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作者:海棠葉
////
“不持續投入,之前投入的錢就是白花。”這可能是現階段幾家平臺共同的困境:誰敢第一個停?停了對手會跟着停嗎?
外賣市場的戰火裏,正不斷冒出新的重手。
7月22日,京東親自下場炒菜,開起首家自營外賣店,喊出3年萬店的目標,還拍着胸脯說絕不讓合作商家虧;另一邊,美團拼好飯也官宣啓動“萬家品牌”計劃,要把知名餐飲品牌數量翻番做到1萬家。
這股熱乎勁兒裏,藏着點擰巴的現實——就在幾天前,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第二次提醒它們理性競爭。
談歸談,三家的補貼攻勢沒有弱:大額減免、免單卡依舊是週末標配,線下地推的吆喝聲也沒歇着。
誰都不敢先停手。畢竟真金白銀砸下去的戰場,退一步就可能丟了陣地,哪怕商家叫苦、行業承壓,哪怕金錢堆出來的硝煙熱得發燙烈得驚人,這場仗也得撐下去。
只是火拼的路數似乎變了,不再是單純比拼誰的數據更亮眼,而是開始往更實的地方使勁。
真正的格局,纔剛剛開始重構?
“頂風”補貼
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要求理性競爭——短短2個月內,這已是它們第二次被約談。
消息傳來之時正逢週五晚,不少正“盤算”着週末薅羊毛的網友紛紛發帖:外賣大戰真不成要停了?
約談並未澆滅補貼的戰火,反而補貼玩法越發多元,大額減免、免單、“0元購”等依舊承包了週末的話題熱度。
7月19日,淘寶閃購開啓“超級星期六”,繼續發送19元無門檻紅包、0.01元喝奶茶等,力度之大讓話題“淘寶閃購超6款外賣只要1塊9”登上微博熱搜。
▲淘寶閃購因優惠登上熱搜。
餓了麼則上線“25減25”“18減18”“奶茶免單卡”,推出社交分享免單活動。
同日,餓了麼“拼團”業務還正式升級更名爲“爆品團”,取代原拼團在餓了麼首頁功能頻道的核心位置。與此同時,淘寶閃購界面新增爆品團欄目,爲低價外賣專區。
鮮明的“爆品一口價,官方加倍補”標語之下,爆品團主打0元起送、0元配送、免拼直購,大多數餐飲商品的價格保持在10元左右的低價,比如4.9元的奶茶、9.9元的麻辣燙、10.9元的漢堡+可樂套餐等。
此外,據天眼查顯示,餓了麼申請註冊了“瘋爆價”的商標。從名字不難推測,餓了麼或許會同淘寶閃購一道,將低價策略進一步延續並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線上的大額補貼,在線下,阿里也砸錢大搞營銷。
在美團和京東總部的家門口,北京地鐵望京東路站和亦莊線經海路站,鋪滿了淘寶閃購廣告“淘寶閃購點外賣更優惠”“淘寶閃購30分鐘送達”。
據“解碼Decode”,還有淘寶閃購工作人員在地鐵站、街邊“擺攤”,拉路人宣推,0.1元便可自提飲料。
被“貼臉開大”的美團,顯然也不在怕的。
在美團APP,主頁下方位置出現“驚喜外賣立享”標識,點開獲得一張美食兌換券、一張下午茶兌換券,分別可兌換價值約10-30元的套餐。美團還向黑鑽會員發放“冰淇凌免單券”等冰飲券。
7月22日,美團拼好飯宣佈正式啓動“萬家品牌”計劃,引入超1萬家餐飲品牌。據悉,7月上旬,拼好飯日訂單量已超3500萬單。
京東則是繼續強化滿減等補貼措施:一種是“百補新客券”,如“15減14”“20減16”等;另一種是“百億餐補券”“15減10”“20減12”等。
誰敢第一個停手?
