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醫藥生物行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點評:醫藥集採反內卷推動價值重估,支持創新長邏輯堅挺-250724

市場資訊
07-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研報虎)

事件:

  2025年7月24日,國家醫保局局長章軻等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深化醫保改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

  “十四五”期間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圓滿完成了各項醫保改革發展任務,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推進公平可及、推進法治建設、維護基金安全、推進科技賦能、推進協同發展。

  發佈會回應了改善醫藥行業生態、引導醫療機構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維護基金安全、醫療創新技術服務價格項目、長期護理保險、藥品價格管理等多個方面的民生關切。

點評:

  集採“反內卷”重塑行業生態,優質企業迎來價值重估: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進入深化階段,提出“穩臨牀、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核心原則,第11批集採規則優化顯著:報量環節允許醫療機構選擇認可的品牌,中選規則不再簡單以最低價爲錨點,要求最低價企業說明報價合理性並承諾不低於成本,同時強化藥監部門對生產企業檢查和產品抽檢的“兩個全覆蓋”。

  這一調整將有效遏制惡性價格競爭,推動行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具備穩定生產能力、質量控制體系完善、成本控制能力強的頭部企業將持續受益,尤其在此前集採發生價格亂象的領域。醫保局組織開展了“四同”藥品價格治理,規範了2.7萬餘個藥品品規的價格,頭部優質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集中。此外,探索醫保基金對集採和國談藥品耗材企業的直接結算,推動藥企的回款週期從6個月努力縮短到30天以內,該舉措將顯著改善企業現金流,提升行業整體運營效率。

創新藥獲多層次政策加持,研發實力成核心競爭力:

  醫保政策對創新藥的支持呈現“全鏈條、高強度”特徵。“十四五”以來累計402種新藥納入醫保目錄,2024年創新藥醫保支出達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彰顯醫保基金對臨牀價值突出的創新成果的快速接納。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的設立,更將爲未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創新藥提供補充支付通道,目前已有超100個藥品申報,預計將加速創新成果的商業化進程。

  支付方式改革同步發力,按病種付費2.0版及特例單議機制,爲創新醫療技術提供合理回報空間。這種“研發-准入-支付”的全週期支持體系,將推動行業資源向真正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聚集,擁有強大研發管線、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能力的創新藥企,以及掌握高端醫療器械核心技術的企業,有望獲得持續增長動能。

  整體來看,醫保政策的精準調控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生態:集採“反內卷”清除低質產能,爲優質企業騰出市場空間,“價格戰”升級爲“價值戰”;創新藥支持政策則爲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打開成長天花板。

  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兩類標的:一是在集採中持續中選、具備質量與成本雙重優勢的仿製藥及器械龍頭,過往被集採降價過度壓制的品類有望迎來價值重估;二是研發管線豐富、核心產品已進入醫保或有望納入創新藥目錄的創新藥企,未來成長邏輯持續堅挺。推薦恆瑞醫藥京新藥業九強生物,建議關注微創醫療(H)、衆生藥業方盛製藥

  風險提示:集採中選低於預期的風險;商業健康險推廣進度低於預期的風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