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午12時,招商銀行武漢長江綠色支行的大廳屏幕上正實時展示着當日的能耗數據:“今日實時用電量132.63千瓦時,今日實時碳排放70.2939千克二氧化碳當量”。這串數字背後,是商業銀行在自身運營中應對溫室氣體挑戰的縮影。
在國家“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如何圍繞自身運營和業務發展情況節能減排,是金融機構踐行社會責任的題中之義。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人民銀行2025年年初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所指引的方向,商業銀行應着重加強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推進資產組合和自身運營低碳轉型等重點工作。
招商銀行在戰略層面早已着手佈局,在該行2022年制定的綠色發展規劃中,就提出發展“綠色金融業務體系、綠色風險管理體系、綠色招行運營體系”三大支柱。其中,綠色招行運營體系的目標在於降低全行辦公運營活動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網點“微創新”、降碳新舉措
網點作爲銀行服務客戶的前沿陣地,其運營中的“微創新”正成爲降碳行動的鮮活實踐。2024年,招商銀行啓動32家網點裝配式裝修建設,截至年末已完成27家。這種裝修模式將傳統現場施工工序移至工廠,通過預製化材料與部品部件的標準化生產、現場快速組裝,像搭積木般,可有效減少施工粉塵與噪音;同時選用綠色環保板材,從源頭踐行低碳理念。以招商銀行北京月壇支行爲例,作爲北京首家裝配式“零碳”銀行,其完工後無需特殊的空氣治理,甲醛含量即已低至每立方米0.054毫克,優於0.08毫克的標準值;網點搭載的“智慧能碳系統”更能實時監控能耗,精準推動節能降碳。
在武漢市武昌區中北路的華中金融城核心區域,駐紮了360多家省級金融機構。碳排放權登記結算公司亦落戶於此。毗鄰交易所,招商銀行在此地就設有一處綠色支行——長江綠色支行。“支行從籌建開始,始終將資源節約、低碳減排,作爲第一要素來考慮。”據該支行行長彭小敏介紹,支行一手抓“開源”,在樓頂安裝太陽能柔性供電系統,利用太陽能每天儲電約15度,完全滿足網點功能用房等公共區域的照明供電,一手抓“節流”,通過能源管理平臺,精準監測網點整體能耗、分區能耗,進一步推進降碳。
針對傳統銀行網點店招燈箱、廳堂大屏、空調系統、燈光照明四大耗電“集中區”,武漢長江綠色支行提出創新式的解決方案。關於店招燈箱,支行內置AI智能識別日照裝置,隨太陽光照強弱,醒目的“招商銀行”店招自動調節亮度,燈箱自動開啓關閉。僅此一項即可節能50%,每天節電約20度。在廳堂大屏,支行使用更先進的激光投影技術,將傳統LED屏幕的60度耗電量壓降到6度,省電90%。在空調系統,則配置了溫度傳感器,溫度一旦過高,即自動噴水爲散熱模塊降溫,提高空調能效,空調用電量從每天120度降至80度;安裝2.4G雷達波感應傳感器,在相應的自助服務區和集中辦公區,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暗”,日均省電15度。
每家網點“降碳”招數各有不同。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周浦支行則在修建過程中採用了低污染、可回收利用的環保材料,比如,在客戶休息區的書架採用了竹材而非木材,辦公區鋪設的經久耐用的SPC地板。裝修後的檢測顯示,甲醛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遠低於傳統裝修,TVOC(總有機性揮發物含量)下降了65%。
員工的環保意識也隨之提高,“工作當中,我主要負責綠色金融客羣的獲取和經營,經常接觸碳金融、碳資產管理等內容。隨着工作的深入,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便萌生了辦一場‘碳中和’婚禮的想法。”2024年,長江綠色支行一名員工自發舉行了一場別具一格的婚禮,共計帶動1000人蔘與助力,助力者通過乘坐地鐵或公交出行累積碳減排量等方式,向新人捐贈了1340千克碳減排量,以此覆蓋完整舉辦一場婚禮所需的碳排放量。
二、抓住降碳治理“牛鼻子”
