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IPO觀察
截止2025年的第30周,港交所無新股上市,1家上市,1家招股,1家聆訊,9家遞表。
當週上市(1家)
當週招股(1家)
腫瘤及免疫生物醫藥研發公司 維立志博-B
通過聆訊(1家)
研發流感疫苗的生物醫藥公司中慧生物-B
遞表公司(9家)
領先的智能傳感交互解決方案提供商歌爾微電子 歌爾股份
碳化硅外延片供應商天域半導體
摺疊自行車公司大行科工
母嬰電子產品製造商聚智科技
研發流感疫苗的生物醫藥公司$中慧生物-B
領先的智能按摩服務提供商樂摩物聯
中國煤系高嶺土行業的領先公司$金巖高新
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市場的領導者和先行者 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臨時代碼)
美國首家一站式智能物業建築解決方案供應商AIWB
其他
商湯-W折價13%配股集資25億港元;宜搜科技擬折價14.7%配股,雲頂新耀擬折價一成配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OSL集團折價15.34%配股;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擬折讓約20%配股融資3.4億
拼多多改聘香港安永審計,或部署香港上市
上週個股表現
維立志博-B(9887.HK)招股結束並於7月25日上市,募資12.90億港元,市場申購火熱,國配超40倍。由於暗盤一路高開高走,收近一倍,首日高開106.9%,隨後漲幅收窄,但最終收漲91.71%。
同時,多家公司也更新了整體協調人,進一步爲上市過會做準備,也爲進一步更新半年業績準備。歌爾微電子、天域半導體、大行科工、聚智科技、中慧生物、樂摩物聯、金巖高新、勝軟科技、AIWB 9家公司向港交所遞表。 傳音控股 、 邁瑞醫療 兩家A股公司擬赴港上市,兩家均擬募資10億美元(78億港元)。
樂摩吧遞交招股書
7月25日,福建樂摩物聯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掛牌上市。其於2025年1月21日首次遞表。中信建投國際、申萬宏源香港爲其聯席保薦人。
公司成立於2014年,作爲中國機器按摩服務供應商,於2016年推出“樂摩吧”品牌,爲消費者在商業綜合體、影院、機場和高鐵站等交通樞紐場所等消費場景提供更放鬆、便捷、專業的機器按摩服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於2022年至2024年的三個連續年度,按交易額計算,樂摩物聯在中國大陸所有機器按摩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一,相應年度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爲33.9%、37.3%及42.9%。於2025年7月18日,樂摩物聯已爲機器按摩服務設立超過4.8萬個服務網點,投放超過53.5萬張機器按摩設備,覆蓋中國大陸地區31個省級行政區及339個城市,累計可識別服務人數超過1.65億,註冊會員人數超過3200萬名。樂摩物聯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爲直營模式與合夥人模式。於2025年7月18日,公司約71%的服務網點在直營模式下運營,公司負責爲消費者提供機器按摩服務的全部工作。約29%的服務網點是在合夥人模式下運營,與擁有本地資源和人脈的城市合夥人分工合作來實現。
樂摩物聯,主要從機器按摩服務產生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家用按摩設備、按摩小件的在線銷售、數字廣告服務。
業績方面,在過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三個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3.30億、5.87億、7.98和2.21億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爲648.1萬、8734.0萬、8580.7萬和2333.8萬元。
碳化硅外延片製造商天域半導體再次遞表
7月22日,維立志博-B開啓招股,並預計於2025年7月2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中信證券爲其聯席保薦人
公司中國首家技術領先的專業碳化硅外延片供應,主要專注於研發、量產及銷售自主研發的碳化硅外延片,所提供的產品包括不同規格的碳化硅外延片,即4英寸、6英寸及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 碳化硅外延片通常可用於終端應用場景,包括新能源行業(包括電動汽車、光伏、充電樁及儲能)、軌道交通、智能電網、通用航空(如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及家電等行業,滿足該等下游產業日益增長的需求。
從2022年-2025年前五個月,4、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銷量佔比下降,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佔比顯著提升,由2022年的0到2025年前五月的9.8%。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在中國碳化硅外延片市場的市場份額於2024年達30.6%(以收入計)及32.5%(以銷量計),使公司成爲中國碳化硅外延片行業排名首位的公司。根據同一來源資料,在全球,公司以收入及銷量計的外延片市場份額均約爲15%,位列全球前三
