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以太坊概念股?以太幣VS ETH概念股,哪一個更好?

TradingKey中文
07-25

前言:以太坊崛起,概念股成爲新風口

TradingKey -  2025年,機構大舉湧入加密市場,囤積以太坊建立加密財庫,推動ETH價格飆升突破 3,800 美元,這使得加密市場的焦點正從比特幣轉向以太坊,同時把眼光從比特幣概念股轉至以太坊概念股。

然而,“以太坊概念股”作爲一個新興概念,許多用戶可能缺乏對其瞭解。本文將深入解析以太坊概念股的定義、分類、代表性標的與投資策略,幫助你掌握這一新興領域的投資脈絡。

什麼是以太坊概念股?

從狹義的角度,“以太坊概念股”指的是持有大量以太幣作爲儲備資產的上市公司。從廣義的角度看,“以太坊概念股”指的是與以太坊生態緊密相關的上市公司,包括擁有ETH財庫、提供以太坊基礎設施服務、開發以太坊應用等等。簡而言之,以太坊概念股是聚焦以太坊(ETH)的上市公司。

雖然上述兩類以太坊概念股都與ETH價格高度聯動,但是狹義的以太坊概念股比廣義的反應往往更快,而且波動更加劇烈。當然,如果兩個上市公司都的ETH數量不同,ETH價格變動所引起它們股價的波動可能也不同,而ETH持倉數量多的公司股價波動可能更大。

以太坊概念股與比特幣概念股有何不同?

由於以太坊與比特幣(BTC)存在許多差異,這也導致以太坊概念股與比特幣概念股在許多方面存在不同之處,包括技術定位、業務類型、收入來源、估值等等。

以太坊概念股

比特幣概念股

核心資產

以太坊

比特幣

技術定位

智能合約平臺、去中心化應用(DApp)開發

數字黃金、支付結算系統

業務類型

DeFi、NFT、RWA、質押

支付、挖礦、避險

收入來源

- Gas費分成

- 開發工具訂閱

- 質押佣金

- 挖礦獎勵(BTC)

- 交易手續費

- 託管費

估值重點

- 開發者生態規模

- DApp數量

- TVL(鎖倉量)

- 算力佔比

- 能源成本

- BTC儲備量

關鍵指標

- 日均Gas費

- 智能合約部署量

- 全網算力

- 挖礦難度

以太坊概念股有哪些?

從與ETH價格關聯度的角度看,以太坊概念股可分爲直接關聯和間接關聯兩大類,前者表現爲傾向持有大量的ETH,間接關聯的上市公司更多是傾向於提供以太坊相關服務,不持有或持有少量ETH。

截止發稿,SharpLink GamingSBET)持倉超36萬枚ETH,是全球最大的以太幣持倉機構;其次是Bitmine Immersion(BMNR),累計持有超30萬枚ETH;CoinbaseCOIN)持有近14萬枚ETH,位居第三位。

【ETH持倉量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來源:coingecko】

不持有ETH但從事以太坊業務的上市公司有RobinhoodHOOD)、Hut 8 Mining(HUT)、Galaxy Digital(GLXY)、Block(XYZ)、FA 南方以太幣(03068.HK)等等。

以太坊VS以太坊概念股:投資哪個更好?

雖然以太坊概念股與以太坊緊密相關,但是它們作爲投資標的卻各有優缺點,它們中的哪一個更好主要取決於投資者的的風險偏好、投資目標和市場環境等等。以下是詳細對比分析,希望可以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以太坊(ETH)

以太坊概念股

優點

1. 直接參與以太坊生態的成長

1. 穩定性較高

2. 潛在收益高,尤其在多頭時

2. 分散投資,降低單一資產風險 

3. 受限於技術而非單一企業

3. 公司可能會支付股息,提供額外收益

缺點

1. 高振動

1. 依賴公司的管理和決策

2. 安全性問題,如駭客攻擊的風險

2. 競爭激烈,產業變化可能影響公司表現

3. 需要技術知識以確保安全投資

3. 投資回報可能與以太坊市場表現不完全匹配

在以太坊與以太坊概念股之間,並非是二選一,也可以同時選擇兩者。如果是激進型投資者,可以考慮“70% ETH + 30% 概念股”; 若你是平衡型投資者,可選擇“50% ETH + 50% 概念股”;若你傾向於保守投資,可選擇“20% ETH + 80% 概念股”。

結語

無論是直接投資以太幣,還是選擇以太坊概念股,投資者都需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做出選擇。以太幣提供了高風險、高回報的潛力,而以太坊概念股則可能提供更穩定的投資回報和長期增長的機會。

若你是長期看好 ETH 的投資人,不妨考慮“雙軌配置”:持有部分ETH現貨,同時佈局概念股以分散風險與提升現金流。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