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罕見九嘆“處境艱難”:特斯拉賣不動,市值再度跌破萬億美元,自動駕駛Robotaxi能救場嗎?

Ofweek光電信息網
07-28

引言

“鋼鐵俠”馬斯克最近有點煩。

這位曾經在推特上放言“特斯拉2030年銷量破2000萬”的科技狂人,如今在財報電話會上連說九次“處境艱難”,活像被現實按在地上摩擦的傲嬌學霸。

更扎心的是,特斯拉股價應聲暴跌8.2%,市值再度跌破萬億美元大關——這波操作讓投資者集體陷入“信仰危機”。

當馬斯克開始賣慘,當特斯拉賣不動電車,當無人出租車連火車都認不清……這場科技圈的“中年危機”大戲,可比《硅谷》劇本刺激多了。

無人車來也和大夥兒聊聊這個事!

1月1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的2025布魯塞爾車展上,一名女子拍攝特斯拉Cybercab汽車。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一、財報慘案:從“萬億寵兒”到“跌落神壇”

1、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堪稱“災難現場”:

營收225億美元,同比下降12%,創十年最差紀錄;汽車業務營收下滑16%,自由現金流僅1.46億美元,遠低於預期的7.6億美元。

更尷尬的是,當馬斯克還在畫“年產2000萬輛”大餅時,現實數據直接打臉——上半年交付量72萬輛,同比下滑13.24%,全年目標恐難突破150萬輛。

2、這波頹勢堪稱“全球巡演”:

美國市場:加州銷量暴跌21%,連續七個季度下滑;歐洲市場:上半年僅賣出10.9萬輛,同比腰斬33%;中國市場:二季度銷量12.9萬輛,同比下滑12%,被小米YU7等新勢力“截胡”。

就連馬斯克寄予厚望的墨西哥超級工廠也已停工,當地政府投入的1.5億美元基建費打了水漂。

更戲劇性的是,特斯拉北美銷售高管集體跑路,馬斯克不得不親自接管美國和歐洲市場——這畫面像極了老闆發現團隊擺爛後,怒而開啓“996親征模式”。

二、銷量暴跌的“三重暴擊”

第一重暴擊:馬斯克“自毀長城”

過去一年,馬斯克與特朗普政府的深度綁定,直接引爆歐美市場“抵制潮”。

儘管他上月與特朗普公開反目,甚至計劃成立新黨,但自由派民衆對其“科技狂人+政治投機客”的雙重標籤已深惡痛絕。

有特斯拉車主在展廳門口舉牌:“開特斯拉=支持特朗普?不,謝謝!”

第二重暴擊:中國羣狼圍剿

當特斯拉還在爲Model Y降價糾結時,中國新勢力已開啓“降維打擊”。

小米YU7 SUV以“續航更長、價格更低”的定位,上線即斬獲20萬訂單,其中不乏Model Y潛在用戶。

更狠的是,比亞迪吉利、蔚小理等品牌已形成“技術迭代+成本控制”的雙重壁壘,讓特斯拉的“降價策略”淪爲“慢性自殺”。

第三重暴擊:政策紅利退潮

特朗普政府全面撤銷電動車激勵政策,第四季度起7500美元購置退稅補貼正式取消,疊加碳積分收入銳減(二季度僅4.39億美元,同比腰斬),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和利潤遭受雙重暴擊。

馬斯克在電話會上坦言:“我們正處在一個奇怪的過渡期,未來幾個季度會很艱難。”

三、無人車與機器人:馬斯克的“救命稻草”?

面對電車業務的潰敗,馬斯克將寶押在了Robotaxi和Optimus機器人上。

1、自動駕駛Robotaxi:從“丁丁地圖”到車禍現場

6月,特斯拉在奧斯汀推出10輛Robotaxi試點,車費從4.2美元漲至6.9美元。

馬斯克得意地在X平臺曬出服務區形狀像“丁丁”的地圖,卻被曝出FSD系統差點撞上火車的驚魂一幕——安全員緊急介入才避免事故。

技術專家馬丁內斯吐槽:“FSD每547公里就出一次致命錯誤,馬斯克這是在拿無人車賭博。”

更尷尬的是,加州DMV正起訴特斯拉虛假宣傳自動駕駛,要求暫停其在加州的銷售資質30天。

考慮到加州佔全美1/3的電動車市場,這場官司可能讓特斯拉雪上加霜。

2、Optimus機器人:從“五年百萬臺”到“畫餅充飢”

馬斯克宣稱Optimus五年內年產量達100萬臺,但現實是:4680電池產線調試延遲,Cybertruck僅部分車型搭載,周產能僅1400輛。

分析師直言:“人形機器人研發難度不亞於造火箭,特斯拉的量產目標更像科幻電影。”

四、特斯拉的“自救指南”:平價車、儲能與充電網絡

1、平價車型:Model Q能否力挽狂瀾?

儘管馬斯克砍掉了“Model 2”產品線,但傳聞中的緊湊型SUV Model Q或於年底亮相,售價15-20萬元,搭載簡化版FSD系統。

若能複製Model 3的成功路徑,或許能搶佔下沉市場。

比亞迪海鷗、五菱宏光MINI EV等對手已嚴陣以待。

2、儲能業務:Megapack成“現金奶牛”

二季度儲能業務毛利達8.4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將儲能裝機量提升至20GWh,重點佈局歐洲和中東市場。

這項業務或成爲特斯拉的“穩定器”。

3、超級充電站:從“燒錢”到“賺錢”

二季度新增2900個充電樁,充電量提升帶動毛利率改善。

特斯拉正遊說歐盟將充電網絡納入基建補貼名錄,若能成功,或能開闢新的盈利渠道。

五、未來展望:特斯拉能否穿越“至暗時刻”?

特斯拉正處於從“硬件製造”向“能源+出行服務”轉型的關鍵期。

Robotaxi的技術迭代速度、4680電池的量產進度、Model Q的市場反響,將成爲決定其命運的三把鑰匙。

正如市場情報公司Vital Knowledge創始人克里斯富力所言:

“如果你認爲特斯拉是AI和機器人巨頭,那第二季度財報不會改變你的看法;但如果你只把它當汽車公司,那這份財報確實糟糕。”

這場“中年危機”大戲遠未落幕。馬斯克能否用無人車和機器人講好新故事?投資者是否願意繼續爲“科幻劇本”買單?全球市場正屏息以待。

總之,無人車來也認爲:

特斯拉的困境,本質上是技術理想主義與商業現實的碰撞。當馬斯克沉迷於火星殖民和腦機接口時,中國車企正用更接地氣的產品蠶食他的市場。Robotaxi或許真是未來,但特斯拉首先要活到那個未來。

最後送給馬斯克一句中國老話:"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特別是當你的Robotaxi服務地圖已經畫得那麼像的時候。

親!你說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