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藥IPO大漲100%

投資界
07-25

歡迎加入投資界讀者羣

生物醫藥復甦了”

作者 I 王露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投資界-天天IPO消息,今日(7月25日),南京維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維立志博”)正式登陸港交所。發行價爲35港元/股,一度上漲127% 。截至目前,市值達到136億港元。

成立13年,維立志博離不開兩位靈魂人物——康小強和賴壽鵬。二人相識於博士後科研期間,職業生涯極爲相似,曾在禮來等生物醫藥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多年後,回國創業。如今,維立志博身後VC/PE雲集,不乏我們熟知的漢康資本、正心谷資本、新希望醫療、華方資本、深創投等數十家投資機構。

回望過去半年,港股生物醫藥IPO鐘聲不斷。而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啓後,禾元生物、北芯生命接連過會,“生物醫藥復甦了。”

今天,他們聯手IPO敲鐘

康小強,出生於1961年,於1985年獲得湖北醫學院(現武漢大學醫學院)學士學位後,進入同濟醫科大學、北得克薩斯大學深造,並取得碩博學位。作爲博士後研究員,他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從事腫瘤免疫療法研究。

正是在這裏,康小強與賴壽鵬相識。

現年80歲的賴壽鵬,198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學碩士學位,後獲得馬里蘭大學博士學位。

轉折出現在2012年,正值國內創新藥爆發前夜。彼時康小強已加入禮來擔任首席免疫科學家。燃起回國創業的念頭後,他與賴壽鵬一拍即合,在南京成立維立志博。

招股書顯示,維立志博是一家處於臨牀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產品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目前,公司在研管線有12項,其中有6款產品進入到臨牀階段。

具體來看,公司核心產品LBL-024已於2024年進入針對晚期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單臂註冊臨牀試驗,是全球達到註冊臨牀試驗階段的首款4-1BB靶向候選藥物。

衆所周知,生物醫藥企業普遍面臨研發週期長、前期投入重的特點,短期內難以盈利,虧損在所難免。維立志博也不例外。

財務數據顯示,維立志博僅在2023年實現收入886.5萬元。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個月,公司淨虧損分別爲3.62億元、3.01億元和7536.7萬元。同期,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爲2.31億元、1.86億元、5775.1萬元,高額的研發投入是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報告期內唯一一筆近900萬元的收入,來自百濟神州。2021年,維立志博授予百濟神州大中華區以外開發、生產及商業化LBL-007的獨家許可,代價高達7.72億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加分級特許權使用費。不過這項合作目前已經終止。

此外,去年11月,維立志博宣佈與風投機構Aditum Bio成立新藥研發公司Oblenio Bio,將授權其開展LBL-051的臨牀研究,總交易價值超過6.14億美元。

兜兜轉轉13年,康小強與賴壽鵬終於迎來人生第一個IPO。

身後站滿VC/PE

翻開招股書,維立志博歷經8輪融資,站滿了投資機構。

早在2015年,維立志博完成天使輪融資,由南京凱元、上海莊鍾合計增資33.33萬元,作價1000萬元。

2017年,維立志博進行Pre-A輪融資,由北京漢康、南京捷源、南京凱泰、北京重山、南京景永合計增資167.14萬元,作價2700萬元。

此後維立志博進入融資快車道。2018年及2019年,維立志博完成A輪融資,蘇州漢康、昆明諾泰等六家投資者共計認購公司新增註冊資本222.78萬元,作價8500萬元。2019年,公司進行A+輪融資,江北基金進入投資方陣營。

2020年,維立志博完成7500萬元B輪和1.3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方健民、南京其瑞佑康、寧波懷格、昆藥集團、上海國鴻、新餘上潤、嘉興銘朗、南京江北高新基金、寧波攬慧。此時,公司投後估值達8.05億元。

高光時刻出現在2021年,公司完成6.07億元C輪融資,正心谷資本、杭州龍磐、廈門德屹、上海樂永、黃河三角洲榮昌、漢康資本、新希望醫療、深創投、新餘市新國路、南京恩捷、嘉興同人、恩然瑞光等十多家機構紛紛入局。

直到遞交招股書前的2024年,公司完成1.3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安徽昆路、廣州凱得、新餘上宣。

引人關注的是,此次IPO公司的基石投資者陣容同樣豪華,包括正心谷資本、高毅資產、TruMed、OrbiMed、騰訊、易方達基金、Foresight Funds、Sage Partners、漢康資本,合計認購約5.42億港元。

相伴多年,身後投資人迎來了收穫時刻。

生物醫藥的春天

“生物醫藥開始回血了。”一位投資人略顯激動地對投資界感慨,尤其是科創板的IPO大門正向醫療類企業敞開。

一切要從上個月說起。6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宣佈,將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並且重啓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

很快,7月1日,禾元生物作爲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啓後的首家上會企業,順利通過審覈。

成立於2006年,禾元生物利用水稻胚乳細胞基因表達平臺研發植物源醫藥產品,業內稱之爲“稻米造血”。其核心在研產品HY1001,有望成爲國內首個上市的重組人白蛋白藥品。背後機構包括上海同盛、貝達藥業、光谷生物基金以及倚鋒資本等。

隨後上週,北芯生命IPO順利通過審覈。這是重啓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後,短短一個月內第二家成功過會的生物醫療企業。

官網顯示,北芯生命成立於2015年,專注於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曾歷經多輪融資,投資方身影中出現了紅杉中國、國投創合、松禾資本、倚鋒資本、啓明創投、泰煜投資、鯤鵬一創等知名機構。

科創板之外,港股醫藥類IPO十分火熱。

今年上半年,恆瑞醫藥、派格生物、映恩生物、維升藥業等約9家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數量接近2024全年。

其中,新股首日表現亮眼:映恩生物首日漲116.7%,藥捷安康上漲78.71%。恆瑞醫藥以98.9億港元募資額創下近五年最大醫藥IPO,首日股價漲超25%。

悄然間,春風再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