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TCE第一股”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維立志博價值揭祕正當時

智通財經
昨天

今年以來,港股IPO市場迎來近十年最強勁的復甦態勢。在流動性環境改善、上市制度優化以及投資者信心持續修復等多重利好因素驅動下,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數據顯示,上半年港股市場已完成35宗IPO項目,累計募資金額達959.2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58.8%,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募資額較往年同期有明顯增長,而且上市公司質量也有大幅提升。

值此之際,有着“中國TCE第一股”之稱的維立志博於2025年7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爲09887。此次IPO,維立志博全球發售約3686萬股股份(不含綠鞋),發售價爲每股35港元,每手100股。其中散戶認購倍數達3494.8倍,創造了港股18A醫療創新板塊的歷史最高記錄;機構認購高達40.8倍,創過去四年港股18A醫療創新板塊的歷史新高*。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在本次發行引入的9位基石投資者全部都是專業的國內外頭部醫藥投資機構,包括正心谷資本、高毅、OrbiMed、TruMed、騰訊、易方達、睿遠、SAGE和漢康資本等明星機構,累計認購1547萬股股份,共計認購6900萬美元。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香港)爲公司聯席保薦人。

那麼作爲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的領跑者,備受資本青睞的維立志博的真實價值到底幾何呢?

差異化創新構建核心優勢

免疫治療是現代腫瘤治療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年來市場增長迅猛。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腫瘤免疫治療市場將達971億美元,並將持續以17.3%的複合年增長率於2030年增長至2160億美元,達到全球腫瘤治療市場的一半。

在這一萬億規模的藍海市場中,免疫治療也正邁入以多靶點協同、多技術平臺融合爲標誌的2.0時代,行業格局正在重塑,中國創新藥企憑藉差異化戰略實現彎道超車。作爲行業中的創新標杆,維立志博通過極具前瞻性的管線佈局受到市場的熱烈關注。

據招股書顯示,維立志博於2012年成立,是一家臨牀階段生物科技公司,公司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創新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以滿足中國及全球在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方面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

截至目前,維立志博已開發出設計合理且多元的管線,包括14款候選藥物,分別爲針對腫瘤的3款單克隆抗體、5款雙特異性抗體、3款抗體偶聯藥物(ADC)及1款雙特異性融合蛋白,以及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1款雙特異性融合蛋白及1款三特異性抗體。在公司管線的14款候選藥物中,6款已成功進入臨牀階段,包括1款核心產品及3款主要產品,且研發進展都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彰顯出其在創新藥研發領域的強勁實力。

其實說起維立志博就不得不提公司獨具特色的差異化創新策略。公司通過重點佈局T細胞銜接器(TCE)、腫瘤免疫2.0(IO 2.0)和抗體偶聯藥物(ADC)三大領域,構建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研發管線。

作爲雙/多抗藥物研發的一個重要方向,TCE療法是一種通過雙特異性抗體或多特異性抗體將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從而激活T細胞攻擊靶細胞的免疫療法。與ADC相比,TCE的細胞毒性僅依賴於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統,激活和持續擴增人體內佔大頭的非腫瘤特異的T細胞,而非化學有效載荷的細胞毒性,且主要攻擊休眠狀態和積極分裂的癌細胞,擁有更好的安全性並且帶來更加持久的緩解時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TCE賽道近年來持續受到追捧。2024年全球TCE領域交易總額突破40億美元,其中中國License-out交易成爲這場盛宴的主流玩家,佔比高達93.6%。預計到2030年,中國TCE市場將達到83億元,2024-2030年CAGR達67.4%,TCE賽道的市場前景可謂廣闊。

作爲中國TCE第一股,維立志博2018年就已開始佈局TCE賽道,隨後於2020年建立LeadsBodyTM專有技術平臺,截至目前已佈局6款差異化TCE管線產品,成功建起覆蓋血液瘤、實體瘤及自免三大疾病領域的TCE產品矩陣,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在臨牀數據展示出能夠成藥的爲數不多的TCE平臺型生物製藥公司。

以主要管線LBL-034爲例,其採用2:1非對稱結構,擁有兩個靶向GPRC5D的結合位點和一個CD3靶點,能精確控制CD3和腫瘤抗原的結合強度,通過精準的空間位阻分子結構設計,做到只在腫瘤微環境中條件激活,從而有效減少細胞因子風暴風險,降低系統性毒性。

公司的技術優勢也成功在臨牀研究中得到認證,且療效水平優於主要競爭對手。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11日,在針對複發性╱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單藥療法的I/II期試驗中,觀察到劑量爲200μg/kg及以上時,客觀緩解率爲77.8%;且劑量爲400μg/kg、800μg/kg時,客觀緩解率達到80%-90%,非常好的部分緩解或更深程度緩解(≥VGPR)療效比率分別爲61.1%、100%。相比之下,迄今爲止唯一獲批的靶向GPRC5D的雙特異性抗體TALVEY®(塔奎妥單抗)的公開臨牀數據顯示,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劑量爲800μg/kg時,客觀緩解率爲64%,≥VGPR療效的比率爲52%。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儘管當前TCE療法研發主要集中在血液腫瘤領域,但維立志博憑藉其差異化創新策略,已在更具市場前景的實體瘤治療領域建立了先發優勢。公司有多款實體瘤TCE產品目前在臨牀前和臨牀階段,包括LBL-054(CDH17/CD3)用於胃腸道實體瘤,LBL-033(MUC16/CD3)用於治療MUC16高表達的實體瘤,特別是針對卵巢癌、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等婦科癌症。

