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英特爾(INTC.US)最新公佈的財報雖優於市場預期,但因宣佈將大幅削減晶圓代工成本並警告該業務或將被暫停,其股價週五重挫逾8%,幾乎抹去年內漲幅。
根據英特爾週四盤後公佈的財報,公司第二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爲10美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美分;營收也高於分析師預估,並對第三季度給出了樂觀的銷售指引。然而,市場的焦點卻轉向了該公司前景不明的晶圓代工戰略。
英特爾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警告稱,若無法在下一代製程技術週期中獲得客戶,該公司可能會“暫停或終止”其代工業務。英特爾表示,截至目前尚未獲得任何主要外部客戶的訂單,而未來在Intel 14A工藝節點上的客戶前景也“存在不確定性”。
新任CEO陳立武在發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坦言:“今後不會再有‘空白支票’。”他強調,14A芯片製造節點將僅基於確認的客戶需求進行推進。這標誌着英特爾正試圖控制成本,並向投資者展示更爲謹慎和務實的態度。
英特爾同時宣佈將終止德國和波蘭的部分芯片設施項目,並放緩位於俄亥俄州新廠的建設進度。公司指出,代工業務的成功依賴於獲得一個大型客戶,但目前尚未看到實質性突破。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管理層希望獲得外部客戶承諾才能繼續推進工藝節點,但這反而加大了產品路線圖的不確定性,也降低了客戶採納的可能性。”巴克萊對英特爾維持“中性”評級。
儘管公司積極削減支出並執行裁員計劃,陳立武也坦言,他上任後的頭幾個月“並不輕鬆”。英特爾將在年底前裁撤約15%的員工,使總員工數降至7.5萬人。他指出:“過去幾年,公司在需求未明確時就過早、大量投入,導致產能佈局分散且使用率不足。”
本季度,英特爾淨虧損擴大至29億美元,合每股虧損67美分,較去年同期的虧損16.1億美元(每股虧損38美分)進一步惡化。公司還計入8億美元的減值費用,主要與“無法再利用的過剩設備”有關。
儘管市場反應負面,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認爲,英特爾對代工業務的重新評估是一項“積極的第一步”,但他們也警告稱,公司在市場份額上的持續流失仍是主要隱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被英偉達(NVDA.US)主導的情況下,英特爾始終難以建立起有力競爭地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