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研報虎)
投資要點:
直接空氣捕集(DAC)碳移除優勢顯著:DAC指通過捕集裝置直接從空氣中捕集CO後從環境空氣中移除CO的技術。CO在大氣中與捕集裝置中的吸附材料發生反應後被有效捕獲。隨後,經過反應的吸附材料通過改變熱量、壓力、溼度等方法實現再生,以便重新投入捕集循環,被捕獲的CO可被永久轉化、封存甚至利用。與傳統火電廠或工業碳捕集裝置相比,DAC靈活性優勢突出,更易於廣泛部署:1)裝置的規模較小;2)可實現模塊化建設;3)其選址不受排放源位置及類型的限制。
DAC受歐美政府及科技巨頭高度支持,《大而美》法案重申支持態度,預計2030年全球DAC市場超17億美元,2050年美國需求超1億噸。《巴黎協定》要求發達國家帶頭努力實現全經濟範圍絕對減排目標。2024年,美國能源部公告將爲中型和大型商業DAC設施和基礎設施擴展平臺的設計、建設和運營提供高達18億美元資金的支持,同時45Q稅收抵免政策可對DAC項目提供最高180美元/每噸CO的稅收減免。此外,2024年加拿大、英國等國公佈對DAC項目的稅收減免和資助方案。目前DAC的所移除的二氧化碳主要由海外科技公司採購。根據路透社,2024年7月微軟與DAC企業1PointFive簽訂50萬噸二氧化碳移除訂單;TikTok與Climeworks合作,目標去除6000噸CO。在《大而美》法案中,美國政府重申了對於碳捕捉儲存技術的支持,保留45Q補貼,同時DAC與EOR(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結合的項目,同樣可獲得稅收減免。根據美國能源部,截止2025年,全球DAC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僅爲2萬噸。我們統計目前固體法DAC現有及在建項目合計239.7萬噸。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50年僅美國至少需要1億噸DAC捕集能力。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2023年全球DAC市場爲6200萬美元,預計到2030年增長至17.27億美元,CAGR=60.9%。
DAC降本速度超預期:Katrin Sievert等學者曾推算,在10億噸規模下,DAC碳移除成本可下降至300-400美元/噸,然而根據CDR.fyi統計,2024年全球加權平均DAC碳移除價格已較2023年下降54%,達到316美元/噸。
吸附劑是DAC技術的核心,固體吸附工藝爲未來趨勢。由於大氣中CO濃度較低,因此捕集大氣中的CO需要吸附效能較強的吸附劑,而效能太強反而導致大部分CO難以從吸附劑中分離,進而導致解吸步驟耗能加大、吸附劑使用壽命下降等問題,因此尋找吸附效能適中、捕集容量大的吸附劑是DAC技術的關鍵。目前DAC分爲固體和液體工藝,液體工藝利用鹼性水溶液作爲捕集介質來吸收CO,工藝相對成熟,但需要非常高的再生溫度(900°C),導致顯著的能源消耗。固體工藝的吸附劑再生溫度通常介於80-130°C,更適合低品位餘熱集成,此外模塊化設計易於裝置放大和技術迭代。因此根據美國能源部,65%的DAC企業使用或研發固體吸附劑,27%採用液體法。
固體法DAC吸附材料市場及競爭格局:SRI測算吸附材料成本佔比約4%,則到2030年,固體吸附材料市場約5億元。從具體材料看,沸石、聚合物、MOFs等材料被應用於固體DAC系統。目前3M、Svante以及藍曉科技爲DAC企業Climeworks提供固體吸附劑;漂萊特爲Skytree提供固體吸附劑。
投資建議:DAC技術受歐美政策支持,當前技術持續迭代,吸附材料是DAC技術的降本核心,我們建議關注國內吸附材料龍頭企業藍曉科技。根據藍曉科技2022年半年報,公司與全球知名的碳捕捉技術公司Climeworks簽署戰略合作,已建成樣板工程,形成吸附材料規模化供貨。同時,與大型國際化學品公司開展碳捕捉材料和技術開發,並實現商業供貨。
風險提示:1)若海外DAC支持補貼政策調整,或將大幅影響DAC商業化進度;2)DAC吸附劑技術當前仍處於快速迭代階段,若公司技術研發進度不及預期或低於競爭對手,則將影響後續商業化銷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