硝煙未散間,另一種態勢正愈發清晰:在這場白熱化的大戰中,外賣行業上下游的“承壓者”們,正越來越多地發聲。
西貝餐飲集團創始人賈國龍就表示,希望外賣平臺把定價權交給商家,“餐飲生態已經被破壞,但商家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擁有近400家門店、年營收超62億的頭部連鎖餐飲掌門人,談及眼前這場由巨頭主導的“戰爭”時,流露出深深的擔憂和無奈。
“倒閉的商家會越來越多!”嘉和一品創始人劉京京直接控訴“百億補貼”迫使商家承擔大頭費用,“不參與補貼就沒有流量曝光,參與了就是賠本賺吆喝,員工累到虛脫,餐廳資金鍊瀕臨斷裂。”
▲劉京京在微博發聲。
遵義市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的調研數據更觸目驚心。
7月15日,該商會在《關於呼籲外賣平臺停止“內卷式”補貼和不正當競爭的倡議書》中指出,轄區內83%的餐飲企業因參與補貼活動導致利潤率下降。
甚至美團自己都在呼籲別內捲了,在這一輪大戰中,絕大多數的訂單增量都是泡沫。
“想請他們關注一下一線的真相,不要被簡單的數字矇蔽了。”美團核心本地板塊CEO王莆中接受“晚點LatePost”採訪時直接喊話。
短短7個月,行業單量從日均1億單狂飆至2.5億單;不到100天,補貼戰從局部交鋒演變爲全面混戰,甚至被冠以“中國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標籤——三大平臺的競爭烈度正以驚人速度攀升。
只是在這浩浩蕩蕩的角逐背後,實則是資本築起的戰場,每一個輝煌的數據背後,都見證着真金白銀不計代價的投入。
據“鳳凰網科技”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以來,京東先後兩次共向市場投放超200億補貼,阿里計劃投放600億元補貼(餓了麼超百億、淘寶閃購500億)。
也就是說,短短三個月不到時間,外賣市場湧入近800億補貼資金。
如果按照4-12月爲週期統計,意味着僅此兩家便每天向外賣市場投放超過3億補貼。
“界面新聞”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7月12日,美團這一天的補貼投入是3億-4億,淘寶閃購的補貼則達到了12億;也有傳言稱,美團一天花了8億。王莆中否認了,“我們沒有花8個億,實際投入遠比阿里少。”
但2024年,整個外賣行業的總利潤規模不過300億。
然而現階段,沒有人真的能停手。
“我覺得這樣卷沒意義,對行業也是傷害。但是在這個仗打之前,你跟對手這麼說,他們不會信,他們只會覺得你慫了,反而會更來勁。”王莆中無奈,“如果我們不打,他們會認爲我們是失敗者。”
他還說,“用戶的熱情比想象還要大,像一種全民節日,當氛圍烘到這裏的時候,你不想做,用戶也會讓你做的。”
美團不能停,阿里、京東方面也是這麼想的,互不信任的各方緊盯着彼此。
“不持續投入,之前投入的錢就是白花。”一位阿里人士分析京東在外賣大戰的挑戰,事實上這是三方都面臨的困境:誰敢第一個停?停了對手會跟着停嗎?
節奏已發生改變
大戰終有落幕之時。
“大家的戰場都很多,每一家公司都要考慮自己的主戰場在哪,未來的增長點在哪。比如說以後雙十一不打了嗎?AI 還要不要投入?海外要不要打?”王莆中一番話,點破這場角力不可能無限白熱化的深層邏輯——企業的資源與精力終有邊界。
如今全面休戰暫無可能,但變化也已悄然發生。
7 月的前兩個週六,美團、淘寶閃購曾連續公佈戰報數據,數字的攀升清晰釋放着進攻姿態,但到了第三個週末,這份持續更新的“成績單”沒了蹤影,沉默中透出與此前不同的節奏。
7月22日,據“藍鯨科技”報道,被二次約談的那一晚,淘寶閃購內部決策,衝單目標和補貼規模維持不變,短期穩定在8000萬單以上,同時籌劃於8月8日衝擊峯值1億單。
儘管次日淘寶閃購方否認了該說法,稱淘寶閃購從來沒有在內部定過“衝單目標”,內部始終按照市場規律運營,阿里穩單的說法廣泛在市場流傳。
據“晚點LatePost”,阿里高層在7月第二個週末要求淘寶閃購“穩定在8000萬單”,先提升能力,鞏固好基礎,再往上衝。一位阿里員工說,“就怕衝得太快後,其他能力都沒跟上,反而適得其反,原本好的基本盤都沒了。”
當初勇挑行業老大的京東外賣則低調了許多,創始人不對外放話,高管不公開發言。
直至7月22日,劉強東揭開一個月前說的“京東外賣新模式”謎底:京東親自炒菜,10億現金招募菜品合夥人,搞外賣+自提合營店“七鮮小廚”,計劃是三年開10000家。
據悉,七鮮小廚的首店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提供外賣和自提兩種服務,菜品種類涵蓋特色小炒、意麪小喫、拌飯蓋飯等,補貼後的菜品單價大多在10-20元。
▲京東推出“七鮮小廚”。
在“七鮮小廚”的官宣中,京東稱競選勝出成爲每道菜品的合夥人後,餐企或廚師可直接獲得100萬元現金保底分成,後續該菜品的銷售分成上不封頂。
該業務負責人劉斌稱,目前已有近7000個廚師或餐飲品牌報名“餐飲合夥人”,包括費大廚、嘉和一品、紫燕百味雞、樸大叔拌飯等品牌。
自營外賣,是妙計還是臭招?市場在觀望。
越發明顯的是,在這場持續發酵的外賣戰事中,競爭焦點悄然發生位移:率先掀起戰事的京東尚未塵埃落定,淘寶閃購的強勢入局已與美團形成正面交鋒,這使得行業老大的關注重心隨之發生了轉移。
王莆中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現在不關注京東。
“如果當你承諾超過XX分鐘免單,你會發現所有的羊毛黨都會挑你高峯期下單,賭你超時,然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越超時越多單,越多單你賠越多,我覺得這是不可維繫的。後來他們調整了。最後都要回歸商業現實。”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楊紅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