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車22.2萬輛、理想汽車20.4萬輛、小鵬汽車19.7萬輛、小米汽車超過15萬輛……2025年上半年,汽車銷量創下同期新高的同時,新勢力車企正成爲汽車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
對於寧德時代(300750.SZ)、博世、福耀玻璃(600660.SH)這樣的汽車供應鏈巨頭來說,新勢力車企已成爲其座上賓。這些企業生產的大量電芯、制動器、傳感器、車窗玻璃等產品,正通過新勢力車企走向千家萬戶。新勢力車企也憑藉優秀供應鏈公司的產品提高了競爭力。
但傳統的供需關係已經不能滿足新勢力車企的發展節奏。爲了應對產業的快速變革,車企與供應鏈公司的關係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由基礎的上下游關係轉向多方位的合作。不少新勢力車企紛紛以自建體系、投資、技術合作或訂單綁定等形式爲自己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
新勢力車企深入供應鏈體系有多種考量,包括但不限於保證產品質量、打造個性化零部件、保障供應鏈體系穩定、降低成本等。在具體業務方面,則主要體現在以下維度:三電系統、智能化部件以及車身零部件等。
據時代週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小米汽車等新勢力車企的觸角都延伸到了供應鏈層面。在其合作或投資的供應鏈企業中,不少是行業新秀,如欣旺達、地平線、中航鋰電、匯川科技、禾賽科技等。
新勢力車企開始站穩腳跟,這些供應鏈企業也紛紛嶄露頭角。
爭相投資上游企業
電池、電機、電驅系統是電動汽車的三大件。
在動力電池方面,除了採用寧德時代、弗迪電池兩大巨頭的產品,新勢力車企還多跟二線品牌合作。如理想汽車在L系列及即將推出的i8上,都應用了欣旺達的電池;零跑汽車的電池則多來自於中航鋰電和國軒高科;NIO" target="_blank" web="1">蔚來的電池來自蔚然(南京)等。
理想汽車、蔚來等也投資了部分動力電池企業:如理想汽車向欣旺達投資4億元。“理想汽車既是我們的戰略客戶,也是我們的股東。”欣旺達理想事業部總經理陳輝如此說;蔚然(南京)儲能則是由蔚來投資建立等。
供需合作和投資之外,部分新勢力品牌與供應鏈企業甚至在業務上協同辦公。如欣旺達在2023年4月與理想汽車共建理想汽車事業部,聯合開發後者所需的動力電池產品。目前該團隊人員已達到1700人,合作項目覆蓋理想汽車旗下多數車型。
新勢力車企與動力系統公司的合作也不僅限於上下游關係。在2021年4月,理想汽車與蘇州匯川聯合動力成立合資公司——常州匯想。這是一家生產前驅五合一總成(電機及驅動系統)的公司,地址就在理想汽車工廠所在的常州。理想汽車持股87.3%,蘇州匯川聯合動力持股12.7%。
在兩者成立合資公司之前的2016年,蘇州匯川聯合動力正式成立。在成立的第一年,理想汽車就找到了蘇州匯川聯合動力,將其生產的電機搭載在第一款車——理想ONE之上。
“2016年時我們還是新玩家,那時候國內沒有增程這一技術路線,我們認爲這可能是個方向,所以願意陪理想汽車一起往前走。”蘇州匯川聯合動力乘用車國內銷售部副總經理張坪劍在近日的採訪中說:“匯川聯合動力能做到今天這種規模,還是很感謝包括理想汽車在內的首批客戶。”
今年6月,蘇州匯川聯合動力在創業板遞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理想汽車分別是第一、第二和第一大客戶,其貢獻的收入分別爲14.58億元、18.66億元和56.13億元。小米汽車、小鵬汽車等新勢力車企也躋身這家公司的頭部客戶行列。
尤其是在2024年3月小米SU7上市後,由於電機性能表現優異,蘇州匯川聯合動力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聯合汽車電子、湖南中車時代電驅、蔚然(南京)動力等動力系統公司也隨着新勢力車企崛起走入大衆視野。
與供應商“共創”
智能化是新勢力車企的鮮明標籤,自動駕駛技術則是行業智能化的核心體現。
新勢力車企在自動駕駛產業鏈的佈局尤其深入,如自動駕駛公司地平線(09660.HK)、激光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HSAI.US)、高精地圖供應商四維圖新(002405.SZ)等。
