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產顯卡再突破,摩爾線程S90性能媲美RTX4060;
2.2025 WAIC:國產AI芯片四位大佬首度同臺,解碼大模型時代“痛點”與機遇;
3.中國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初步考慮總部設在上海;
4.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牌照發放,8家企業獲批!
5.臺積電日本廠延後投產 法人點名三大逆風:前景不明朗;
6.半導體三強法說會運營聚焦 市場關注最新財報、匯率衝擊、後續展望
1.國產顯卡再突破,摩爾線程S90性能媲美RTX4060
摩爾線程新一代圖形顯卡MTT S90疑似被知名自媒體曝光,實測性能媲美英偉達RTX4060。據悉,MTT S90與摩爾線程AI智算卡MTT S4000採用同一芯片架構,備受市場關注。
據知名科技博主“差評”對摩爾線程S4000的圖形性能實測跑分顯示,S4000在魯大師、DMark Steel Nomad和Unigine Valley的得分均超過英偉達RTX4060,僅在Fire Strike Ultra中稍遜一籌。在實際遊戲測試中,4K極高畫質設定下的《永劫無間》平均幀率達到了43fps,略高於RTX 4060的42fps。
值得注意的是,測試版驅動並未針對S4000進行過專門的優化。若能像S80一樣持續深度優化,S4000很可能在圖形性能上實現對RTX 4060的大幅超越。摩爾線程在2023年9月正式發佈S4000,與RTX 4060基本屬於同時期發佈,已追上英偉達主流型號的性能水平。對比S80在最新驅動下的性能,S4000的跨代性能提升達到了80%以上。
基於S4000的同代架構,S90作爲面向遊戲市場的顯卡,性能顯然更值得中國玩家期待。此次曝光無疑將進一步鞏固摩爾線程在國產圖形性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摩爾線程近年來在圖形顯卡領域的持續投入和技術積累,是其產品性能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S90的曝光不僅展示了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的實力,也將對國內顯卡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提升國產顯卡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市場的期待和競爭壓力,摩爾線程表示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驅動程序,提升產品性能。同時,公司計劃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進一步鞏固其在國產圖形性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此次S90的曝光,標誌着摩爾線程在圖形顯卡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2.2025 WAIC:國產AI芯片四位大佬首度同臺,解碼大模型時代“痛點”與機遇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之際,四位國產AI芯片大佬出現在階躍星辰Step 3模型發佈會的圓桌論壇上,沐曦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維良,天數智芯董事長兼CEO蓋魯江,燧原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立東和壁仞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文首度罕見同臺,圍繞“大模型與芯片的協同創新和應用落地”展開了對話,就國產大模型與AI芯片的協同痛點,以及如何讓中國的開源模型和AI芯片在推理大場景下有更好的爆發進行了深層分析和前瞻研判。
大模型協同創新尚存重要痛點
儘管國內大模型和AI芯片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其中大模型已逐步推進至應用於各大領域,而AI芯片則取得不斷突破提升,但兩者之間的真正協同有待提高,尚存在一些痛點待解決。
上海天數智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蓋魯首先對國內大模型產業的發展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從芯片廠商來看,2025年從年初到現在,確實芯片在大模型應用中的實際出貨量在快速增長。尤其是在一體機市場,從年初到現在已是快速發展和擴張的過程,其中核心原因是應用開始快速發展,真正做到了芯片、模型助力場景應用,而場景反饋回來的數據和信息又推動了大模型與芯片的進一步迭代,從而形成了良性的正向循環。
“未來在大模型應用過程中,芯片需要對場景針對性提升,以及根據應用情況進行具體迭代和改進。這是一個非常確定性的方向。”他說。
對於大模型應用的痛點,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劍CEO張文稱,“從芯片端來看,首先是成本。伴隨着使用成本大幅上升,工程上迫切需要高性價比的方案降低大模型的推理成本,這可能需要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其次是供應鏈。對國產AI芯片廠商而言,要想更好地服務於國產大模型,要確保充足的算力供應。未來先進AI芯片的產能對於國內AI持續健康發展非常關鍵。而國內芯片企業都有同樣的痛點,需要解決掉。”
