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A將引入三層銀行監管框架 以簡化合規並促進競爭

澳洲財經見聞
07-28

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APRA)近日宣佈,將推出新的三層銀行監管模型,根據銀行規模對其進行分類,分別爲大銀行(主要銀行)、中型銀行(其他重要金融機構)和小型銀行(非重要金融機構)。

目前,APRA採用的是兩層體系:一層適用於重要金融機構(SFI),另一層適用於非重要金融機構。

考慮到重要金融機構對宏觀經濟穩定的影響,這些較大的機構一直受到更嚴格的監管和更多的監督。

然而,APRA現在表示,將過渡到三層結構,以便創建一個更加細化和比例化的監管框架,爲每個層級設定不同的要求,旨在簡化合規流程,並促進小型和中型銀行之間的競爭。

爲何要改變?

這一變革是在金融監管委員會(CFR)和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對小型和中型銀行行業進行審查後提出的。這項審查由財政部長髮起,重點是增強澳大利亞銀行業的競爭力。特別是,它試圖瞭解監管和市場趨勢如何影響小型和中型銀行的競爭力(考慮到大型投資者擁有的銀行主導市場和若干新進銀行的失敗情況),並識別監管和監督的潛在變化,以便在金融安全、穩定性和競爭之間實現更好的平衡。

儘管財政部尚未發佈最終報告,APRA主席約翰·朗斯代爾在2025年澳大利亞銀行協會大會(ABA大會)上透露,審慎監管機構已確定三層監管方法將有助於使監管框架“更加簡單且有比例感,同時不產生不可接受的風險”。

他解釋道:“APRA將很快過渡到三層銀行分類,大致對應於大銀行(主要銀行)、中型銀行(其他重要金融機構)和小型銀行(非重要金融機構)。”

“這一變化將使我們能夠對銀行的政策和監督方法進行更多細緻化調整,爲不同銀行業務模型設定不同的要求。”

APRA還表示,將修改銀行牌照框架,旨在使其預期更加透明,流程更加高效。

調整銀行註冊流程

朗斯代爾表示:“雖然我們不能控制新申請者的流入,但我們可以使我們的流程儘可能高效,爲高質量的新進銀行提供最佳的成功機會。”

他透露,APRA正致力於“簡化、精簡併明確”其認證過程,允許銀行使用內部評級法來計算風險加權資產。

“獲得使用這種方法的批准需要銀行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但其好處是能夠略微降低資本要求。儘管APRA長期以來主張這一好處並不像一些批評者所稱的那樣大,但我們希望簡化流程,讓銀行在操作時更加透明,”朗斯代爾說道。

審慎監管機構還表示,將“更好地溝通”其對巴塞爾框架下第二支柱最低資本要求的決定,因爲在消費者數據報告(CDR)審查中,銀行對第二支柱調整原因缺乏瞭解,這使得它們難以解決APRA的關切。

朗斯代爾表示:“因此,我們承諾更清楚地解釋這些決策的依據,以及需要解決哪些風險,才能移除或降低某些資本調整。”

平衡監管負擔與金融安全

在回顧已採取的措施時,朗斯代爾表示:“總體而言,我們認爲這些措施在降低銀行監管負擔的同時,確保各類銀行在金融和操作上具備足夠的韌性,以保護其存款人,取得了合理的平衡。”

然而,他在ABA大會上表示,也有許多其他行業利益相關者要求通過小銀行審查採取的行動,監管機構並未同意。

“本質上,是因爲我們認爲這些措施——比如降低最低資本要求——會削弱金融安全性和穩定性,從而帶來不可接受的風險,”他說。

他補充道,作爲審慎監管機構,主要考慮始終是金融安全和穩定。因此,儘管APRA需要關注其工作對競爭力和效率的影響,但必須“抵制推行那些‘可有可無’但對金融穩定性並非必要的要求。”

減少監管負擔

據報道,APRA即將發佈的企業計劃將進一步概述旨在減少監管負擔的舉措,“在可行的地方”。

前澳大利亞銀行協會(ABA)首席執行官安娜·布萊希歡迎這些變化,並表示它們將“支持澳大利亞的中型銀行和國際銀行爲客戶提供更多競爭力的服務”。

“這些承諾不會減少消費者保護,而是確保我們的小型銀行可以專注於爲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她說。

“擁有強大的小型和中型銀行對澳大利亞的競爭力和客戶選擇至關重要。”

“我們的行業感謝APRA和金融監管委員會在小型和中型銀行審查過程中的參與。”

有關房貸的監管幹預

在2025年ABA大會上,APRA主席還表示,如果在低利率環境下“風險”住宅貸款做法捲土重來,APRA準備採取更嚴格的貸款限制措施。

朗斯代爾解釋道:“目前貸款標準是健全的,但展望未來,我們有一個擔憂,即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可能會看到風險較大的住宅貸款形式再度興起,而這在金融風險週期加劇時往往會發生。”

“我們需要前瞻性地考慮併爲未來金融週期中的潛在風險做好準備。”

他表示:“有鑑於此,我們很快將開始與各方討論如何實施我們不同的宏觀審慎工具,以管理貸款風險,包括對某些風險較高的貸款形式進行限制。”

“我們希望確保在必要時能夠及時激活這些工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