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奶巨頭OATLY的“中國獨立計劃”

新浪證券
07-28

  7月23日,瑞典馬爾默的OATLY總部發布了一份不同尋常的財報。在宣佈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長3%的同時,首席執行官Jean-Christophe Flatin向全球投資者拋出一個戰略信號:啓動對大中華區業務的全面戰略審查,考慮包括剝離在內的多種選項。

  進入中國第七年,OATLY大中華區業務已成爲一個年營收過億美元的市場貢獻者,但同時也是連續五年未能盈利的業務單元。

  斷臂求變:七年中國路的十字路口

  2025年第二季度,OATLY大中華區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業績單。收入同比下降6.4%至2700萬美元,延續了2020年以來的增速下滑趨勢。但若將時間拉長到整個上半年,該區域收入達到5695.5萬美元,同比仍實現了12.5%的增長。

  核心問題在於渠道失衡。財報數據顯示,約62%的收入仍依賴餐飲服務渠道,而這一支柱正在動搖。

  餐飲渠道銷售額的下降直接拖累了整體表現,儘管零售渠道的增長部分抵消了這一頹勢。相比去年同期的70%佔比,餐飲渠道的依賴度已有所降低,但轉型速度顯然未能跟上市場變化。

  成本壓力同樣嚴峻。大中華區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仍虧損63.6萬美元,延續了OATLY在該區域連續五年未能盈利的紀錄。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整個OATLY大中華區處於開拓期、建設期,以及行業步入內卷化的節點。OATLY的創新升級迭代能力並不出色,同時其硬件、管理、渠道、人員成本比較重。”

  市場環境的變化可能纔是根本誘因。中國植物基賽道經歷了從資本熱捧到市場遇冷的劇烈轉折,呈現出明顯的“高開低走”態勢。2024年,國際植物肉頭部品牌Beyond Meat宣佈暫停中國業務並裁員95%,爲整個行業敲響警鐘。

  本土競爭者的崛起更讓OATLY腹背受敵。目前中國市場湧現出伊利植選、蒙牛宜多麥、維他奶、OATOAT等衆多燕麥奶品牌。在天貓植物蛋白飲料回購榜上,OATLY僅位列第四,落後於菲諾、豆本豆和瑞幸。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分析了市場降溫的三重因素:消費者新鮮感消退後需求迴歸理性;產品價格偏高與經濟下行期的性價比偏好衝突;以及本土品牌崛起帶來的市場份額分流。

  剝離路徑猜想 本土化終局之戰

  OATLY的本土化程度已達到相當高水平,這爲可能的剝離創造了基礎條件。一位熟悉該公司的市場觀察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揭示了三種可能路徑:“一是放棄大中華區市場,這個可能性非常小;二是與本土品牌合作成立新公司;三是獨立出來根據中國市場情況調整。”

  從OATLY首席執行官Jean-Christophe Flatin的表態看,第三種可能性似乎最受青睞。他在財報會議上強調,大中華區業務經過2023-2024年重塑後已“變得更精簡、更強大”,現在是“退後一步思考如何最大化價值”的恰當時機。

  戰略審查沒有預設時間表,結果可能涵蓋直接出售、合資引入資本或戰略合作等多種選項。但Flatin明確表示“不會預先設定結論”。

  若選擇獨立運營道路,OATLY大中華區將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主權。這家已構建起全鏈路閉環的區域業務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馬鞍山生產基地以及完全本地化的團隊。其新品研發週期已大幅縮短,能夠更敏捷地響應中國市場需求變化。

  市場數據支持着中國團隊的潛力。據第三方監測,OATLY在中國燕麥奶市場佔據62.9%的份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個百分點,遠超競爭對手。2025年上半年,餐飲服務板塊收入同比增長12%,與頭部咖啡連鎖品牌的合作依然穩固;零售渠道則通過會員店等新場景拓展,推動銷量創下歷史新高。

  回顧OATLY的中國征程,其成功源於一套“咖啡搭子”的獨特打法。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時,面對“沒品類、沒品牌、沒營銷”的三無局面,公司放棄初期高端超市渠道的失敗嘗試,轉而複製其在美國2500家精品咖啡館的成功經驗。

  OATLY以咖啡伴侶爲定位,推出專爲咖啡調製的“咖啡大師”產品,以上海爲據點迅速攻佔精品咖啡館渠道。到2018年底,品牌合作咖啡館數量已突破千家,成功推動燕麥拿鐵成爲現象級飲品。

  截至2025年初,OATLY在中國售出的燕麥奶可製作約14億杯燕麥拿鐵,深度滲透B端與C端市場。這一數字背後,是OATLY從單一產品到多元化矩陣的進化:從燕麥奶拓展至燕麥酸奶、燕麥冰淇淋、燕麥奶油等領域,同時針對餐飲端推出燕麥奶油、果飲大師燕麥奶等專用產品。

  中國植物蛋白市場的未來格局可能正繫於此次戰略評估的結果。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OATLY主打的植物蛋白屬於小而精的市場,產品過剩導致動銷變得艱難。植物蛋白飲料和其他飲料相比沒有突出優勢,隨着現制飲品的快速崛起,對於標配產品產生了很大沖擊。”

  馬鞍山工廠的生產線仍在運轉,每天有數十萬升燕麥奶從這裏發往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超市貨架。無論戰略審查結果如何,OATLY在中國市場已留下深刻印記:創造了62.9%的市場份額,培養了消費者對燕麥拿鐵的認知,培育了一個曾經被資本狂熱追捧的植物蛋白賽道。

  中國團隊完全本地化,新品研發週期大幅縮短,零售渠道創下歷史新高。OATLY大中華區已具備獨立行走的所有條件,只待總部最後決策的東風。全球植物基食品的東方故事,正等待新篇章的開啓。

  本文創作藉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信息,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AI觀察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