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回暖和GDP超預期支撐中國股市,人工智能仍是重要亮點--景順

路透中文
07/25
中美關係回暖和GDP超預期支撐中國股市,人工智能仍是重要亮點--景順

路透上海7月25日 - 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景順稱,宏觀上中國股市的強勢主要得益於中美貿易關係回暖以及二季度GDP數據超出預期,其上行趨勢仍有持續動力,人工智能依然是中國市場的亮點。

景順亞太區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指出,GDP數據超預期提升了中國國內資金的風險偏好,推動股市資金流入,並增強了對當前政策組合的信心,為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留出更多空間。

儘管GDP超預期為全年行情奠定了堅實基礎,但由於出口訂單前置,後續有望迴歸常態,因此股市的持續上漲將更多依賴於消費結構轉型,尤其是服務業擴張、體驗驅動型消費以及醫藥和綠色科技領域的創新。

中國股市滬綜指.SSEC週四收升,創三年七個月新高,處於大國博弈焦點的稀土板塊強勢領升,反內卷板塊繼續走強,銀行板塊則逆市下跌。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股票已進入重新評估週期,背後的核心驅動力將在未來數年持續發揮作用。

趙耀庭認為中國股市的上行趨勢仍有持續動力。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情緒持續向好,中國股票估值相較全球及區域同行仍具吸引力;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多刺激措施出臺,以及中美有望達成全面貿易協議,這些都為後市提供進一步上行動力。

對於市場的驅動力,趙耀庭表示,人工智能依然是中國市場的亮點。

「中國採取了不同的路徑,更加註重AI的實際應用、推動大規模普及及面向用戶的工具開發。近期的一個重要利好是美國政策轉向,允許如H20等AI芯片出口中國,」他指出。

年初迄今,中國龍頭科技股雲集的香港恒生指數.HSI漲幅高達28%,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股票指數之一;而同期「舊經濟股」較多的滬深300指數.CSI300僅漲超5%。

趙耀庭認為,新消費也是中國市場的驅動力,中國的消費故事正從單純的「多買東西」轉向更深層次的體驗和情感層面;中國已明確提出要成為「超大規模消費市場」,政府正通過補貼等激勵措施支持這一轉型。

對於中美貿易博弈,他認為8月12日關稅暫緩到期值得關注,可能帶來市場波動,不過目前來看,中美雙邊關係趨於緩和,理性聲音有望佔據上風。

他並指「內卷」亦值得關注,中國的政策正在遏制非理性價格競爭,因過度內卷將壓低利潤率。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週五再度就「反內卷」發文稱,整治「內卷式」競爭,不是不要競爭,而是要引導企業找準自我定位,開展差異化競爭,走創新發展的大路,進而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完)

(發稿 劉珞焱; 審校 楊淑禎)

((luoyan.liu@tr.com; +86 021 2083 0166;))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