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電子】英特爾25Q2跟蹤報告:25Q2毛利率同環比下降,指引2026年資本開支下降

招商電子
07-28

點擊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報告原文

事件:

英特爾(INTC)近日發佈2025Q2財報,25Q2營收129億美元,同比+0.2%/環比+2%,毛利率29.7%,同比-9.0pcts/環比-9.5pcts。綜合財報及交流會議信息,總結要點如下:

評論:

1、25Q2營收超指引上限,毛利率受減值及一次性費用影響。

25Q2營收129億美元,同比+0.2%/環比+2%,超指引上限(112-124億美元),主要系客戶端和數據中心業務的強勁需求;毛利率29.7%,同比-9.0pcts/環比-9.5pcts,剔除非現金減值及一次性費用後毛利率37.5%。

2、AI服務器CPU需求強勁,AIPC佔比持續提升。

1)分部門看:①Intel Products:營收118億美元,環比+0.3%,其中CCG營收環比+3.9%,推出多款AI PC、擴展Arc顯卡應用場景,聚焦AI推理向邊緣延伸機遇;DC AI營收環比-4.9%,受超大規模客戶需求波動影響,AI服務器主機CPU需求強勁,Granite Rapids至強6處理器持續量產,新款產品獲英偉達DGX B300。②Intel Foundry:營收44億美元,環比-6.4%,得益於Intel 7晶圓產出及先進封裝服務增長,但受Intel 7產能限制,18A工藝啓動量產晶圓生產,與安靠達成EMIB先進封裝合作。③其他:營收10.53億美元,環比+11.7%,已通過Mobileye股權變現9億美元並於25Q3完成Altera股權出售。2)分終端:受Windows 10停止服務及換機週期影響,PC更新需求穩健,AI PC佔比持續提升;企業加速更新CPU,核心市場需求韌性凸顯,x86生態系統保持持久活力。

3、2025年底推出首款Panther Lake SKU,2026年代工毛利率開始改善。

1)25H2指引:指引25Q3營收126-136億美元,同比-2%/環比+2%,考慮關稅提前拉貨因素,25H2增速或低於季節性增長預期,CCG保持強勁,代工因Intel 7產能限制略有下滑,其他業務基本持平;毛利率36%,同比+18pcts/環比+6.3pcts,相較25Q2剔除非經常性影響後環比-1.5pct,主要系Lunar Lake及Panther Lake產能爬坡所致;維持此前全年淨資本開支指引。2)2026年指引:先進節點產量增加帶動代工毛利率明年開始持續改善,同時Panther Lake大規模量產顯著提升毛利率水平,2026年資本支出預計90-180億美元之間。3)業務規劃:公司整體着手打造精簡高效組織,減少低效與冗餘,放緩代工廠擴產,推進18A和18A-P良率及性能,重要芯片設計流片前需CEO審批,提升產品利潤率;年底推出首款Panther Lake SKU鞏固PC市場份額,同時加緊佈局2026年底Nova Lake,當前Raptor Lake需求旺盛,Granite Rapids按計劃推進,公司將引入數據中心新領導層,未來AI聚焦推理和智能體AI等可差異化領域,有望提供全棧AI解決方案。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產能擴張和技術進展不及預期,客戶需求低於預期,宏觀經濟及政策風險。

(後附2025Q2業績說明會紀要全文)

附錄:英特爾2025Q2業績說明會議紀要

時間:2025年7月25日

出席:

David Zinsner——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John Pitze——全球業務副總裁兼投資者關係主管

Lip Bu Tan——首席執行官

會議紀要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如下:

第二季度業績穩健,營收超預期上限,體現業務需求強勁與團隊高效執行;雖受一次性項目和資產減值影響整體盈利,但基礎運營表現良好。

組織與文化:過去三個月完成對CEO管轄下所有組織和職能部門的系統審查,涵蓋多方面內容。已着手打造精簡高效組織,目標是減少低效與冗餘、提高各層級問責制,且這是第三季度的關注重點。第二季度完成年底員工數達到7.5萬人目標的大部分工作,減少約50%管理層級;9月起實施重返辦公室規定。這些行動不僅是爲了減少運營支出,也是爲了使公司更具靈活性、協作性和活力,簡化業務,改善產品和流程執行等。

