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爺爺不泡茶,原材料佔比50%的生意誰在做

藍鯨財經
07-25

作者|市象 古廿

跑得快不代表能活下來。

“高單量,高活動,高成本。”有開了多家門店的加盟商對“市象”總結爺爺不泡茶這門生意時稱:“單量很可觀,一些不錯的單店可以做到22萬的月流水,但是品牌的各種優惠活動太多了,實際到手差不多15萬。”

“這些錢裏面還有一個大頭是原材料成本,能夠佔到50%以上,扣完這些加上房租、人力、水電等成本,淨利潤差不多三四千塊錢。”還有長沙地區的該品牌店長透露:“這個生意就是看着熱鬧,我們老闆說他5月、6月這兩個月合計只賺了兩三萬。”

從品牌視角來看,數據表現可能更優秀一些。據《姚蘭 Yvonne》自媒體最新消息,爺爺不泡茶2024年淨利潤約爲7000萬元,2025年預計實現淨利潤3億元。以1200門店估算,相當於去年單店淨利潤可以賺到將近6萬元。

這個數字在行業中並不算低。以霸王茶姬爲例,2022年門店規模在1000家左右時,淨利潤虧損9072萬元;但到2023年擴張至3500家門店後迅速扭虧,實現淨利潤8億元;2024年門店破6000家時,更是一舉拉高至超25億元的淨利潤。

可見,規模效應對於盈利能力的支撐作用,在行業中極爲關鍵。

可能是爲了進一步提速,近期爺爺不泡茶也密集上線一系列動作。先是最近的電梯廣告中,爺爺不泡茶請來舒淇擔任品牌代言人,並高調宣佈首創的“荔枝冰釀”累計售出3800萬杯。緊接着,品牌又一口氣對外發布四項市場地位聲明:荔枝冰釀行業首創、米釀類奶茶銷量第一、行業增速第一、最受年輕人歡迎品牌。

憑藉這套組合拳,爺爺不泡茶快速在消費者端建立起流量認知的高地。但站在加盟商視角,這門打着“三高”標籤的生意,依然有待進一步優化收益模型——尤其是在讓加盟商“真金白銀”賺到錢這件事上。

要想從新銳品牌躍升爲主流品牌,僅靠聲量還不夠,更關鍵的,是如何把熱度轉化爲一套可持續的盈利機制。

01 原材料佔比50%的生意誰在做

“原材料佔比可以達到50%以上,加上一些優惠活動,雖然品牌熱度帶來的流水不錯,但是加盟商想要賺錢並不容易。”上述加盟商吐槽。據數據統計,目前主流的幾個上市茶飲品牌的原材料成本基本在35%-45%的區間。

“市象”此前和霸王茶姬的頭部加盟商交流時,一個主流的加盟共識是:做餐飲加盟主要看兩個要素,一個是品牌熱度,如果沒有熱度,講什麼都沒有用;另一個就是數據模型,食材成本會不會超過35%。

“高過40%這個是非常敏感的。只要超過40%,我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你,這個生意沒法做,做不了,一點容錯性都沒有。除非你有非常高的月流水來支撐他,你纔有可能賺到錢,不然的話你做不下去的。”

從數據來看,以原料成本佔比評估一門茶飲生意具有一定準確性。有券商統計的上市茶飲單店模型數據顯示,目前主流的五大上市茶飲品牌中,食材成本超過40%的品牌主要是古茗和蜜雪冰城兩個萬店品牌,位於45%-49%的區間範圍。

其中古茗主打個體戶加盟商,加盟者掙得是替代員工省下的辛苦錢。蜜雪冰城走的是薄利多銷的性價比路線,加盟商掙得是多店流水下極致效率的錢。儘管如此,更高的原料成本還是使得這些品牌的加盟商利潤低於霸王茶姬。

“市象”拿到的店鋪營收截圖顯示,一家月銷9000多單的門店,營收流水23萬左右,實收15萬左右。

其中實收和流水之間的第一層縮水,來自佔比56%左右的外賣訂單,相比到店單會有更多的優惠活動。實收到手之後,第二層影響淨利潤的縮水就是佔比50%的原料成本。據瞭解,高昂的原料成本,主要和其運營模式有關。