日前,公司更是將TCE技術與ADC平臺融合,推出創新產品LBL-058。該產品在2025年的AACR年會上一經亮相就受到全球市場的熱烈關注。作爲全球首創的TCE ADC新品類產品,LBL-058利用公司專利Linker-payload技術平臺構建,創新性地整合了DLL3×CD3雙特異性抗體骨架與新一代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TOP1i)細胞毒載荷,實現了T細胞殺傷與payload細胞毒殺傷效應的協同作用。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維立志博有望通過"技術創新-臨牀驗證-商業轉化"的發展模式,使TCE平臺不僅成爲短期發展最具看點的部分,更是支撐公司衝擊全球Biopharma的關鍵技術引擎。隨着適應症的邊界不斷拓寬,相關市場空間的“天花板”也將被打開,公司的技術優勢也將持續轉化爲長期價值。

多元佈局領跑腫瘤免疫治療2.0時代

而LBL-024作爲維立志博在IO2.0領域的核心產品,開創性地採用PD-L1/4-1BB雙特異性抗體設計,成功攻克了4-1BB這個腫瘤免疫明星靶點開發的行業難題,成爲全球首個也是唯一一款進入註冊臨牀階段的4-1BB抗體藥。值得特別指出的是,4-1BB作爲激動劑,能夠重新激活衰竭的T細胞並大量擴增,因此特別適合治療PD-1/PD-L1耐藥的或無效的所謂冷腫瘤。爲此,LBL-024目前佈局了存在大量未滿足臨牀需求的肺外神經內分泌癌(EP-NEC)、小細胞肺癌(SCLC)、膽道癌(BTC)、卵巢癌(OC)、非小細胞肺癌(NSCLC)、食管鱗癌(ESCC)、肝癌(HCC)和胃癌(GC)等,均已獲批開展臨牀研究,並已在肺外神經內分泌癌、小細胞肺癌、膽道癌、卵巢癌等多個癌種看到令人興奮的臨牀效果,有望成爲一款具有前景的針對廣泛適應症的有效抗腫瘤藥物。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LBL-024選擇了肺外神經內分泌癌作爲LBL-024的首發適應症,僅用不到兩年半時間就完成了從首次人體試驗到關鍵性臨牀研究的跨越,這一快速推進的研發進程彰顯了維立志博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創新實力。

作爲全球首個已處於註冊臨牀階段的靶向4-1BB受體的療法,其使4-1BB可能成爲繼PD-1/L1、CTLA-4及LAG3後全球第四個獲批上市的免疫治療靶點,爲其治療各種實體瘤提供廣闊機會。目前,該藥物已獲NMPA授予治療後線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突破性療法認定,並獲得美國FDA授予的治療神經內分泌癌的孤兒藥認定。

其實,在LBL-024的首發適應症的選擇上,就能看出維立志博極具戰略眼光的商業化路徑設計。智通財經APP注意到,肺外神經內分泌癌作爲罕見腫瘤,存在巨大的未滿足醫療需求,相關市場競爭格局寬鬆,突破性療法和孤兒藥的認定也在政策上爲藥品的商業化提供了綠色通道,從而使其能快速進入市場,並進一步尋求廣泛的適應症擴展機遇,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產品的商業價值。

這一“高效”的路徑可謂“多管齊下”,既能使其短期驗證療效,又爲長期發展預留空間,展現了公司在差異化臨牀開發上的戰略眼光,有望複製PD-1"小適應症切入,大適應症爆發"的成功路徑。

綜合來看,通過三大領域的戰略協同與創新融合,維立志博成功構建了覆蓋腫瘤治療全週期的技術矩陣。這種“IO2.0+TCE+ADC"的創新佈局不僅形成了獨特的技術協同效應,也使公司在全球腫瘤治療領域建立了差異化競爭優勢。基於平臺間的深度整合,維立志博能夠針對不同腫瘤類型的治療需求,提供包括免疫調節、靶向殺傷和精準遞藥在內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應對複雜臨牀挑戰的能力。作爲始終專注“創新”的行業先行者,維立志博成長的“天花板”也持續被拓寬。

智通財經APP認爲,維立志博已在差異化創新、管線佈局兩大維度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更將通過資本助力加速管線推進和平臺升級,進一步強化其在生物醫藥行業的領軍地位。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不僅是一次佈局TCE賽道的機遇,更是參與中國創新藥企從"跟隨創新"向"源頭創新"戰略轉型的長期價值投資。從估值維度看,憑藉優異的基本面與免疫治療這一萬億美元級藍海市場廣闊的想象空間,作爲“中國TCE第一股”維立志博,上市後有望收穫不俗漲幅,實現價值的快速躍升。

*不包括交易規模低於5000美金的項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