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新股熱潮逐漸回溫之際,協作設計平臺Figma正迎來萬衆矚目的公開上市。根據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最新文件,Figma計劃於7月30日定價,並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爲“FIG”。這場IPO將不僅是一次融資,更是一場對其商業模式、增長潛力與市場熱情的全面檢驗。
一、發行詳情:擬募資10億美元,估值最高164億美元
Figma此次IPO計劃發行約3700萬股A類普通股,定價區間爲每股25至28美元。其中,公司自身將發行1247萬股新股,其餘部分由包括創始人在內的現有股東出售。
若以高端定價28美元計算,募資總額將達到10.3億美元;
按照全面稀釋口徑(包含期權、RSU等股權激勵),Figma估值將在145億至164億美元之間;若僅按IPO完成後的流通股計算,估值約爲136億美元。
這一估值雖低於Adobe在2022年提出的200億美元收購報價,但顯著高於去年Figma在一輪員工和早期投資人退出的要約中體現的125億美元估值,更在近期上市的Circle、Chime等科技獨角獸之上。
二、拍賣式機制:更精準地錨定投資者認知價值
本次Figma的IPO採用了一種類似拍賣的“限價申購機制”,而非傳統的市價認購方式。即投資者需明確申報希望認購的股份數量及價格。
這種機制在科技熱潮高峯期曾被DoorDash、Airbnb等採用,後因市場遇冷而逐漸淡出。Figma的重啓被市場視爲科技IPO回暖的重要信號,也有助於公司更精確評估投資者心中的“真實估值”。
三、業務亮點:用戶高速增長,營收利潤齊飛
Figma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舊金山,主營雲端協作設計軟件,允許多個用戶同時編輯和構建App、網頁與軟件界面。近年來,隨着遠程辦公和數字化轉型加速,公司進入高速增長期:
l 1300萬活躍用戶,覆蓋全球95%的《財富》500強企業;
l 2024年營收7.49億美元,同比增長48%;
l 2025年前數月營收繼續同比增長46%;
l 淨利潤也實現三倍增長;
l 客戶包括ServiceNow、Workday、SAP等大型企業。
公司CEO Dylan Field曾表示,Figma“產品本身就是最強大的營銷引擎”,通過“自下而上的團隊協作推廣”,顯著降低獲客成本,形成高效率的增長飛輪。
四、另闢蹊徑:Figma涉足加密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Figma還在加密領域有所佈局:
l 截至3月底,公司持有約6950萬美元的比特幣ETF;
l 今年5月,公司董事會批准額外投資3000萬美元購買USDC穩定幣,並計劃將其換入比特幣;USDC的發行方正是同樣近期上市的Circle Internet。
這一跨界行爲不僅體現了Figma在資金配置上的靈活,也顯示其對科技資產多樣化配置的興趣。
五、股東結構:創始人與多家頂級風投減持
此次IPO中,不僅Figma公司自身發行新股,部分現有股東也選擇套現部分持股:
CEO兼聯合創始人Dylan Field擬出售約235萬股;
董事會成員、Kleiner Perkins合夥人 Mamoon Hamid 出售約276萬股;
其他減持機構包括紅杉資本、Greylock Partners、Index Ventures等。
主承銷商爲摩根士丹利、高盛,協辦包括Allen & Co 和摩根大通。
六、投資者如何看待這次IPO?
Figma的上市正值市場對高質量科技股熱情重燃之際。此前Circle上市首日暴漲168%,Figma有望成爲下一匹“黑馬”。不過,市場也應看到潛在的不確定性:
l 人工智能設計工具的發展,可能在中長期替代部分傳統設計軟件;
l 移民政策收緊或影響其人才招募;
l 國際市場波動和貿易政策風險,可能影響其營收結構(2024年收入大多來自美國以外)。
但整體而言,Figma展現了強勁的增長能力、優質的客戶基礎與清晰的盈利路徑,具備典型的“高質量科技成長股”特徵。
總結
Figma此次IPO既是對自身商業模式的一次驗證,也標誌着科技新股市場逐步復甦的信號。對於尋求中長期增長機會的投資者而言,這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窗口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