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汪株燚)杭州一家獲得多家投資機構支持的芯片獨角獸公司,已啓動IPO進程。近日,芯邁半導體技術(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邁半導體”)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引發廣泛關注。其不僅擁有諸多“全球前列”的標籤,背後更獲逾三十家機構押注。
作爲一家功率半導體公司,芯邁半導體通過自有工藝技術,爲客戶提供高效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產品可應用於汽車、電信設備、AI服務器、人形機器人、智能手機等諸多領域。
從2019年創立至今,芯邁半導體僅用三年時間達到200億元人民幣的投前估值,成爲獨角獸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過去十年的總出貨量計算,芯邁半導體在全球OLED顯示PMIC(電源管理芯片)市場排名第一,在智能手機PMIC市場排名第三。
芯邁半導體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資本投資和產業併購。招股書顯示,公司獲得小米、寧德時代、紅杉、高瓴、深創投、國家基金二期等三十餘家機構的投資。2020年9月首次對外融資時,芯邁半導體引入海邦投資和智晶國際兩家股東,當時估值爲50億元。次月完成A輪融資,引入高瓴創投、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寧德時代等11名股東。成立一年後,芯邁半導體以約25億元人民幣收購韓國電源管理芯片公司SMI,進入功率半導體領域,形成電源管理芯片和功率半導體兩大業務。
通過收購,芯邁半導體的國際業務得到擴展。招股書顯示,2024年芯邁半導體來自境外的收入佔比爲68.1%,涉及韓國、日本、德國、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及越南等市場;大中華區收入佔比爲31.9%。
然而,受市場競爭加劇和客戶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芯邁半導體近年收入和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2022年到2024年,公司收入由16.88億元下降至15.74億元,毛利率從37.4%下滑至29.4%。同時,公司存在單一大客戶依賴問題。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87.8%、84.6%和77.6%,其中最大單一客戶收入佔比分別爲66.7%、65.7%和61.4%。
面對收入和毛利率下滑以及客戶依賴問題,芯邁半導體此次赴港IPO旨在改善現狀。根據招股書,募集資金將用於擴充產品組合,覆蓋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競爭力;在鞏固國際客戶的同時,深化大中華區市場滲透;推進數字化系統建設;並探索戰略投資與併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