐廳後,他立即聯繫了當地導遊,詢問遭遇這種情況如何投訴。

導遊得知情況後很快趕到了餐廳,並進行交涉。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導遊到達餐廳後,餐廳老闆也出現了,而且還是個中國人。其實老闆一直都在,且目睹了整個過程,但自始至終都沒有表明身份。

據貝瑪回憶,通常來說,在國外能夠遇到中國人大家都會倍感親切,打個招呼。但這次發生爭執的時候,他們並沒有發來友善的關懷,反而與現場的幾位外國人在一旁偷笑。

面對餐廳方的冷臉與嘲諷,最後雙方也沒有達成共識。

因爲這次不愉快經歷,貝瑪和愛人也沒有了繼續遊玩的心情,隨即取消了後續意大利行程,直接轉去了瑞士。

要知道,貝瑪是一個有着非常豐富旅行經驗的人,這些年無論是出差,還是旅行,已經來過歐洲很多次,包括這次的威尼斯,即使這樣,也沒躲過餐廳“刺客”。

不要以爲貝瑪只是意外“中獎”了,換個人也未必能躲得過。威尼斯餐廳“刺客”、天價賬單早已不是什麼祕密。社交媒體上關於在威尼斯餐廳如何被坑的吐槽也是一片一片的。

套路不只是酒水,菜單另有玄機。很多餐廳有三種菜單:一本是給本地人,一本是給意大利人的,還有一本是給遊客的,價格肯定一本更比一本高。

尤其是不能喫魚。因爲威尼斯很多餐廳的魚不按條賣,按克賣。但“克”的標識那叫一個隱蔽,不拿放大鏡都看不見的那種。甚至流傳一種說法是,在威尼斯旅遊,別在島上喫飯,實在餓了用意大利麪墊一下肚子就行。如果一定要下館子,麥當勞是最安全最穩妥的。

2

貝瑪的經歷讓人想起日前刷屏的意大利整車盜竊案:30餘人旅行團在意大利旅遊,僅因20分鐘午餐間隙,大巴遭洗劫一空。

事發前,不少遊客都在法國老佛爺百貨買了奢侈品,有人丟了勞力士,有人丟了1千歐現金……整個團損失大約幾十萬元。報完警後,大家也無心後續旅行提前回國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起事件僅相隔72小時,卻撕開了歐洲遊同一道傷疤:中國遊客正淪爲歐洲遊灰色產業的“KPI燃料”。

事實上,意大利的盜竊犯罪問題由來已久。尤其是像米蘭、羅馬和佛羅倫薩等熱門旅遊城市。

米蘭警察局數據顯示,2024 年針對遊客的盜竊案報案量同比增長37%,但破案率不足5%。米蘭警方也曾透露,贓物追回率不足3%。

更諷刺的是,當地法律的監管缺失也在變相爲小偷“鋪路”。報警後很少會有處理,也沒有跟進,就寫口供記錄事情經過。

其實不只是意大利,整個歐洲都存在着這些問題。

明槍易躲,暗“騙”難防:街頭“免費”繫繩後強索10歐元、假遞鴿食後收費、火車站“熱心”搬行李實爲騙錢、埃菲爾鐵塔下“贈花”變強賣……套路層出不窮。

國外媒體根據大數據統計出來的前三名是,假的警察上街查護照,在街上被人系手繩,在餐廳臨時被漲價。

似乎搶劫、偷盜、詐騙已經成了歐洲文化的一部分,不偷、不搶、不騙反而不歐洲了。

在歐洲小偷眼裏,中國遊客簡直就是“行走的提款機”:一方面是身上現金足夠多,另一方面是奢侈品買得多。

好像中國遊客就是歐洲“灰色地帶”充KPI的關鍵變量。

深層次背後原因是,一方面是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較高,導致一些人因爲生活原因不得已走上盜竊之路;另一方面也與歐洲對盜竊等行爲處罰較輕有關,比如意大利法律對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無需擔責,低成本犯罪使得盜竊行爲屢禁不止。

這也導致歐洲部分地區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職業化的盜竊產業鏈。這些犯罪團伙往往是跨國流竄的、家族式的組織,分工明確、手法專業,尤其是未成年人作案的重要參與者。

經歷了這些事件以後,無論是貝瑪,還是整車被偷的中國旅行團客人,估計大家短期內都不會想要再來意大利旅行了。

當搶劫、偷盜、詐騙成爲歐洲遊的代名詞,真正崩塌的是中國遊客對歐洲旅遊的整體信心。

歐洲旅遊委員會公佈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相比於美國、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遊客對歐洲夏季旅遊興趣下降,中國遊客反而對歐洲夏季遊興趣激增:72%的中國受訪者表示有意願赴歐度假,比去年同期增長10個百分點。

就以最近頻頻登上新聞頭條的意大利爲例,意大利國家旅遊局公開表示,隨着中國赴意旅遊熱度持續攀升,2025年夏秋季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據最新預測,今年5月至10月,赴意中國遊客量預計同比增長27%。

一面是意大利預測中國遊客量增長27%的野心,一面是盜竊理賠佔出境遊總量40%的殘酷現實。這場“輸血”與“失血”的博弈中,歐洲遊會否重蹈泰國覆轍?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網絡截圖及受訪者供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