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推理之王

美股研究社
07-25

者丨Jia Ming Eow

編譯 | 華爾街大事件

AMD(NASDAQ:AMD)的股價表現跑輸了標普 500、納斯達克 100(QQQ)等主要指數,原因是之前市場炒作過頭,導致 AMD 估值過高。但現在,AMD 的新產品線 ——2026 年推出的 MI400 系列 GPU,絕對能改變格局:它既能充分抓住推理需求的增長,又能大幅縮小與英偉達的技術差距。英偉達目前市值約 4.1 萬億美元,而 AMD 僅約 2550 億美元,這種市值差距根本沒反映出兩者的實際差距有多小。所以,分析師給 AMD 的初始評級是 “強烈買入”。

蘇在 AMD 的表現堪稱驚豔 —— 她把一家曾經瀕臨邊緣化的公司,帶到了市值超過英特爾、甚至能遙望英偉達的位置。AMD 當 “追趕者” 也不是頭一回了。未來幾年,AMD 市值超過英偉達的可能性不大,但差距肯定會縮小。

去年,投資者還嘲諷 AMD 是 “燒錢先鋒(Advanced Money Destroyer)”,華爾街分析師的目標價跟着股價一路跌;但現在情況反過來了。市場情緒轉暖,加上 AMD 在 AI 推理領域優於英偉達、與中東合作、獲 OpenAI 青睞等利好,股價反彈,華爾街也紛紛上調目標價。麥肯錫預計,到 2030 年全球 AI 基礎設施投資可能高達 7 萬億美元。AI 推理是這場技術浪潮的剛需,而 AMD 的 GPU 在這一領域更有優勢,客戶自然會更願意用 AMD 的 GPU 做推理(而非訓練),這會大幅縮小它與英偉達的差距。

AMD 預計 2028 年的潛在市場規模 (TAM) 將達到 5000 億美元(見下圖),其中推理領域將佔據更大的份額。AMD 的定位是面向推理領域的未來,而不是現在與英偉達在訓練領域競爭。他們最近在 AI 主題演講中提出的改進,以及 OpenAI 對 MI400X 的採用,都對 AMD 非常樂觀。

AI 推理是指經過訓練的機器學習模型從全新數據中得出結論的過程。因此,英偉達在 AI 訓練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這涉及從海量數據集中學習,而推理則是基於新數據進行預測。從 AI 發展主題演講中可以看出,這正是 AMD 的重點,MI355x 相比 MI300x 的性能提升高達 35 倍。隨着 MI400 將於 2026 年推出,其技術更先進,並被 OpenAI 採用,這只是 AMD 令人驚歎的產品的冰山一角。

2025 年 6 月 12 日發佈的 MI355X,堪稱 GPU 市場的 “攪局者”。要理解它的優勢,得從內存容量和內存帶寬這兩個關鍵指標說起 —— 這倆是 AI 推理競爭的核心。

內存帶寬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大語言模型(LLM)需要 GPU 反覆從內存中調取權重數據,再通過矩陣運算把中間結果存回去。說白了,GPU 的性能不總是由中央處理器(CPU)決定,很多時候是在等數據從內存傳過來,也就是 “內存受限”—— 數據在內存通道里傳得越快,性能就越好。

“token” 是 AI 模型處理數據的基本單位(比如 GPT 這類模型,每個令牌都要調取權重、做運算、存中間結果)。每個令牌會產生幾十 GB 的內存流量,帶寬不夠的話,生成答案時就會卡頓,用戶體驗差。而帶寬高,數據傳得快,答案生成就快;同時,GPU 核心能一直高效工作,延遲低,單位用戶成本也低。對數據中心來說,每秒處理的令牌越多,就能同時高效處理更多查詢,利潤率自然更高。

MI355X 的 “每美元令牌數” 比英偉達的 B200 高 40%—— 這意味着運營商的可變成本更低,運營利潤更高。說白了,AMD 的芯片用着更划算,這在成本敏感的市場裏太有吸引力了。

內存容量可能更重要 —— 它能支持 “單 GPU 推理”,不用把模型拆到多個 GPU 上運行。大語言模型(比如 GPT-4、Llama)運行起來需要幾百甚至幾千 GB 的內存。比如 GPT-4 估計有 1.8 萬億參數,用半精度(fp16)計算的話,至少需要約 3350GB 內存。這時候,內存容量大的 GPU 就佔優勢:需要的 GPU 數量更少,數據不用在多個 GPU 間來回傳,延遲低,成本也低。

英偉達的 GPU 內存容量不如 AMD,要運行這類模型就得用更多 GPU,不僅硬件成本高,電源、散熱、機架空間的管理也更復雜,負載還容易不均衡,效率低。而 AMD 的 GPU 內存容量更大,需要的 GPU 少,延遲低,計算快,令牌生成效率高 —— 這也是爲什麼 AMD 的芯片可能會接到大量訂單的原因。

真正的 “王炸” 是 MI400:內存容量從 MI355X 的 288GB 提升到 432GB,帶寬從 8TB/s 漲到 19.6TB/s,進步驚人。雖然 2026 年才上市,但已經有大客戶了 —— 山姆・奧特曼(OpenAI CEO)在 AMD 的 AI 主題演講上現身,宣佈要用 AMD 的芯片,這足以說明問題。

