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的虧損騙局,已經瞞不住了。
01.
李斌回應千億虧損
近日,李斌在微博開了一場直播,對外界關心的一系列問題做了重點回應。
直播中,李斌帶着吳曉波以及上百位企業共同參觀合肥蔚來先進製造新橋二工廠。
圖片說明:李斌帶企業家參觀蔚來工廠
李斌在參觀過程中表示:“我們一直以來的底色是技術創新,累計研發投入達到600億元。蔚來是全球唯一在三地上市的汽車公司,蔚來財報裏把研發投入計入當期費用,錢都虧在明處,資產負債表十分乾淨“。
越是缺什麼,越是要強調什麼!
蔚來作爲一家新能源汽車品牌,與理想、小鵬合稱汽車新勢力。然而,蔚來在業內的知名度遠超理想和小鵬,提高知名度的不是汽車,而是這家公司恐怖的虧損。
2021-2024年,蔚來分別虧損105.72億元、145.59億元、211.47億元、226.58億元,連續創下虧損新高。
圖片說明:蔚來近幾年虧損
自2014年11月創立至2024年,10年內累計虧損已經超過1000億元,打破了汽車行業的虧損記錄!
今年一季度的財報顯示,蔚來營業收入約120.35億元,同比增長21.5%,但是淨虧損卻達到了68.91億元,同比擴大31.1%。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虧損,在過去被認爲是行業常態。
美國的特斯拉,自從創辦以來連續虧損16年,累計虧損金額最高達到了476億元。直到2019年底上海超級工廠建成投產,實現Model 3的大規模本土化生產和交付,才終於扭虧爲盈。
國內的小鵬、理想、蔚來也是相似的路徑,小鵬在7年內累計虧損366億元,理想5年內累計虧損82億元。
先投入,再擴張市場,前期虧損後期盈利,成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共識。直到小米汽車的出現,纔將這一共識徹底打破。
2021年3月30日成立,雷軍官宣造車。2024年3月28日,小米推出第一款車小米su7,直接火爆全國,2024年的銷量就衝到了13.68萬輛。
而蔚來2024年賣得最好的車型ET5,全年銷量也只有20307輛。小米僅憑一款車,就追上了蔚來十年的成果。
圖片說明:雷軍官宣造車
根據雷軍公佈的數據顯示,小米汽車造車花的錢大約在300億元左右。300億、3年,小米造車就成功了,而且質量槓槓的,銷量也超過蔚來。
這一下子,給蔚來的李斌徹底整懵了。
理想與小鵬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因爲他們屬於先行者。2015年-2019年裏,國內的汽車市場仍然是燃油車的天下,長安、吉利、東風、大衆,還有奔馳寶馬奧迪等等,這些合資品牌仍在稱霸市場。
可是,2020年以後一切都變了。由於美國大放水,天量資金湧入市場,這些資金選擇了新能源汽車作爲錨點,大量湧入該行業。
於是,一股新能源汽車浪潮席捲全球。在美國,特斯拉股價連續暴漲,馬斯克成功晉升全球首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飆升,比亞迪的銷量超越特斯拉成爲全球新能源第一。
所以,雷軍創辦小米汽車的時候,恰好站在了風口上。合資燃油車衰落,新能源汽車井噴的窗口,小米汽車一發布就成爲了市場爆款,而燃油車即使發佈再多新車、降價再多,也只能待在一邊喫灰。
小米汽車的成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李斌在看到小米300億造車的成功與公司近千億元虧損的時候,內心是五味雜陳的。
圖片說明:蔚來創始人李斌
李斌的第一反應毫無疑問:有內鬼!
02.
蔚來大清洗
2024年,李斌都在着手做一件事,那就是徹底公司內部的問題。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蔚來的錢都花在了哪裏呢?
首先,是蔚來汽車的代工業務。蔚來從2016年就與江淮汽車達成了代工協議,時間直到2024年爲止。在此期間,蔚來的汽車都是江淮代工生產的。
蔚來的員工就曾透露過,江淮代工的某些供應商價格虛高,而且還偷工減料。但由於合作關係,蔚來連更換供應商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喫啞巴虧,這個虧一喫就是八年。
圖片說明:蔚來汽車合肥江淮代工廠
不過,財務數據顯示,2018-2022年蔚來分別向江淮汽車支付代工費用約2.23億元、4.41億元、5.32億元、7.15億元和11.27億元。即使內部有水分,30億元代工成本相比上千億元的虧損來說佔比不算大。
其次,換電站的鉅額成本。根據寧德時代的數據,平均一座換電站的成本在100-300萬之間,寧德的換電站是200萬,而蔚來的換電站卻達到了300萬一座。
最新數據顯示,蔚來能源已在全國範圍建設8079座充換電站,其中3405座換電站、4674座充電站。按照換電站300萬、充電站80萬計算,總投入就已經超過140億元。
這還不包括維護成本。根據業內測算,一個換電站一天至少要給60輛蔚來車輛換電,才能收回成本,絕大多數換電站都處於淨虧損狀態。
圖片說明:蔚來換電站
這140億的固定投入以及每天的維護費用,有多少是被中飽私囊了,不得而知。
最後,便是李斌所提到的600億元研發費用了。蔚來自研的項目有智能駕駛芯片、整車操作系統、智能駕駛大模型。
老關將蔚來與其他車企研發做一個對比。比亞迪2024年的研發費用爲542億元,小鵬是65億元,理想爲110.7億元。蔚來10年內總研發成本600億,平均一年60億元,整體是在合理區間。
但是,2024年蔚來合規部處理了100多起調查案件,其中訴諸刑法的十幾起,最長的人被判了13年。
這一年,蔚來裁員10%,李斌罕見地爆料:“蔚來累計已經趕走了20多位副總裁。”
老關認爲,蔚來在國內龐大的投入是有回報的,銷量也在迅速增長,6月份的交付量爲24825臺,同比增長17.5%。只要將內部的蛀蟲清除乾淨,蔚來的成本還能大幅降低,扭虧爲盈是有希望的。
圖片說明:蔚來6月及上半年銷量
可是,老關猜測這件事情已經被迫妥協了。畢竟虧損的金額高達上千億,如果有問題那一定是整個鏈條的問題,風險太大了。
適可而止,纔是明智之選。
03.
明虧暗賺要改變了
國內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那就是財報虧損嚴重,公司卻一直活得好好的。
比如愛奇藝虧損300億以上、滴滴虧損500億以上,餓了麼更是虧損超1500億。
在有限責任公司制度下,公司虧損、高管或個人賺錢的操作屢見不鮮。找一個背鍋俠當法人,最後不了了之。
汽車行業甚至可以做到零利潤經營,因爲汽車上游有成千上萬的供應商,產業鏈非常廣泛。汽車高管可以控制上游的供應商,只要汽車賣出去了,零部件企業也就賺錢了,汽車公司盈利與否就不重要了。
圖片說明:汽車製造生產線
這種潛規則對中國汽車行業是非常不利的,所有人都在掏空企業,誰還去苦心幹科研?誰還去發展汽車技術?
中國的汽車行業要成爲世界第一,就必須要改變這種明虧暗賺掏空企業的現象,讓搞科研的迴歸科研、做汽車的迴歸汽車,讓投機取巧、違法犯罪的人付出代價。
只有一步步腳踏實地的進步,才能在技術上真正超越歐美日德等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