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圈 振興國產半導體產業!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佈了一份專利無效行政訴訟的二審裁判書,支持了小米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意見,駁回了上訴人美國GE視頻壓縮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GE視頻壓縮公司”)的一件HEVC專利,維持了該專利無效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認爲,雖然“被訴決定關於區別技術特徵的認定有所不當,本院予以糾正。被訴決定和一審判決認定權利要求1不具備創造性的結論正確,應予維持”。
據悉,小米與GE視頻壓縮公司圍繞一項HEVC/H.265視頻編解碼標準必要專利(專利號:ZL201610412832.3,名稱爲“解碼數據流的方法、生成數據流的方法及其解碼器”)的糾紛歷時多年,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8月。
GE視頻壓縮公司是HEVC Advance專利池(後更名爲Access Advance)的創始成員之一,該專利池彙集了多家企業的H.265標準專利,並向設備廠商收取許可費。小米因未與HEVC Advance達成許可協議,於2020年8月在德國被GE視頻壓縮公司等專利權人起訴侵權。
隨後,小米採取了“主動無效挑戰”策略反擊,2022年2月,小米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涉案專利無效請求,經過5個月審理,該專利被宣告無效。GE視頻壓縮公司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無效宣告,但被駁回。該公司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法庭於2025年4月1日開庭審理。最高人民法院在7月22日作出終審判決,維持該專利無效的決定,理由是該專利不具備創造性。
H.265(HEVC)視頻編碼標準必要專利,涉及高效視頻壓縮技術,對智能手機、電視等設備處理高清視頻至關重要。但H.265標準專利分散在MPEG LA、HEVC Advance、Velos Media三個專利池,許可政策重疊且費率不一,嚴重影響了專利許可市場的秩序。隨着視頻編碼標準技術的推廣,專利池博弈或將進入新階段,而小米的主動策略可能爲國產廠商提供重要鏡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