代工戰略:1)轉型代工業務,需要採取系統化的方法,並從優勢地位出發採取行動。代工業務是一項服務性業務,依賴於信任這一基本原則。要向客戶證明,我們能夠按時交付高質量、高可靠性、高良率的晶圓,能夠大規模生產他們的產品2)需具備有競爭力且契合客戶需求的工藝和封裝技術,以及豐富多元的IP和EDA合作伙伴生態。需要明智而審慎地規劃產能建設時間表,以滿足客戶需求並支持我們業務的經濟效益3)過去產能投資超前且工廠佈局分散,未來將依產量承諾擴產,同步調整部分製造項目,不再繼續在德國和波蘭的製造項目,我們還計劃將在哥斯達黎加的封裝測試業務整合到越南和馬來西亞現有的更大規模的工廠,放緩俄亥俄州工廠建設。4)推進Intel 18A和Intel 18A-P的良率、性能及量產,聚焦Panther Lake年內推出以吸引外部客戶;Intel 14A從代工節點角度設計,結合內外部客戶需求。5)外部代工戰略始終植根於半導體制造的經濟現實,Intel 14A的資本成本增加,這清楚地表明,我們既需要英特爾自身產品,也需要有意義的外部客戶,才能爲所投入的資本帶來可接受的回報。

核心x86業務:1)客戶端領域:年底推出首款Panther Lake SKU,2026年上半年推更多SKU,以鞏固筆記本市場份額;正彌補高端桌面市場差距,期待2026年底的Nova Lake。2)傳統服務器領域:在AI相關方面地位穩固,“Granite Rapids”按計劃推進,需在超大規模工作負載方面有所改進,在這些工作負載中,每瓦性能是一個關鍵的差異化因素。已糾正P核多線程問題,將引入數據中心新領導層。3)長期要求:產品架構簡潔、核心結構優化以簡化SKU,提升產品利潤率;重要芯片設計流片前需CEO審批,以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人工智能戰略:過去模式存在不足,需在芯片基礎上向系統和軟件領域拓展,這是傳統薄弱點,將培育相關能力以適應下一代計算浪潮。聚焦推理和智能體AI等可差異化領域,先了解AI工作負載再反向設計軟硬件,目標是成爲首選計算平臺並提供全棧AI解決方案,後續將分享更多戰略內容。

25Q2業績表現

市場環境:第二季度市場整體運轉正常,核心市場需求驅動力顯現:1)客戶端領域:受Windows 10停止服務及疫情期設備老化影響,PC更新需求穩健,AI PC佔比持續提升。2)傳統服務器領域:超大規模企業及普通企業加速更新CPU,以採用高性能、低功耗的新產品。核心市場需求韌性凸顯,x86生態系統保持持久活力。

營收:129億美元,超出預期上限,主要得益於客戶端和數據中心業務的強勁表現。

非GAAP財務指標:剔除約8億美元非現金減值及2億美元一次性費用後,毛利率達37.5%,每股收益0.10美元,均超預期;若包含上述費用,毛利率爲29.7%,每股收益-0.10美元。

經營現金流21億美元

總資本支出:45億美元

淨資本支出:31億美元

調整後自由現金流-11億美元

現金及短期投資:212億美元,年內將啓動資產負債表去槓桿化。

25Q2分部門業績

產品部門:營收118億美元,環比小幅增長,客戶端和服務器業務均超預期,營業利潤27億美元佔營收23%,環比下降2.5億美元,主要受一次性費用影響。

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營收環比增長3.9%,推出多款AI PC,擴展Arc顯卡應用場景,開放邊緣平臺代碼,聚焦AI推理向邊緣延伸的機遇,助力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

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事業部:營收環比下降4.9%但超預期,受超大規模需求波動影響,但AI服務器主機CPU需求強勁;“Granite Rapids”至強6處理器持續量產,新款產品獲英偉達DGX B300及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超級計算機採用。

英特爾代工事業部:營收44億美元,環比下降6.4%但超預期,得益於Intel 7晶圓產出及先進封裝服務增長。 18A工藝在亞利桑那州啓動量產晶圓生產,爲第四季度“Panther Lake”上市鋪路;向外部客戶發佈Intel 14A工藝設計套件早期版本;並在4月的Direct Connect大會上宣佈與與安靠達成EMIB先進封裝合作。運營虧損32億美元,環比減少8.48億美元,主要受減值費用影響。