以地平線爲例: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自動駕駛方案供應商。自2019年開始,地平線開始與理想汽車合作。在6年合作時間裏,地平線征程系列自動駕駛芯片和方案均由理想汽車量產首發,並得到市場認可。
“得益於和理想汽車的合作,以及包括2021款理想ONE、理想L系列等車型成爲現象級的爆款,地平線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充分驗證與肯定,這也帶動了地平線的發展與進步,包括推動地平線的出貨量迎來大幅度的增長。”地平線方面透露稱。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除了早期的相互扶持,理想汽車在使用地平線產品時也給予了諸多反饋,幫助地平線提高量產項目的開發和落地效率。地平線作爲理想汽車的“外援”,其派駐理想汽車工作的員工甚至擁有理想汽車的工牌。
地平線方面還對記者表示,隨着征程系列產品得到市場認可,今年該系列產品累計出貨量有望達到1000萬套。與此同時,蔚來等新勢力車企也成爲了自己的客戶。
禾賽科技、速騰聚創(02498.HK)等激光雷達企業也在自動駕駛技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禾賽科技爲例:這家公司成立於2014年,專注研發、製造自動駕駛方案中所需的激光雷達。2020年,禾賽科技開始與理想汽車洽談合作,2022年其激光雷達產品上車理想L9。
禾賽科技研發副總裁梁峯認爲,一方面是理想汽車幫助禾賽科技提高產品性能,另一方面禾賽科技也從理想汽車方面學到了很多產品定義、用戶價值的理念。他認爲,作爲供應商,禾賽科技需要整車廠驅動其技術進步。
“我們希望其他的車企也能不斷給我們提供用戶價值和產品使用方面的反饋,並且跟我們一起定義下一代的雷達怎麼做。”梁峯說:“(有了)大量的車企反饋,我們雷達的迭代會更加有針對性、會更加準確。”其還透露稱,禾賽科技已成爲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最高的企業。
此外,四維圖新、黑芝麻智能(02533.HK)等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也與新勢力車企進行了多方位的合作,如高精地圖、自動駕駛芯片等。不少供應鏈企業已成功登陸國內外各大股票交易所。
傳統零部件企業也遇新機
新勢力車企的崛起也帶動了一批傳統車身零部件企業的再發展。
空懸(空氣懸架)企業就是典型代表之一。空懸作爲調節車身顛簸、起伏的核心部件,以往只有百萬級豪華車才搭載應用。但越來越多的新勢力車企開始將空懸下放至30萬元級別產品上,大幅帶動了空懸企業的發展。
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1-12月,國內標配空懸的新車銷量約爲81.6萬輛,滲透率達到了3.6%。而2023年同期,標配空懸的新車銷量爲56.4萬輛,滲透率爲2.7%,搭載量同比增長了44.7%。
來自保隆科技2024年年報
在這其中,孔輝科技、保隆科技(603197.SH)是兩大頭部空懸企業。兩家空懸企業分別與嵐圖、理想汽車、蔚來等合作,實現空懸出貨量的大幅增加。以上市公司保隆科技數據爲例:2024年保隆科技空氣懸架銷量達180.93萬支,同比增長21.71%。
新勢力車企也十分注重車輛的聲學、光學部件。
如蔚來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稱,其與武漢海微聯合開發的NOMI,是業內首個車載異形屏幕機器人,將車載語音控制功能變身爲車載人工智能硬件。蔚來還和武漢海微合作開發了國內首款車載miniLED 屏幕,擁有優異的顯示效果和高可靠性、耐用性。
此外新勢力車企在聲學、光學部件的主要供應商還有上聲電子、星宇股份等。前者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車載揚聲器,汽車客戶有蔚來、零跑汽車、理想汽車等;後者專注車燈,包括汽車前部燈具、後部燈具和內外飾車燈等,客戶有理想汽車、蔚來、小鵬汽車、賽力斯等。
多位零部件企業人士表示,新勢力車企的崛起給自身帶來了發展機遇,這不僅體現在產品銷量、營收的增長,更體現在企業資本、發展理念的改觀。“車企有新勢力,產業鏈也有新能量。”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
(文章來源:時代週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