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摘財經 無字
輸了口碑,長期而言,度小滿或將滑向被市場淘汰的深淵。
作爲曾經叱吒風雲的“BAT”三巨頭之一,百度早已風光不再,近期市值甚至被騰訊音樂反超。這主要是因爲,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佈局的諸多業務紛紛折戟,缺少支付、社交等基建類產品。
圖源:度小滿
不過百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並非毫無建樹。比如,由百度旗下金融服務事業羣組拆分而來的度小滿,就連續多年登陸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可以說,在百度十數年如一日地推動下,度小滿已然成爲中國赫赫有名的金融科技企業。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較螞蟻集團、京東數科、微衆銀行等背靠阿里、京東、騰訊,在支付、電商、社交等領域擁有核心戰略支點的金融科技企業,度小滿缺乏流量入口和支付生態,難以構建平臺與客戶雙贏的一站式金融服務體系。
正因此,度小滿不得不依賴大手筆營銷策略吸引用戶,再通過“暴力催收”手段穩住業績,口碑日益惡化。隨着監管趨嚴,如果不能儘快構築良性業務模式,度小滿或許也難逃折戟的宿命。
一、銀行業哀鴻遍野,度小滿獨善其身
衆所周知,2025年以來,因經濟環境不佳,銀行業普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5年Q1,銀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爲1.51%,環比上漲0.01個百分點;銀行業淨息差爲1.43%,環比下跌0.09個百分點。
橫向對比不難發現,銀行的淨息差已低於不良貸款率。這意味着,銀行的淨息差可能難以覆蓋信用、運營、資本等成本。
圖源:度小滿募集說明書
然而頗爲反常的是,銀行業哀鴻遍野的背景下,度小滿卻獨善其身。《2025年度第一期滿航資產支持票據定向募集說明書》顯示,2024年,度小滿消費貸不良率僅爲1.09%、經營貸不良率僅爲0.89%;淨資產收益率11.08%,創歷史新高。
由於經營質量較高,度小滿的業績頗爲亮眼。官方資料顯示,2022年-2024年,度小滿營收分別爲28.98億元、18.10億元、22.5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9%、-37.54%、24.70%;淨利潤分別爲7.27億元、2.12億元、8.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07%、-70.89%、306.10%。
針對爲何2024年營收和淨利潤大幅增長,度小滿在募集說明書中表示,“主要系當年產生較多投資收益和技術服務收入,撥備計提減少,且業務及管理費變動不大所致。”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傳統銀行,金融科技企業可以憑藉強大的數字化能力高效獲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風險。
然而,與螞蟻集團、京東數科、微衆銀行等企業有“靠山”不同,背靠百度的度小滿並沒有核心業務支點。在此背景下,度小滿可以斬獲亮眼的業績,或許是因爲其採取了“非常規”的經營手段。
二、大手筆宣發後,度小滿靠“暴力催收”創收
由於缺少流量入口以及配套的支付場景,爲了吸引用戶在自家平臺借款,度小滿祭出了大手筆宣發策略。
圖源:度小滿
App Growing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3月-9月,度小滿互聯網廣告投放金額約爲1.6億元,日均廣告費約75萬元。得益於此,度小滿贊助了《盒子裏的貓2》、《哈哈哈哈哈第五季》、《長安的荔枝》等熱門綜藝及影視劇內容。
圖源:藝恩內容智庫
鋪天蓋地的宣發,使得度小滿可以不斷刷屏,搶奪用戶的注意力。藝恩內容智庫數據顯示,2025年Q1,度小滿露出總時長達38977秒,位列互聯網品牌第三,互聯網金融第一。
不過由於並非通過數字化能力,針對性地吸引高質量客羣借貸,度小滿很難避免不良率飆升。爲了追回出借資金與利息,度小滿祭出了極具壓迫性的“暴力催收”手段。
2023年末,中國臺灣女演員、歌手劉樂妍在社交媒體平臺宣稱,“最近有個叫度小滿的討債公司,一直打電話騷擾我,從早到晚一直打,我真得受到很大的困擾。”
據瞭解,這主要是因爲,周某將劉樂妍列爲了緊急聯繫人,然而劉樂妍與周某毫無關係。爲了避免繼續被無故騷擾,劉樂妍多次向度小滿解釋,後者依舊我行我素。直到劉樂妍將騷擾事件曝光,爲了平息衆怒,度小滿才偃旗息鼓。
圖源:劉樂妍微博
事後,劉樂妍不無擔憂地表示,“幸好我在網上有兩三百萬粉絲,把度小滿騷擾的視頻發到抖音、西瓜,一直髮跟它死磕到底,度小滿才放過我。但凡是一個沒有粉絲的普通人,你說他怎麼辦?怎麼擺脫這種騷擾?”
圖源:黑貓投訴
事實上,劉樂妍的遭遇並非孤例。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包含“度小滿”關鍵詞的投訴量超3.1萬,針對度小滿“暴力催收”的指控層出不窮。
一賬戶名爲“洞察喵”的網友投訴稱,“由於失業逾期還款,度小滿對我及家人進行了催收、騷擾,對我的緊急聯繫人進行恐嚇,嚴重影響我生活及身邊朋友。希望度小滿停止暴力催收。”
由此來看,儘管短期內,度小滿通過大手筆營銷策略疊加“暴力催收”手段博取了亮眼的業績,但由於業績增長建立在“壓榨”用戶的基礎上,度小滿的未來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三、SAN監管趨嚴,度小滿估值腰斬
由於以度小滿爲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不斷觸碰底線,爲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有關部門已開始加大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
2025年以來,《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關於加強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等文件相繼落地,對金融科技企業的資金來源、利率設定、催收管理等均提出嚴苛要求。
圖源: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
在此背景下,屢屢觸碰紅線的度小滿自然難逃制裁。2024年9月,因未備案支付服務協議、實名制審覈不嚴、違規爲金融企業開立支付賬戶等六項違規,度小滿被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罰款121萬元。
事實上,由於監管愈發嚴苛,不光部分小額貸款公司被罰款,更有海量企業折戟沉沙。中國人民銀行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小貸公司僅剩5081家,十年間減少超3800家,貸款餘額縮水超2000億元。
數千家小額貸款公司倒下,也給度小滿敲響了警鐘。如果繼續依靠大手筆營銷疊加“暴力催收”手段攫取收益,度小滿將面臨監管鐵拳的“重錘”。然而,由於缺少業務支點,如果不通過宣發引流以及暴力手段催收,度小滿的業績又缺乏保障。
兩難之下,儘管業績穩步攀升,但度小滿的估值卻斷崖式下滑。胡潤研究院披露的《2024年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度小滿估值僅爲110億元,排在第759位。對比而言,2019年時,度小滿估值200億元,排名第84位。短短五年時間,度小滿估值近乎“腰斬”。
衆所周知,金融科技企業的立根之本在於以科技爲核心驅動力,深度融合金融場景,通過技術創新重塑金融服務業態。
然而,度小滿的業務模式卻背離了金融科技的初衷,僅僅專注於通過簡單粗暴的營銷疊加“暴力催收”,肆無忌憚地攫取用戶的“存量價值”。
由於輸了口碑,長期而言,度小滿或將滑向被市場淘汰的深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