其他業務:營收11億美元,環比增長12%,超預期,主要包含Mobileye、Altera和IMS業務,合計貢獻營業利潤6900萬美元。

25Q3指引:

營收:126-136億美元,環比變動-2%至+6%,考慮前期關稅對沖行爲,下半年增速或低於季節性增長預期。

部門預期:客戶端計算事業部保持強勁;代工事業部因Intel 7產能限制營收略降;其他業務基本持平。

非GAAP指標:以營收中點 131 億美元計算,預計毛利率約36%,稅率12%,每股收益盈虧平衡。

資本支出:預計2025年運營支出170億美元,2026年目標160億美元。預計2025年總資本支出約180億美元,淨資本支出80-110億美元;2026年資本支出預計下降,因在建工程利用率提升。

非控制性權益:預計2025年第三、四季度各約2.5-3億美元,2026年有望顯著增長。

非核心資產處置:已通過Mobileye股權變現籌集9億美元,第三季度將完成Altera股權出售,交易後對其進行去合併處理。

Q&A:

Q:18A工藝節點能否順利量產爬坡的信任度,是否取決於Nova Lake和Diamond Rapids的成功?這一進程的關鍵時間節點是2027年還是2028年?爲了確保代工業務能夠順利量產爬坡,x86業務需要在哪些具體方面取得進展以建立外界的信任?

A:英特爾正全力聚焦18A製程攻堅,近兩月已建立每週兩次的技術審查機制,確保製程性能與可靠性穩定推進至年度目標;18A製程至少支撐三代客戶端與服務器產品迭代,並通過深化外部生態夥伴協作大幅提升團隊對良品率與性能優化的專注度,此類反饋機制顯著增強信心。

公司確認將於年底量產Panther Lake系列處理器,外部客戶包括與美國政府的安全合作項目,在確保足夠的內部產能和良好進展的前提下,我們將能夠更好地吸引現有的外部客戶;構建客戶信任的核心在於證明英特爾能持續交付高可靠性、高良率及準時規模量產的能力,唯有如此客戶方願將核心資源投入其代工體系,而履行這一高質量交付承諾爲公司首要責任,當前進展使公司對代工業務前景信心倍增。

Q:能否請您更深入地詳細闡述一下毛利率指引環比略有下降的原因?展望明年,您認爲影響毛利率的順風因素和逆風因素分別是什麼?

A: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的主要驅動因素是Lunar Lake。 預計Lunar Lake在Q3將經歷顯著的產量爬坡。該產品採用封裝內存設計,導致內存部分基本按採購成本轉售,從而對毛利率的賬面表現產生負面影響。隨着Lunar Lake在整體產品組合中佔比的提升,預計將對毛利率形成阻力,且由於先前預計Q2產量更高,Q2向Q3的過渡幅度預計超出當前預期。

影響毛利率的第二個主要因素是Panther Lake的產量爬坡。 當前Panther Lake處於成熟度早期階段,單片晶圓成本較高,對毛利率構成阻力。然而,隨着良率提升及產量增加,成本將下降,該影響最終將轉化爲正向貢獻。展望明年,Panther Lake的大規模量產將是主要利好因素。通過將大量晶圓生產內化以及產量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Panther Lake更優的成本結構將顯現,顯著提升毛利率。

未來毛利率走勢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產品組合變化, 需持續觀察明年的組合情況。從更長期視角看,毛利率提升路徑包括兩方面:在代工業務方面,增加先進製程節點的產量將提升代工業務毛利率。預計代工毛利率將於明年開始提升,並在未來數年內持續改善。在產品方面, 存在三大驅動槓桿:1)定價能力: 通過推出客戶高度認可的高價值產品,提升產品定價,進而改善毛利率;2)成本結構優化:着力推行更簡潔、高效的設計,提升硅片利用率(包括已在路線圖上規劃及Panther Lake上的產品),持續降低產品成本;3)在推進上述長期舉措的同時,嚴格管控影響銷售成本的其他因素,如樣品數量、晶圓廠運營效率等,爲毛利率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Q:關於代工戰略,14A文件中新增的一系列風險因素及相關措辭,似乎爲放棄其開發留有餘地。作爲外部客戶,審視路線圖時若看到此類模糊表述,難免影響合作意願。請問如何調和14A開發上的保留態度與建立外部代工業務之間的矛盾?此外,14A文件的措辭或可解讀爲公司將徹底轉向,遠離代工業務而專注於對產品業務更有利的舉措,對此能否進一步說明?

