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聯手京東,這場跨界硬仗不好打

經濟導報
07-25

7月21日,京東汽車與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本次戰略合作的核心在於,雙方針對“比亞迪汽車售後京東官方旗艦店”的深度共建。

據悉,這是比亞迪首次在售後領域與頭部電商平臺聯合,雙方將聚焦比亞迪品牌及其售後“精誠一家”養車服務在京東平臺的全面升級。

不過,合作的成功依賴於多方利益的平衡、服務質量的持續優化以及對政策環境的靈活應對。這場跨界硬仗,並不那麼好打。

落地效果仍需觀察

產品層面,“比亞迪汽車售後京東官方旗艦店”爲比亞迪車主提供涵蓋原廠保養、精誠輪胎、原廠配件、汽車精品等在內的一站式售後服務;該旗艦店作爲比亞迪車主獲取官方便捷售後服務的重要線上渠道,可保障到店服務品質如一,助力增強車主對品牌線上服務的關注與信任。

服務升級層面,比亞迪售後“精誠一家” 服務對象擴充至所有品牌車主,並在京東開設獨立店鋪——“精誠一家汽車養護官方旗艦店”,可提供燃油保養、漆面快修、洗車等服務類產品,全品牌車主均可通過京東下單體驗。

比亞迪方面強調,“京東汽車的數字化能力、用戶洞察及技術服務優勢,將助力比亞迪更精準地滿足車主需求,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京東汽車有關負責人則表示,“通過整合比亞迪的原廠技術資源與京東汽車的平臺優勢,雙方將共同推動汽車後市場服務的線上化、標準化與品質化升級,讓更專業、有保障的養車用車服務觸手可及。”

事實上,比亞迪和京東的合作早有淵源。

2024年3月,京東集團便與比亞迪達成覆蓋整車銷售、企業服務等領域的戰略合作;此外,2021年起,京東物流即深度參與比亞迪供應鏈體系,爲其提供電池、零部件運輸保障。

此次合作對雙方而言,可謂各取所長。比亞迪在汽車售後領域有成熟的服務體系和原廠資源,京東則具備龐大的線上流量和供應鏈優勢,二者結合既能讓比亞迪售後觸達更多用戶,也能豐富京東汽車服務的品類,滿足消費者對正規售後的需求。

不過,合作的落地效果仍需觀察。線上服務的響應速度、線下網點的覆蓋密度,以及價格透明度是否能匹配消費者預期,這些細節或是決定“精誠一家”能否從概念走向日常的關鍵。

競爭焦點從產品端轉向服務端

此番京東汽車與比亞迪的攜手,標誌着新能源汽車行業與電商平臺在售後服務領域的深度融合,或將從多個維度重塑行業格局。

傳統汽車行業的服務體系長期依賴4S店,存在信息不透明、服務半徑有限等痛點。此次合作,通過京東的數字化平臺與比亞迪的原廠技術資源結合,構建了“線上預約+線下服務”的閉環生態。例如,比亞迪 “精誠一家” 服務體系在京東開設獨立店鋪,將服務對象從比亞迪車主擴展至全品牌車主,提供燃油保養、漆面快修等標準化服務。從單一銷售到全生命週期服務,這種模式打破了品牌壁壘,使車主能通過京東APP一鍵獲取4S店級別的服務,同時享受平臺補貼和價格透明化帶來的實惠。

對於行業而言,這是主機廠與電商平臺首次在售後領域實現“服務標準化+全品牌覆蓋”的實質性探索,有可能推動汽車後市場從分散走向集中,提升整體服務效率。

而且,京東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如京東物流、雲倉體系)與比亞迪的垂直整合供應鏈形成互補。京東物流自2021年起已爲比亞迪提供電池、備件等入廠運輸服務,此次合作進一步優化配件庫存週轉效率,確保原廠配件的快速供應。同時,京東的用戶數據與比亞迪的車輛狀態數據結合,可實現精準的保養方案推薦和故障診斷。京東養車通過AI技術開發的“汽車醫生”能自動解讀故障碼,縮短用戶到店溝通時間。這種數據驅動的服務模式不僅提升用戶體驗,還爲行業提供了“數據 - 服務 - 優化”的閉環參考範式。

數據顯示,京東養車已在線下佈局超過2200家門店,並與4萬多家第三方門店合作,覆蓋全國90%的縣級區域,這一網絡能有效彌補比亞迪在低線城市的服務空白。比如,三四線城市車主通過京東平臺下單後,可在就近門店享受比亞迪原廠電池檢測和維修服務,避免長途奔波。對於行業而言,這種“輕資產+重服務”的模式可能成爲傳統車企拓展下沉市場的新路徑,尤其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解決了服務網絡擴張的成本壓力問題。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陷入價格戰和產能過剩的困境,企業需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比亞迪通過與京東合作,將競爭焦點從產品端轉向服務端,利用售後市場的高附加值(如電池維修、延保服務)提升單車全生命週期價值。對於行業而言,這種“產品 + 服務”的雙輪驅動模式爲企業提供了差異化競爭的新思路,有助於緩解單純價格競爭帶來的利潤壓力。

博弈將長期存在

京東與比亞迪的此番合作,核心價值在於通過技術與資源整合,打破傳統服務體系的邊界,爲用戶提供更高效、透明的體驗。不過,有受訪人士認爲,比亞迪現有經銷商網絡或面臨服務訂單分流的壓力。

不久前,比亞迪部分經銷商遭遇經營困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傳統渠道對線上化的牴觸。儘管比亞迪近期推出“庫存熔斷”“精簡配置”等政策緩解經銷商壓力,但線上服務與線下4S店的博弈仍將長期存在。若雙方未能在利益分配(如服務佣金、客戶資源)上達成平衡,可能引發渠道衝突,影響品牌穩定性。

此外,雖然京東養車門店覆蓋廣泛,但部分鄉鎮門店存在技師經驗不足、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例如,用戶反饋中提到的“原廠電池回收價低於預期”“配件缺貨”等問題,可能影響品牌口碑。

在上述受訪人士看來,比亞迪將車輛數據接入京東平臺後,需確保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避免因數據泄露引發法律糾紛。否則,可能導致消費者對線上服務的信任度下降。

無論如何,此次合作驗證了“服務增值” 模式的可行性,預計更多車企將加大對售後市場的投入,例如通過訂閱制服務、電池回收等延伸價值鏈。而電商平臺可能成爲車企拓展下沉市場的標配渠道,傳統經銷商需向“體驗中心”轉型,提供試駕、個性化定製等差異化服務。二者的合作,可能推動行業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如技師認證、配件溯源等),促進後市場走向規範。

京東在汽車領域的佈局從整車銷售延伸至售後,形成“買 - 配 - 養 - 換”的全鏈路生態。這種模式可能被複制到家電、3C等品類,推動電商平臺從“交易場所”向“服務生態”升級。

對於行業而言,京東與比亞迪的此番合作既是應對“內卷”的破局嘗試,也是檢驗“線上化+服務化”轉型可行性的關鍵案例。未來,隨着更多車企和平臺加入,汽車行業的競爭焦點將從產品製造轉向生態構建,如何在服務網絡、數據安全、用戶體驗等維度建立壁壘,考驗着各方的智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