有接近該品牌的內部人士透露:近期剛端掉的一個假供應鏈的窩點,原材料成本高導致的私採現象仍然還是治理重災區。據瞭解,和主流加盟品牌總部一層扣點的運營模式不同,目前爺爺不泡茶的原料需要經過品牌方和代理商的兩層扣點。

沒有極致效率的運營模式下,往往導致加盟商到手的原材料成本遠高於其他品牌。以茶葉爲例,市場50元一斤的茶葉,加盟商從總部進貨成本180元。

不過爺爺不泡茶品牌總部曾對外聲明,在全國沒有任何形式的加盟代理。

一些考察過該品牌的頭部茶飲加盟商透露:“這個品牌的流水不錯,加上總部做的一些代言活動和品牌營銷,相對低的加盟門檻,對於不少被主流茶飲品牌拒絕的創業者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02 巨頭縫隙下的新勢力

整個茶飲市場的加盟節奏,已經被“上市”這道分水嶺劃開了。

一邊是已經上市或衝刺上市的頭部品牌,開始集體收緊加盟“提門檻”。蜜雪冰城在招股書裏寫得很直白:2023年,全國遞交加盟申請的只有不到5%被批准。茶百道也類似,只有約7%的候選人最終拿到加盟資格。

背後邏輯不難理解:一是品牌基數已經足夠大,不需要靠放量擴張;二是上市企業得考慮品牌形象和運營穩定性,跑馬圈地成爲過去式。於是,頭部品牌的加盟節奏變慢,擴張方式趨於穩健。

而另一邊,則是另一種故事。那些還沒上市的連鎖品牌,開始主動“降門檻”,反向撿起頭部品牌看不上的加盟商——這批人也試圖在巨頭縫隙裏撿金子,集體捧起一個個新的網紅品牌。

截止到今年4月,爺爺不泡茶以1778家門店總數量反超奈雪,躋身茶飲新勢力,平均每天開出2.7家。

過去一年,對於這個新銳品牌,市場的聲音分爲兩種:一種是幾乎整個新茶飲行業玩家都不容忽視的增長速度,僅用一年開出千店,接着去年底聯合創始人於麗娜喊出2025年衝刺5000店的目標。

開源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6月份,爺爺不泡茶全國共計2007家門店。其中1-6月份分別新增211、30、48、182、125、95家,整個上半年合計淨增長691家。作爲對比,去年拿到阿里融資的新銳品牌茉莉奶白同期淨增503家。

在主流奶茶品牌中,只有蜜雪冰城和古茗在上半年分別以6443家和1230家的淨增門店數量,跑贏這一茶飲新勢力。但是如果換算爲門店增速的話,上半年保持66%門店增速的爺爺不泡茶仍然擁有絕對的增速領先優勢。

儘管如此,按照這一增速趨勢,爺爺不泡茶今年年底僅有望達到3000家,距離衝刺5000家門店的目標有着明顯差距。

因此有另一種聲音認爲,逆勢狂飆的爺爺不泡茶達到千店之後完成0-1的早期階段,但是1-10的階段可能面臨門店增長之外的內部組織力、外部供應鏈等品牌的內功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熱度居高不下,爺爺不泡茶在資本市場目前尚未有公開的融資記錄。根據美團平臺2024年全國甜點飲品類高增速熱搜詞顯示,熱度TOP3分別爲:爺爺不泡茶(194.9%)、霸王茶姬(167.5%)、茉莉奶白(127%)。

茉莉奶白在去年拿下了茶飲賽道唯一一筆億元級融資,霸王茶姬則在年初成功赴美上市,二者都完成了“熱度—加盟—資本”之間的閉環。相比之下,熱度榜第一的爺爺不泡茶,至今還沒有公開明確的資本動作。

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爺爺不泡茶公共事務總監劉棟稱:“當新茶飲同行用融資額造勢時,我們更願意把資源投向產品研發。”同時他透露:“我們至今未接受任何融資,所有資金均來自創始人自有投入。”

最新的市場消息是,據《姚蘭 Yvonne》自媒體消息,爺爺不泡茶正以20億元—25億元估值尋求融資,已有頭部美元基金上會。

對此,一位茶飲從業者評價:“消費市場的熱度,會帶動加盟商的熱情,加盟商的熱情,又反過來吸引資本市場介入。只有這三者形成閉環,纔算建立了一個真正的品牌共識。”

