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遭遇高溫天氣,電廠日耗量呈現穩步上升態勢。然而大部分電廠仍以剛需採購爲主,導致環渤海港口市場煤下水量並不多。但煤炭市場結構性缺貨問題依然存在,部分貿易商捂貨惜售情緒濃厚。目前,北方降雨增多,港口優質煤源緊缺問題仍難解決,且進入“三伏天”用煤高峯時段,終端拉運需求預期較好,短期煤價仍有支撐。
(來源:鄂爾多斯煤炭網 作者:郭曉芳)
近期,全國多地高溫導致用電負荷屢創新高,動力煤需求持續旺盛,港口去化明顯,產地煤價普遍上漲。此外,通縮壓力下提出的“反內卷”措施具備重要意義,若後續接力美聯儲降息或政策刺激帶來需求側改革,則煤價改善的持續性和幅度會更可觀。本週,華南地區告別陰雨天氣,迎來高溫,而華東一直處於悶熱“燒烤”模式,帶動沿海電廠日耗增加;但電廠庫存依然穩健,可用天數在15-16天,補庫壓力並不大。受國內煤價持續上行、進口煤漲幅低於內貿煤的價差驅動,部分終端採購轉向進口資源,導致國內煤採購節奏明顯放緩。
在持續高溫帶動用電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坑口、港口及大集團外購價形成聯動上漲態勢,促使部分終端用戶釋放增量需求。且進入“三伏天”用煤高峯時段,終端拉運需求預期較好。環渤海港口方面,貿易商報價持續探漲,但下游用戶對高價煤接受度提升緩慢,部分終端電廠、化工等補庫需求增加,實際成交價格呈現穩中小幅上漲模式。環渤海港口錨地船舶數增加,黃驊港有船等貨現象,庫存小幅回落。港口中轉以長協爲主,市場結構性缺貨現象仍然存在,貿易商報價堅挺;部分下游採購較爲謹慎,整體成交情況表現一般。
環渤海港口煤價漲幅加快,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環渤海港口庫存持續下降,產生貨源結構問題,部分煤種貨源偏緊已經持續了一個月;其次,高溫天氣帶來的電廠日耗上升,使得需求端釋放出了部分採購需求;再次,產地煤價上漲也使得發運成本上移。近日,主產區再次迎來降雨,局部地區甚至是特大暴雨,將對煤炭生產和外運帶來影響,預計短期內煤炭價格將維持穩中趨強的運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