業績方面,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爲4.37億元、11.71億元、5.2億元及2.57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0.03億元、0.96億元、-5億元、-1.15億元及0.1億元。
美國的智能建築解決方案供貨商AIWB遞表
7月25日,來自美國的AIWB INC (下稱"AIWB”)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公司作爲美國首間一站式智能建築解決方案供貨商,業務包括住宅建築的規劃及設計、總承包以及採購。公司專注於得克薩斯州的住宅物業市場,尤其是休斯敦、達拉斯及奧斯汀等主要城市。AIWB是得克薩斯州智能物業建築市場中採用智能技術賦能物業建築流程的先驅之一,已成爲得克薩斯州領先的智能物業建築解決方案供貨商。
AIWB提供管理建築項目整個生命週期的綜合服務,包括項目規劃及設計、總承包以及建築材料銷售,通過公司的數字平臺WBS整合於物業建築生命週期中的數據分析及機器人技術支持該等服務。該平臺通過自動化數據推送及一鍵式報告生成等功能簡化工作流程, 使公司能夠提供更有效、具成本效益且透明的服務。自2022年全面採用WBS平臺以來,公司通過整合與業務相關的五個核心工作模塊:設計與施工、預算與採購、財務與會計、合約與發票、進口材料,實現顯著的營運提升。於2025年前五個月,AIWB服務31家項目公司並已完成131個住宅物業單位。AIWB的收入來自物業規劃及設計、總承包以及建築材料銷售。其中大部分收入來自提供總承包服務。
業績方面,在過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四個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1.03億美元、1.21億美元、1.05億美元和0.43億美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34.7萬美元、620.4萬美元、1257.5萬美元和-53.1萬美元。
美股IPO觀察
當週新股上市
$Cre8 Enterprise, Ltd.(CRE)$ (首日+10%)
Dreamland Limited (首日+9.5%)
NIQ Global Intelligence (首日-9.48%)
Carlsmed, Inc. (首日-3.33%)
Linkhome Holdings Inc. (首日+40.75%)
Accelerant Holdings (首日+26.19%)
McGraw Hill (首日0%)
下週上市
其他遞表
基於AI的創新型社區物業管理公司Collab Z Inc.(CLBZ)
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和智能控制系統開發公司Xinzi Technology Inc.(AICN)
金融印刷商Cre8創意大中華上市
7月23日,香港金融印刷商Cre8 Enterprise(創意大中華)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股票代碼爲CRE。公司以每股4美元的發行價、發行145萬股,募資580萬美元。
創意大中華,作爲一家金融印刷商,主要通過香港的營運附屬公司Cre8 Hong Kong開展業務併爲客戶提供服務。Cre8 Hong Kong,成立於2006年,以品牌“Cre8”爲香港金融和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IPO 申請人(即申請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和私人公司提供全天候綜合財經印刷服務。
創意大中華(CRE)每股收報4.40美元,較IPO發行價漲10%,目前市值約1.05億美元。、
7月21日,該公司最新遞交的招股書顯示,計劃發行約3700萬股股票,定價區間鎖定在每股25到28美元之間。按照最高發行價計算,此次IPO募資上限約10億美元,完全攤薄後公司市值可達164億美元。
要知道,2022年Adobe曾豪擲200億美元,打算把Figma收入囊中,但這筆世紀收購最終因監管阻力而告吹。如今的IPO估值,顯然比當初收購價大打折扣。不過,Figma的基本面依然強勁,業績增長勢頭亮眼。
根據披露的二季度初步數據,Figma營收預計在2.47億至2.5億美元之間,同比暴增39%至41%。非GAAP口徑下,營業利潤900萬至1200萬美元,運營利潤率也攀升至4%-5%,盈利能力正在改善。
這次IPO還有個亮點:Figma採用限價訂單的定價機制。簡單說,潛在投資者得明確報出願意買多少股、什麼價格,而不是像傳統IPO那樣直接交市價訂單。這樣做能更精準地摸清市場真實需求,幫助公司鎖定合理發行價。
7月23日,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Figma和部分股東計劃通過本次上市最多籌集10.3億美元。這種“拍賣式”定價方式,在新冠疫情期間的科技IPO潮中很流行,DoorDash、Airbnb都用過,但近兩年市場冷卻後逐漸消失。如今它的迴歸,或許意味着美股IPO市場重新升溫,投資者對優質科技股的胃口回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統IPO中,有些大玩家會報出沒有價格限制的天量訂單,來提高配售幾率,但這種方式容易誇大需求,給投行定價帶來麻煩。Figma這次用限價訂單,就是爲了避免這種虛火,讓價格更貼近真實價值。
SPAC方面
The Ether Machine與SPAC Dynamix Corporation合併上市,募集15億美金
StablecoinX與TLGY Acquisition Corp宣佈合併及約3.6億美元PIPE融資,成立專注於以太坊穩定幣的財務公司
下一代可重複使用火箭開發商iRocket將通過與Wilbur Ross支持的BPGC Acquisition Corp. 合併
Isdera Group宣佈與UY Scuti Acquisition Corp. 達成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