他還指出,AI的三個要素,第一個數據、第二算法,第三算力。中國在數據、算法方面並不落後,但算力需要一些時間追趕,相信國產芯片有能力通過時間實現逐步追趕。
在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CEO趙立東看來,大模型的真正落地是從今年春節開始,接下來會有另外一波更大規模的大模型推理落地,原因是基於開源的大模型進行二次、三次開發的時候,將會有更多針對行業和應用場景的蒸餾版出現。
至於這一進程中的痛點,趙立東表示,“這牽扯到複雜的國際背景,但降低成本非常重要。無論是大模型還是AI芯片企業,如果想長期、可持續性發展就要實現從技術產品到商業化閉環,也就是既降低成本又能爭取盈利,同時需要加強協作來實現更高性價比,以更好的效率或者商業利益。而這也是我們未來的目標。”
對此,沐曦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維良持有類似觀點。他表示,大模型的創新應用和爆發有兩方面比較重要。首先是大模型的能力。如果大模型有很多事情做不了,就會被用戶放棄使用。其次就是使用成本。目前,很多先進的技術既降低了成本又保持了能力,包括提升對多模態的處理能力。這對企業而言,能夠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和解決相關問題。
“通過算力網上模型應用,形成一個集團產業鏈,真正形成對行業、企業有價值的解決方法,或者整體解決方案,這樣能夠爲企業帶來降本增效的價值,一定會形成比較爆發式的應用。”陳維良說。
多重路徑支撐行業應用爆發
近年來,整個大模型算力正從訓練端往推理端快速轉移,而未來無論在C端還是B端或將出現各自非常重要的爆發時期,其中國內的開源模型和AI芯片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張文表示,“國產大模型對國產芯片的發展特別重要,因爲階躍、千問、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的水平和國外差不多,但國產芯片與國外的距離還比較大。而設計芯片是挺痛苦的事情,從開始設計到做出來需要兩年以後,所以一定要有前瞻性才能把芯片設計好。對此,適配國產大模型公司,對我們的產品定義有非常大的幫助,其中包括針對大模型的超長文本、MOE架構、多模態、大規模推理等特性需求進行調整。”
他還稱,國內大模型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是牽動國內芯片的設計發展。
陳維良則指出,現在國產芯片受到供應鏈影響,芯片發展路線圖或產品特點與國際芯片並不一樣。基於此,階躍星辰打造了step3,對存算尤其存算比等一些芯片特性進行了模型優化,這一舉措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指出了很好的方向,即芯片和模型之間要有更緊密的合作。
“但還要往前走一步的是,芯片企業和模型企業在更深度的算子優化上做更多事情以及更開放,由此形成更高效的模型,同時再跟應用層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深度合作,尤其是利用中國的產業鏈和數據優勢,真真正正打造立足本土,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自強解決方案。”
對於如何讓模型和芯片配合得更好,蓋魯江認爲,這需要國產芯片實現兩大突破。
首先是體量。體量一定要上去,只有數量的積累才能獲取更多的經驗。
其次是降本。第一,通過軟件實現模型優化和推理應用上的降本;提升芯片的使用效率。對芯片廠商而言,這兩方面需要加強突破,包括如何把芯片的使用效率做得更高,功耗做得更低,良率做得更高,把真正推理場景中token的成本等降低,最終讓利給最終用戶。第二,深入到應用場景裏面去,因爲不同的應用場景對模型和芯片要求不太一樣,需要提出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第三,通過組建行業聯盟,例如本次大會上成立的“模芯生態創新聯盟”,打通芯片到整機廠商,再到模型廠商,再到最終應用場景的整個鏈條,建立一套統一的規範和標準,這樣可以省去大量的前期投入和適配成本。
“通過三方面實現降本增效,就能達到真正把模型用起來的最終目的。”他強調。
在趙立東看來,國產AI芯片的面前一直有兩座大山,一個是高端芯片製造,另外一個就是生態。而大模型和芯片的合作一定會涉及生態,這需要雙向奔赴。大模型特別是高性能推理,現在爆發時間點的機遇是大模型和芯片如何深度優化。而基於燧原科技的經驗,以及與戰略合作伙伴經過幾年磨合,其產品對標英偉達的芯片,性價比可以做到兩倍到三倍。
“此外,我們一直強調算力普惠。但現在既不普也不惠,這恰恰是國產模型跟國產芯片合作的重要契機。我們期待未來國產大模型與AI芯片企業非常深入的加強合作,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等特性,從而用國產算力支撐大模型的長遠發展目標。”趙立東表示。
3.中國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初步考慮總部設在上海
據央視報道,7月26日,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這是中方堅持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舉措,也是中方響應全球南方呼聲、助力彌合數字和智能鴻溝、促進人工智能向善普惠發展的實際行動。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
4.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牌照發放,8家企業獲批!
