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半年會,2025下半場怎麼打?

藍鯨財經
07-25

文|酒high

半年報業績未到,各大酒企半年會議率先密集召開。茅臺、郎酒、西鳳、叢臺、枝江等酒企相繼亮出中場答卷:有人營收利潤雙過半,有人曬出渠道開瓶翻番,也有人再度敲響存量時代的警鐘……

面對2025年下半場,多家酒企選擇發力產品和渠道兩端。產品端,他們或深挖品質、制定標準,或直接切入低度年輕化賽道;營銷端,則選擇在場景化、體驗化和數智化上排兵佈陣。這場產品力與營銷力的雙輪驅動,決定了誰能在存量博弈中,拿到下半場的主導權。

01 上半場安穩

跟隨半年會議而來的,先是酒企們的好消息。茅臺、西鳳酒、川酒集團、郎酒、叢臺等企業接連拋出超預期的數據,讓向來緊繃神經的從業者們多少鬆了口氣:在深度調整期,白酒板塊依舊跑出了不錯的增速曲線。

除了茅臺醬香酒公司披露上半年已完成既定經營任務,川酒集團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7.5%,酒業板塊勁增27.4%,利潤總額提升15.5%,順利實現“雙過半”。

圖片來源:茅臺融媒體中心

郎酒則亮出了紅運郎的成績: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再增一成,全年300噸的投放計劃,僅剩不到50噸即全部完成。

西鳳酒旗下15年6年、玖藏西鳳酒品牌均宣佈“任務提前超額完成”,前者“提前兌現目標”,後者則實現14%的銷售額增幅,11位經銷商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99%經銷商完成半年任務。

枝江酒業披露核心市場銷量增長33%,新招商53個,噸酒耗水、耗電、耗氣多項指標雙位數下滑。叢臺酒業更是在“聚焦開瓶”策略下,實現分銷、宴席場次、開瓶率同比翻番,未來將繼續朝着“百億俱樂部”衝刺……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整體來看,中場成績頂住了壓力。但如果把視角拉進高管們的會場發言,“謹慎”二字卻貫穿始終。

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在青花郎經銷商半年工作會上直言,白酒行業正在經歷一場週期性寒冬,“郎酒已經做好了迎接這一輪寒冬的充分準備。”

面對這場寒冬,李渡酒業則認爲禦寒的“棉衣”和開啓新週期的“鑰匙”同樣重要。李渡酒業總經理湯司令表示“棉衣和鑰匙都需要,都不可或缺。”

捨得酒業管理層更是強調了當下處於存量市場,並把“效能”一詞提上了高度。復星全球合夥人、文化飲食集團董事長錢順江認爲,行業已從增量時代邁入存量時代,過去比拼的是速度,而現在必須比拼效能。

整體來看,各大酒企的態度較爲一致——謹慎中不失希望。需求收縮、價格倒掛、渠道分化仍在持續,2025能否最終勝出,關鍵還要看下半場怎麼打。

02 雕琢產品力

市場需求收縮得越明顯,酒企對產品力的反覆雕琢就越迫切。過去幾年中,渠道、價格紅利帶來的加速發展,正逐漸變爲存量時代的潛在競爭。若沒有一張真正能打的好酒底牌,高增長終究難以爲繼。於是,在各家公司下半年規劃中,優化產品矩陣、打磨產品品質、衝擊新品類成爲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

捨得、郎酒、枝江酒業選擇了在產品品質上下手。捨得酒業董事長蒲吉洲表示,研發端要夯實老酒戰略,聚焦“令人尖叫的好產品”,將產品研發與公司戰略深度融合,讓科研成果更好地賦能品牌與營銷;郎酒董事長汪俊林則強調“極致三品”(極致品牌、極致品質、極致品味)路線,將繼續爲消費者帶來更具價值的服務和產品;枝江計劃把年份酒系統工程再向前推進一大步,強化基酒品質控制,構建“盲評 + 三部門聯評”的防火牆,並將向前推動《柔雅型白酒》團體標準與年份酒認定,借品質權威背書提升品牌價值。