A:關於14A,公司正專注於構建技術、晶體管、架構、工藝流程、設計支持、PDK、基礎IP及測試芯片等基礎要素,以驗證和提升性能與缺陷密度。我們從18A的失誤中吸取大量經驗,並應用於14A開發。同時,我們向外部合作伙伴展示數據,共同探討逐月提升良率的方案,增強目標達成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我們與客戶協作,在工藝開發、PDK及各類IP整合方面制定了明確的執行里程碑。

由此,我有充分信心:此次客戶在項目初期即參與其中,且我們能從過往錯誤中快速改進,取得更優成果。團隊的專注度及外部反饋進一步堅定了這一判斷。此外,我們與所有外部EDA和IP供應商合作,確保項目體系滿足客戶的模式匹配需求。

客戶對14A工藝節點抱有期待。但需明確,在獲得內外部客戶的量產承諾前,不會在運營中投入資本支出。相關方面必須達到性能與良率要求。爲客戶服務責任重大,我們需確保交付穩定可靠的成果,成爲其收益保障的可靠依託。

Q:您先前提到明年資本支出將會下降,那麼維持性資本支出是多少?明年能削減多少資本支出?能否從總資本支出中削減50億美元?

A:資本支出下降,主要系過去幾年公司進行了大量採購,目前需要消化這些投入。這使我們可以調配更多資金,而無需新增過多支出,這並不意味着完全轉向維持性資本支出。若進行大致估算,今年約180億美元的正常化資本支出水平中,約一半可視爲維持業務運轉所需的維持性資本支出水平。

Q:Intel 7工藝在今年年底前將持續供應短缺。能否說明其原因?你們能否提高Intel 4工藝產品的產量?是否需要增加Intel 7工藝的晶圓投產量?

A:Raptor Lake表現強勁是主要驅動因素,這與我此前提及的Lunar Lake下季度量產相關.目前Raptor Lake需求旺盛,其價格點受到大量消費者及企業的認可,推動需求增長。但產品組合預計會發生變化。我們正在推進Granite Rapids的量產,這將提升Intel 4.3的產量。我們已在該領域擴大產能和晶圓產能。

Q:目前仍有大量在建工程尚未投入生產使用。這些工程能否實現全部價值?據悉公司採取 “先擱置” 策略,這種大量在建工程的狀態會持續下去,還是會在某個時間點開始計提折舊?

A:很大一部分工程位於亞利桑那州,本季度初已完成轉型,顯然已全部投入 18A的量產。Q2末該數值超過500億美元,目前已降至350億至390億美元左右,已朝着正確方向取得顯著進展。在建資產包括設備和建築,我們正努力提高其利用率,這也將降低該數值。

今年剩餘時間,這一數值應會穩步下降,目標是明年進一步降低。儘管如此,我們仍希望保留晶圓廠閒置空間的選擇權,俄亥俄州的項目雖在放緩,但並未停止。我們將繼續投資,資產負債表上仍會有在建資產,以確保在需求驅動因素變化時具備靈活性。

Q:請問公司對第三季度服務器業務趨勢的預期如何?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份額流失狀況,以及該情況預計何時出現改善?

A:我們不會按業務部門提供指引,整體略有增長,服務器與CPU的表現需進一步觀察。就市場份額而言,我們的競爭產品組合尚未達到預期,這也是重點改進方向。儘管如此,Granite Rapids性能更優,下一代Diamond Rapids將更出色。

我們認爲競爭地位會持續提升,但要達到目標仍需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在性能方面的市場地位有限,我們仍較好地保住了份額,這充分證明了x86生態系統的優勢,以及我們在該系統中爲客戶提供的特定能力。

Q:請問您能否進一步闡述AI戰略?貴司計劃何時更新該戰略?當前是否採用以GPU爲核心的路線?應如何理解貴司切入該市場的方式?