7月26日,在第八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牌照發放,8家公司爲首批獲准企業。
八家企業分別爲:小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賽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衆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賽可出行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強生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上海晉江出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友道智圖科技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上海高級別自動駕駛引領區“模速智行”行動計劃》發佈,總體目標爲2027年基本建成全球領先高級別自動駕駛引領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網聯產業集羣。
在應用場景規模化方面,探索創新商業運營模式培育公共服務平臺,在出租、重卡、公交等場景規模化應用L4級自動駕駛,實現600萬次載客人數及80萬次集裝箱運輸量。
在創新要素體系化方面,建成數字孿生訓練場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開放區域達2千平方公里,道路超5千公里;實現樞紐、科技園區及景區的跨域聯通互通。
在產業能級高端化方面,培育具有行業領先水平自動駕駛大模型能力,L2級及L3級車型佔汽車生產比例超90%,L4級實現量產;構建涵蓋整車、零部件、數據、地圖、安全、服務的完整產業生態。
重點任務分爲幾大要點。推動建設多樣化應用場景,穩步擴大乘用車應用規模。推動L3智能出租上路試點,開展智能出租車無人化、規模化運營;探索L3創新出行場景,面向個人與單位,探索創新型出行服務模式。持續深化商用車示範場景建設。推進接駁運營,在景區、機場等開展自動駕駛接駁車應用;智能化試點,例如洋山港重卡全無人,奉賢公交智能BRT模式等。有序推動無人駕駛裝備應用落地。聚焦城市運行保障環節,覆蓋物流、巡檢、環衛等城市低速場景;打造標準化運營樣板區,推動配送車、巡檢車、自主泊車落地成型。
加速培育創新型產業生態。搭建數字孿生訓練場,依託龍頭企業建設實訓場,融合實採數據,構建高質量訓練集,搭建全場景仿真體系,支撐大模型迭代。完善數據監測平臺,統一採集鏈路與數據標準,分級分類管理運行數據,實時監測車輛運行狀態,兼顧安全與多元應用需求。有序擴大開放區域,依託城市場景優勢,拓展開放區域,打通重點場景,有序推進快速路開放,串聯全市四大自動駕駛測試區。
加速培育創新型產業生態。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工程,攻關關鍵技術培育優質企業,推動智駕大模型產學研融合與成果轉化。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羣。鼓勵重點區域協同發力,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核心零部件集羣。加強測試驗證能力建設,建設測試驗證平臺,推進仿真與實車測試,提升自動駕駛驗證服務能力。
5.臺積電日本廠延後投產 法人點名三大逆風:前景不明朗
臺積電熊本廠(JASM)再傳投產時間延長。法人表示,去年該基地已進入整地階段,研判客戶需求迎逆風纔是主因,該廠區是針對Sony、豐田等CIS及車用客戶打造,專精成熟特殊製程,受車市逆風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前景未如AI發展那樣的明朗。
JASM P1廠瞄準成熟特殊製程,28/22、16/12nm爲主,據悉,兩大客戶即爲股東。法人認爲,JASM爲滿足Sony CMOS圖像傳感器(CIS)需求,主要就是供應蘋果手機鏡頭訂單,如iPhone 4800萬像素的鏡頭;然而,消費性市場逆風恐纔是JASM卡卡的主因。