川酒集團、汾陽王等酒企,則圍繞產品結構優化展開。川酒集團將提速打造重點價格帶“拳頭產品”,樹立“民酒典範”品牌形象;汾陽王則選擇繼續堅定推進核心標品戰略,優化產品結構,重塑價值標杆。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在存量博弈裏,僅靠打磨品質還不夠,一部分企業選擇繼續進行產品創新,並將棋子落在香型、度數和消費圈層上。

枝江進行香型創新,開展七糧清香、複合香型白酒、多糧大麴等工藝實驗;瀘州老窖則實施度數創新,將適時投放28度國窖1573,並考慮開發更低度數產品。

五糧液選擇深化了低度化戰略,將推出29度五糧液,並計劃在國際渠道引入雞尾酒、氣泡酒形態,構建一條跨文化的創新產品帶。同時,五糧液計劃組建年輕化專班,匯聚內外部資源,研發更符合年輕人口味與審美的新產品,目前已落地“五糧·炙造”潮流體驗店,配套打造專屬互動場景,立體化觸達 Z 世代。

實施年輕化戰略的不止五糧液一家,這幾乎成爲酒企半年會上的必備議題。廣科管理諮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認爲,酒企在此時加碼年輕消費羣體的深層動機,一方面是年輕人逐漸成爲消費主體,酒企逐漸注重年輕人的消費偏好,另一方面是整體消費需求出現結構性下滑,所以酒企也會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策略的調整。

茅臺葡萄酒公司選擇聚焦產品差異化創新,加速佈局年輕化、健康化賽道,開闢文化消費新增長點;枝江則針對年輕人和海外市場,開發設計新品;此外,瀘州老窖、叢臺酒業等品牌,也均提到了年輕化動作。

圖片來源:茅臺葡萄酒公衆號

03 激活營銷力

產品爲王的支撐點是消費者爲王,白酒企業發現,“賣什麼”與“怎麼賣”本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因此,在確立了更精細的產品策略後,多家企業繼續創新營銷模式,圍繞場景化、體驗化和數智化三條主線,着手鍛造新的銷售引擎。

場景化是酒企們祭出的一把利刃。茅臺喊出“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型的口號,商品與服務並舉;五糧液在傳統品飲基礎上外拓邊界,積極打造年輕化、時尚化、潮流化的體驗場景,持續加大力度拓展宴席場景、收藏場景、定製場景、悅己場景、跨界場景等;郎酒則把消費者帶進莊園,把龍馬酒莊、郎酒莊園作爲品牌故事原點,堅持酒莊體驗營銷不動搖。

除此之外,川酒集團選擇開放式定製業務模式,構建多層次、全場景的定製生態體系,打造城市定製中心;汾陽王、捨得、叢臺也通過強化宴席運營、打造生活方式等方面,強調場景化營銷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川酒集團公衆號

場景之外,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成爲另一張王牌。茅臺強調,白酒行業正加速從以商品爲中心的時代,轉向以消費者爲中心的商品時代或者是“商品+服務”的時代。要牢牢把握“服務”核心,以消費者爲中心,從“找到消費者、爲消費者提供服務”入手,精準定位目標客羣,拓展多元觸達渠道。五糧液、枝江等酒企,也表示將繼續以消費者需求爲導向,做好消費者培育。

伴隨着營銷前端的革新,後臺也在同步換擋,多家企業再次強調“數智化”進程。川酒集團強調要構建數字化營銷體系和數字化品控體系,期望用數據驅動差異化品牌價值;西鳳酒正向“市場深耕+C端運營”模式轉型,通過電商運營思維,打通線上線下鏈路;叢臺則用“組織、管理、數智”三輪驅動,提升市場反應速度。

整體來看,白酒市場依舊動盪,酒企們的動作卻愈發紮實:產品往深裏做、場景向新處延、消費者的需求往精處挖。誰能把酒釀得更好、賣得更貼心、算得更精細,誰就能在下半場守住陣地、贏得機會。

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也提醒,酒企要學會精兵簡政、開源節流,先活下來,等到大環境轉好,再蓄力發展,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在行業面臨着產能、品牌過剩的當下,酒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找到消費者非賣不可的理由,才能真正翻身。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