A:我們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公佈AI戰略,將明確目標與重點領域,首先是推理側及智能體AI,這一領域正快速發展,我們希望切入其中。其次,我們將採取不同策略:從系統軟件到芯片層面全面佈局,以提升性能;而智能體AI的關鍵在於精度與速度。AI相關計算需求將更爲密集,且工作負載有所不同。我們計劃依託A86優勢,結合加速器,力爭成爲未來的計算平臺。

這些目前仍在規劃中,我們正積極推進,成熟後會進一步分享。截至目前,客戶對我們的規劃反響積極。我們已組建團隊,新增了幾位成員,並將重點招募軟件人才,以把握機遇並在該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Q:您並未直接使用“全棧”一詞,但描述聽起來正是如此。考慮到英特爾的機會,我原以爲其定位可能類似英偉達,但英偉達已佔據穩固地位。目前市場上,既有云服務提供商自研ASIC芯片,也有AMD在推進類似方案。這似乎意味着英特爾的目標是成爲該市場的第三家、甚至第四家供應商,而當前真正成功的參與者只有英偉達及其部分客戶。因此我想了解:英特爾在多大程度上考慮過、或仍在考慮採用其他策略,如開發ASIC芯片來提升其市場地位?

A:您對我們系統軟件作爲全棧解決方案的描述是正確的。當前我們確實存在差距,並一直在尋找切入點,嘗試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與服務。同時,我們將發揮自身在x86架構的優勢,專注於協調工作負載並實現優化。此外,關注新興架構也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正積極引入初創企業及其孵化的理念。

至於您提到的ASIC問題,我們同樣持開放態度,願與系統廠商合作,提供人工智能平臺以支持其構建專用解決方案,從而真正提升性能。我們必將把握這一機遇。

Q:關於本季度的資產減值,據悉主要涉及設備。請問是否也包含庫存減值?能否說明具體減記範圍?

A:本季度確實存在庫存減記,但未單獨列示,因其已納入正常銷售成本覈算。本次單獨披露的減記主要源於設備減值,另有約數億美元屬於會計政策調整,將部分額外成本從庫存覈算轉爲當期費用列支。

設備減值涉及多項資產,現舉例說明主要項目:部分已購置設備原列於在建資產,而產線中舊設備仍在運行。我們藉此機會用新設備替換產線舊設備。由於舊設備淨賬面價值高於市場可變現價值,故將其減記至公允價值後轉入持有待售資產。此類減記主要針對無使用價值的陳舊設備。

Q:關於18A與14A製程:據稱18A將支持未來三代英特爾產品(2026-2028年),這是否意味着14A製程最早於2029年推出?此外,鑑於存在放棄14A的備選方案:若14A製程終止,是否意味着代工戰略同步終止?若14A未能達成目標,僅憑18A製程的內部產能及增加外包規模,能否維持業務可持續性?

A:首先,18A製程對英特爾三代內部產品至關重要。待技術成熟後,我們將更有信心拓展外部客戶。關於14A製程,其時間節點(2028-2029年)與臺積電A14計劃一致,並無變更。我們將高度聚焦製程技術研發,聯合兩家重要客戶按明確里程碑推進。

在資本支出方面,需綜合評估良率表現、內外部客戶反饋及量產承諾後,方會投入資金。此舉可確保投資紀律,唯有確認實際需求與客戶承諾後,纔會部署資本支出。這既彰顯我們對代工業務的承諾,亦體現審慎的資本管理原則。

18A製程的峯值產能預計在2030年代初實現,該節點將長期服役且預期投資回報率可觀。鑑於短期主要服務於內部需求,當前ROI測算以內部應用爲基礎。但不應排除未來吸引外部客戶的可能性:首輪雖可能客戶有限,但隨着性能與良率持續提升,18A將在多輪次演進中拓展應用場景,創造更多外部合作機遇。

Q:您提及資本支出未來可能維持在當前水平的50%,約90億美元。請問該數字是否可能成爲明年的實際預算?基於當前數據:全年180億美元預算的上半年執行情況推算,季度支出約36億美元將對應全年140-145億美元。在您當前規劃中,明年實際預算更接近90億美元還是140億美元?請說明預期區間。

A:此前提及的90億美元僅爲初步估算,尚未形成最終方案。需明確指出:即便計入維護性資本支出,當前在建資產仍無法覆蓋明年的投資需求。目前2026年具體預算仍在制定中,我們將在2026年1月前後鎖定最終金額。但可明確兩點:實際支出將顯著高於90億美元,低於180億美元。

Q:據貴司10-Q文件披露,受競爭環境影響,服務器產品平均售價ASP同比下滑8%。需澄清的是,核心數增加通常應推升ASP,該現象是否與預期相悖?聚焦中長期挑戰,ARM宣稱將奪取半數服務器市場份額,該競爭態勢對英特爾的實際影響程度如何?