法人透露,不僅蘋果在AI競爭處於劣勢、安卓陣營來勢洶洶,蘋果有意自研CIS芯片爲一大硬傷。供應鏈透露,Apple silicon(蘋果硅)正滲透至更多應用領域,從CPU的M、A系列開始,到通線的5G Morden、Wifi/藍芽,芯片自主化已成爲蘋果策略,而CIS就是其下一步野心勃勃的戰場。
供應鏈表示,Sony部分CIS訂單就是委由臺積電,如邏輯層芯片以22nm、畫素層芯片採28nm,若蘋果掌握CIS芯片設計know-how,可以直接下單代工業者生產,對臺積電影響不大。
車用市場大環境逆風依舊,從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M)等大廠釋出的消息來看,車用電子仍面臨挑戰。法人指出,車用半導體含量在增加,但多數的話語權正往智駕芯片移轉,考驗傳統Tier1大廠轉型速度。
車用業者表示,車廠供應鏈複雜、長鞭效應明顯,由於陸系電動車品牌崛起,不少中國大陸芯片業者在疫情期間順勢打入,對原有大廠形成激烈競爭。
此外,豐田加大在美投資,旗下品牌Toyota強化“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策略,未來高機率轉向當地芯片業者採購,如TI、安森美等,影響其對JASM的長期需求規劃。(文章來源:工商時報)
6.半導體三強法說會運營聚焦 市場關注最新財報、匯率衝擊、後續展望
指標性半導體大廠將陸續舉行法說會,包括晶圓代工業者聯電、測試界面廠中華精測以及同爲晶圓代工廠的世界先進,再加上芯片大廠聯發科等,分別將在7月29日、30日召開,市場關注三大焦點,包括最新財報、新臺幣匯率帶來的衝擊、市況後續展望。
世界先進7月29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將說明本季展望。此外,法人關注亦匯率對第二季度財報、未來運營的干擾。世界先進日前公佈內部自行結算6月合併營收爲44.7億元新臺幣,月增長26%,年增9%,優於去年同期。不過,法人觀察,世界先進第二季度出貨雖增長,但受新臺幣對美元匯率升值12%影響,單季營收不增反減至116.9億元新臺幣,季減約2.1%,表現不如預期,令法人意外。
依據世界先進先前展望,法人原先預估第二季度營收可望小幅季增長,不過,新臺幣短線強升的負面效果比預期強,使世界先進第二季度新臺幣營收表現不如預期。近期大廠舉行法說時,已經開始修正新臺幣匯率,甚至上看到1美元兌29元新臺幣,世界先進對本季匯率預估也受關注。.
芯片大廠聯發科將於7月30日召開法說會,除公佈第二季度財報,也將釋出運營展望。在5月新臺幣大幅升值的情勢中,聯發科第二季度合併業績仍順利達標,合併營收達1503.6億元新臺幣,季減1.9%、年增18.1%,符合原預測區間,繳出單季歷史第三高、歷年同期次高表現,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爲3036.8億元新臺幣,年增16.4%。
聯發科先前提到,不斷變化的關稅狀況已幾乎對全球各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就短期而言,將密切觀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並與全球供應鏈夥伴及客戶合作,以應對不確定性。
聯電將於7月30日召開第二季度法說會,將說明最新財報表現與第三季度及全年運營展望,並回應外界關注的晶圓出貨動能與產能利用率變化。回顧今年第一季度法說會,聯電當時預估第二季度出貨量將季增至7%,各應用市場可望“溫和回升”,晶圓平均售價則維持平穩水平。聯電也強調,儘管短期需求穩定,但全年運營仍須關注宏觀經濟、地緣政治與終端需求變化,對後市保持審慎看法。
精測部分,應對全球芯片設計客戶技術發展,已推出高速112Gbps PAM4探針卡、固態硬盤控制器相關PCIe 6測試載板、PAM4 224Gbps高頻高速測試座,以及導板散熱探針卡等解決方案,迎接第三季度傳統旺季。(文章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