ChatGPT 是全球用戶最多的 AI 應用之一,要保持領先,就得靠最頂尖的推理性能。有 OpenAI 這樣的大客戶背書,其他大模型(比如 Meta 的 Llama)也可能跟進用 AMD 的 GPU。AMD 的演講裏還提到,MI400 系列的性能會是 MI355 的 10 倍 —— 這進步太猛了。

AMD 的 Helios AI 機架也是個大招。從演講內容看,這是 AMD 首款全自研的機架系統,把自家的 CPU、GPU、Pensando 網卡和 ROCm 軟件全整合到一個平臺上。以前的 AI 機架多用戴爾這類服務器廠商的第三方組件,而 Helios 全用 AMD 自己的東西,不僅部署更簡單,效率可能更高,直接對標英偉達的 DGX 系統。這說明 AMD 正在掌控從硬件到軟件的全鏈條,實力不容小覷。

分析師主要看好推理和整個數據中心 AI 加速器的增長。2023 年至 2028 年,推理的複合年增長率爲 80%,訓練和推理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 60%,這樣的增長水平令人印象深刻,而 AMD 已佔據有利地位。蘇姿豐預測,到 2028 年,AI 處理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5000 億美元,其中推理的收入佔比將高於訓練。蘇姿豐對未來發展有着長遠的展望,他認爲訓練的收入現在可能超過推理,但未來推理將超過訓練,而 AMD 正準備挑戰英偉達在推理領域的市場份額。

對 AMD 來說,現在就看執行力了。MI400 還沒正式發佈(2026 年才上市),就已經有 OpenAI 這樣的大客戶下單。按這個節奏,2026 年出 MI400,2027 年可能出 MI500。從 MI355X 到 MI400 的巨大進步來看,MI400 到 MI500 的提升肯定也不小。

AMD 一直在緩慢地搶佔英特爾的年度 CPU 市場份額,從2014 年的低點11% 上升到 2025 年的 24.7%,預計 AMD 最終將在 2029 年達到約 39.2%。

AMD 的下一代 2 納米第五代 EPYC CPU 於 4 月 23 日發佈,標誌着業界首款與臺積電合作生產的 2 納米 HPM CPU。這些是他們的全新 Zen 5 系列。

這些芯片已爲谷歌雲提供支持,這向投資者表明 AMD 在雲領域的主導地位正在增強。微軟谷歌甲骨文等其他雲服務現在也都運行在 EPYC CPU 上。

這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爲 AMD 的 EPYC 和英特爾至強 CPU 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目前採用 Zen 5c 芯片的“Turin”CPU 已在通用計算、服務器端 Java、能效、Web 服務器、內存分析、媒體處理等諸多指標上顯著超越英特爾至強 6s 。

AMD 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持續追趕英特爾,並將繼續保持這一勢頭。預計到 2029 年,AMD 的市場份額將高達 39.2% 左右,因爲 AMD 不再是弱勢一方。儘管英特爾可以大幅擴展其產品規模並獲得更多市場份額,但 AMD 的擴張並贏得英特爾的客戶只是時間問題,因爲 AMD 的 CPU 性能優於英特爾,谷歌雲使用 EPYC CPU運行要求苛刻的 HPC 工作負載就是明證。

AMD 董事會還批准了額外 6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目前總額已達 100 億美元。這直接反映了董事會對 AMD 發展方向以及在蘇領導下前景的信心,因爲 AMD 持續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增長使其得以實現。這也增強了股東對 AMD 的信心,也體現了 AMD 對投資者的關愛。

Llama 是 AMD 的大客戶,利用 AMD 的開源技術進行創新,例如Llama Stack。Meta則使用 AMD 的 GPU MI300X 進行推理。Meta 目前正在從OpenAI招募一批才華橫溢的 AI 人才,並招募蘋果的AI 模型負責人,以創建新的部門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扎克伯格表示,該團隊將致力於開源 Llama 軟件等基礎模型的研究,這表明 Llama 模型的規模只會越來越大,希望很快能有路線圖,因爲這將需要更多的 AMD GPU。這對 Meta 來說是一個大項目,扎克伯格爲這一招募狂潮投入了數億美元。由於 Meta 最近開源的 Llama 4 模型反響不佳,人們對 Meta 將專注於 LLM 寄予厚望。這無疑會增加對 AMD GPU 的需求。

第一季度,數據中心同比增長57%,客戶端同比增長28%,這些數字都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值得關注的是,財報中指出:“我們仍然有信心,憑藉最新一代Zen 5 EPYC、Ryzen CPU和Radeon GPU帶來的快速市場份額增長,我們能夠在2025年實現強勁的兩位數百分比收入增長。”

AMD 股價在過去一個月飆升了約 20%,市盈率高於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大多數同行。AMD 的預期市盈率約爲 78 倍,而英偉達的預期市盈率約爲 42 倍。

AMD 的 1 年表現相對平穩,市值遠低於英偉達。如果 AMD 能夠證明自己在推理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它將成爲一個巨大的贏家。

上圖顯示,2023 年的 TAM 爲 450 億美元,AMD 佔據了65 億美元,佔比 14.44%。預計到 2028 年,TAM 將達到 5000 億美元,這意味着 2028 年僅數據中心的收入就將達到約 722 億美元。如果推理業務的規模超過訓練業務,並且 AMD 確實像圖表所示那樣成功主導推理業務,那麼 AMD 的份額可能會遠超 722 億美元。考慮到 AMD 的市值僅爲 2500 億美元,對於如此占主導地位的 AI 公司來說,這似乎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後臺回覆“進羣”加社羣】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