A:當前我們在服務器市場仍保持約55%的份額,但承認在高端服務器領域存在戰略失誤。同步多線程技術曾是英特爾的核心優勢,但我們未能持續強化,導致性能差距擴大。現正全力投入該領域以縮小差距。同時,我們正與超大規模客戶及高端企業緊密合作:通過深入理解其工作負載需求,聚焦產品路線圖的清晰化與簡化,提升客戶協作效率。

關鍵改進在於將客戶反饋前移至產品開發定義階段,該舉措已獲得高度認可。憑藉這些措施及新產品佈局,我們有望重獲市場領導地位。

Q:假設明年銷售額實現中個位數增長,綜合考慮18A產品組合調整及外包需求等因素,毛利率會如何變化?我知道您不會給出具體數值,但基於營收增長情況,相對於當前36%的毛利率水平,能否提供一個大致的測算思路?

A:一個合理的經驗法則是,明年的毛利率轉化率約爲40%至60%。若情況順利,有望接近該區間上限。

Q:過去你們提及18A和Clearwater Forest的推進,我理解後者屬於小批量產品。但想了解,在你們看來,穩定乃至收復市場份額是否取決於Diamond Rapids?若如此,能否明確其推出時間是否在2026年下半年?

A:我們確實在審視產品路線圖,Clearwater Forest和Diamond Rapids的時間框架大致在前後六個月範圍內,我們正專注推進相關工作。下一代Coral Rapids將面向2029年的市場,我們會確保推出高性能產品。相關計劃會與客戶溝通微調並獲得驗證。目前,我們已任命新負責人並進行了一些調整,將推動數據中心業務重獲競爭力。

Q:請說明如何對亞利桑那州和愛爾蘭晶圓廠的擱置問題進行建模分析?此前您提到,今年這方面的不利影響爲5億美元,明年將增至13億至15億美元,2027年則會顯著上升。是否有最新情況?該判斷是否仍適用?影響是否會擴大?

A:這些大致是合理的預測數值。到2027、2028年左右,這些擱置項目將達到正常運營水平,因此相關數值會高於12億至13億美元。我們會在推進過程中更新信息。

團隊介紹

鄢凡: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經濟學雙學士,光華管理學院碩士,17年證券從業經驗,08-11年中信證券,11年加入招商證券,現任研發中心董事總經理、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TMT及中小盤大組主管。

團隊成員:王恬、程鑫、諶薇、塗錕山、研究助理(王虹宇、趙琳、王焱仟)。

團隊榮譽:11/12/14/15/16/17/19/20/21/22年《新財富》電子行業最佳分析師第2/5/2/2/4/3/3/4/3/5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電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獎》TMT/電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價值金牛分析師。

投資評級定義

股票評級

以報告日起6個月內,公司股價相對同期市場基準(滬深300指數)的表現爲標準:

強烈推薦:公司股價漲幅超基準指數20%以上

增持:公司股價漲幅超基準指數5-20%之間

中性:公司股價變動幅度相對基準指數介於±5%之間

迴避:公司股價表現弱於基準指數5%以上

行業評級

以報告日起6個月內,行業指數相對於同期市場基準(滬深300指數)的表現爲標準:

推薦:行業基本面向好,行業指數將跑贏基準指數

中性:行業基本面穩定,行業指數跟隨基準指數

迴避:行業基本面向淡,行業指數將跑輸基準指數

重要聲明

特別提示

本公衆號不是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招商證券”)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公衆號只是轉發招商證券已發佈研究報告的部分觀點,訂閱者若使用本公衆號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瞭解或缺乏相關的解讀而對資料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

本公衆號所載信息、意見不構成所述證券或金融工具買賣的出價或徵價,評級、目標價、估值、盈利預測等分析判斷亦不構成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投資建議。該等信息、意見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具有針對性、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訂閱者應當對本公衆號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評估,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招商證券對本公衆號所載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時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衆號所載資料所造成的任何後果,招商證券均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

本公衆號所載內容僅供招商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閱本公衆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內容的適當性,招商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公衆號的行爲或者收到、閱讀本公衆號所載資料而視相關人員爲專業投資者客戶。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