這位人士進一步指出:“並不是說拿到投資的品牌一定能跑出來,但從專業財務投資人的角度,資本能不能進場,至少說明這個品牌的單店模型是成立的。”他舉例稱,“比如茶顏悅色,即使沒有全國大擴張,也拿到了不少資方的認可與資金。”

03 不年輕的新銳品牌

雖然2024年才進入千店階段,但爺爺不泡茶並不是一個茶飲新手。

事實上,在加速開店之前,爺爺不泡茶在新茶飲行業的存在感並不強,很多消費者甚至可能都沒聽說過。但它其實是一個在2018年誕生於武漢的新茶飲品牌,彼時正是喜茶、奈雪的黃金時代。

爺爺不泡茶最初名字其實叫“爺爺泡的茶”,取自周杰倫的同名歌曲,一是創始人爲了致敬偶像,二其實也有蹭熱度的意味。

當時主要售賣品類中規中矩(如波霸奶茶、仙草奶茶等常規臺式奶茶產品,以及芝士茗茶、鮮果茶等當時較火的品類),當時在新茶飲行業中並不出名,只在武漢當地擁有一定知名度,開出20家左右直營店。

來到2020年,該品牌進行戰略調整:形象2.0升級,定位水果鮮茶。但此時這個品牌依然默默無聞,僅是武漢的區域性品牌。直到2022年,出於版權考慮,品牌正式更名爲“爺爺不泡茶”,並開啓升級擴張之路。

這一年爺爺不泡茶正式開放加盟,以較低門檻的加盟,精準錨定了二三線市場的投資者承受能力,如今的門店遍佈全國多個省份,從一個湖北地方品牌晉升爲全國性品牌。

對於開放加盟,爺爺不泡茶聯合創始人於麗娜曾表示,要做一個全國規模連鎖化品牌,絕對不能僅僅走直營模式、一家一家拓店,而要把合作伙伴們的力量調動起來,借他們的力量把品牌核心優勢放大。

藉助加盟商的力量,爺爺不泡茶在兩三年時間裏,從一個湖北地方品牌擴張爲全國性品牌,快速完成0-1階段的積累,來到千店規模階段。

加盟模式之外,另一個擴張的核心背後是產品能力的支持。雖然在產品方面,從某種程度而言,爺爺不泡茶被視爲茶顏悅色的學徒。和茶顏悅色一樣,爺爺不泡茶也主打國潮風潮,以武漢香片茶爲靈感,創新出“東方香茶”概念。

但是和同類競品們一樣售賣輕乳茶之外,這個品牌的招牌產品也具有湖北的地域特色。比如其招牌產品是加入了湖北孝感桂花米釀的“荔枝冰釀”,既不屬於純粹的原葉鮮奶茶,也稱不上是水果茶,酒釀源自湖北孝感。

後續的產品創新,諸如咸寧桂花、蘋果冰釀等產品也延續湖北地域性的標籤。從最早的街頭奶茶時代鮮果茶時代,再到輕乳茶時代,作爲一個完整經歷奶茶1.0到3.0時代週期的品牌,爺爺不泡茶的基本功並不算紮實。

門店高速擴張下,一些品牌運營的基礎能力開始暴露出來。

除了引發消費者不滿的“半杯奶茶”現象外,此前,該品牌曾因“六週年限定保溫杯”生鏽問題被投訴。最新的舒淇代言活動物料,也因爲印刷文字錯誤,被不少消費者吐槽。消費數據顯示,涵蓋食品安全、價格欺詐、服務態度差等多方面情況的相關投訴多達百餘條。

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去年的1200家門店分佈在24個省份163個城市,平均每個城市7.3家門店,其中門店數量不超過3家的城市就有88個,佔比近6成。在文章中指出,爺爺不泡茶門店過於分散,給供應鏈、品控和管理帶來了新的壓力。

因此,當一個品牌啓動拓店計劃時,或許唯有持續維持高速擴張的品牌熱度,才能以更快的增長節奏和更大的規模效應,對沖眼下的經營壓力與結構性矛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