銀行網點作爲銀行體系內的“毛細血管”,微小單元的“綠色氛圍”實際上源自企業內部持續的綠色理念傳播。2024年4月,招商銀行在深圳、太原、福州等地開展以“綠色出行,咖啡等你領”爲主題的綠色出行活動,鼓勵員工提升綠色環保意識。三場活動的綠色出行總里程超過16000公里,摺合減少碳排放248.13千克二氧化碳當量。
聚焦員工行爲的綠色實踐是招行推動低碳轉型的生動縮影;而要從根本上降低運營碳排放,則需從能源消耗這一核心環節入手。能源消耗是全球碳排放的最大來源,也是招行自身運營碳排放中的最大構成部分。該行在2024年針對能耗採取了三類重點管控舉措,一是發佈物業能源相關管理辦法,填補自身能源管理制度空白;二是推進節能技術運用;三是推進精細化管理。
從節能技術運用的具體實踐來看,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的探索頗具代表性。經過調研發現,分行部分網點的VTM設備存在24小時不關機現象,造成能源浪費;部分網點則強制斷電關機,可能影響設備壽命。通過技術攻關推出的智能開關機系統,能根據網點營業時間,設定自動開關機策略,既可避免強制斷電損傷設備,又能顯著降低待機能耗,據測算,通過這一微創新舉措,年減碳量相當於種植1200棵樹木的年碳吸收量。
從單點實踐到系統佈局,圍繞“能、水、紙、廢”,招行已形成了一套全資源管理體系——其自身搭建的能源管理平臺已覆蓋54處總分行辦公樓宇和174家支行網點,實現電力消耗數據的自動收集與實時監測;形成“源頭減量-過程管控-循環利用”的全鏈條節水機制,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推進辦公無紙化、印章電子化、報銷無紙化等舉措,降低紙張消耗;推進車輛排放減量化、餐飲油煙淨化高效化,實現廢氣治理全流程管理。
三、構築低碳管理“全體系”
作爲一家頭部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已連續第五年對外披露《環境信息披露報告》,綠色運營議題在其內部的重要性正在逐年提升。2024年,該行將綠色運營小組升級爲綠色運營管理委員會,形成“董事會指導-委員會統籌-部門執行”的治理架構,將綠色運營深度融入全行戰略佈局。在架構中,“綠運委”負責招行體系內綠色運營相關工作的統籌規劃、審議決策、執行落實及監督指導等,確保各項決策和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完善的治理架構爲綠色運營工作指明方向,但更爲關鍵的是構建綠色運營管理體系。該體系的搭建與自身運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是一項週期長、覆蓋面廣、專業度高的系統工程,而難點之一就是溫室氣體覈算體系建設。
202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在《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推動金融系統逐步開展碳覈算”,“推動金融機構加強自身及其投融資相關業務碳排放數據的管理和統計。”
招商銀行是國內較早開展溫室氣體覈算的金融機構之一。2023年,該行聘請權威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標國際通用標準《溫室氣體覈算體系:企業覈算與報告標準(修訂版)》《溫室氣體覈算體系:企業價值鏈(範圍三)覈算與報告標準》,全面盤查公司超過 1900 家機構過往三年自身運營活動的碳排放源,梳理碳足跡,摸清運營碳排放“家底”。
2024年,溫室氣體覈算工作進一步夯實。該行一方面開展法人口徑運營層面溫室氣體數據質量提升專項工作,通過回檢歷史數據、明確收集標準,提升數據質量;另一方面,拓展溫室氣體排放覈算邊界,組織子公司全面盤查過往四年自身運營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實現覈算範圍與深度的雙重突破。
“我們在同業中率先出臺運營碳覈算管理制度並上線碳管理系統,以制度規範與科技賦能爲低碳運營提供長效保障,同步實施系列減排舉措,助力自身綠色轉型”,據招商銀行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管理-覈算-減排-抵消等方面,完善運營層面溫室氣體管理體系,進一步做深做實溫室氣體排放管理。
據悉,2025年,招行將以“降碳”爲核心目標,加強低碳管理舉措,提升節能減排成效,持續優化綠色運營精細化管理水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