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00992)的AI投資版圖

智通財經網
07-27

在大衆印象中,聯想(00992)或許還是一個傳統的PC廠商。但是,在這場人工智能浪潮中,聯想早已悄悄投出了一個覆蓋全生態、多場景的AI帝國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聯想創投2025年CVC創投週上,展示出了聯想集團在AI領域的投資藍圖。這張版圖以“全棧AGI(通用人工智能)”爲核心,從算力基礎設施到終端應用場景,從技術基建到生態協同,既錨定當下產業痛點,又前瞻未來十年技術浪潮,形成了“投資+賦能+落地”的邏輯閉環。 

全棧AGI佈局:算力+大模型+智能體+機器人

算力是AI發展的根基,聯想在此領域形成“頭部覆蓋+架構創新”的雙軌策略。

在頭部企業覆蓋上,聯想創投幾乎納入中國AI算力第一梯隊。其中,寒武紀科技作爲國內AI芯片標杆,獲得聯想創投連續四輪投資,目前已實現規模性盈利;摩爾線程、沐曦等第二梯隊企業也已啓動科創板申報,成爲國產算力的重要補充。

更具前瞻性的是對“下一代算力架構”的押注。在x86與ARM主導的處理器架構格局下,RISC-V憑藉其開放指令集架構(ISA)的模塊化特性,正在成爲國產AI芯片實現自主可控的關鍵突破口。進迭時空和藍芯算力正是聯想創投支持的聚焦於RISC-V架構的算力創新企業。上海此芯科技被寄予“重新定義AI算力”的期待——其完全基於AI處理器的全新架構,跳出傳統算力堆疊邏輯,瞄準AI時代的底層算力革新。聯想創投強調,這類佈局並非簡單追趕現有技術,而是“面向未來的算力重構”,爲聯想集團及被投企業預留技術代際優勢。

基座大模型是AI的“大腦”,聯想創投的投資邏輯非常清晰:合格的基座模型團隊必須具備“AGI使命感、高人才密度、強融資能力”。聯想創投表示,智譜(已啓動IPO)、階躍星辰等被投企業,正是這一邏輯的體現。同時他們認爲,基座模型最終將會收斂最終會收斂至“大廠2-3家+創業公司2-3家”,聯想選擇標的時,既看技術領先性,更看與集團生態的協同價值。

海外佈局同樣關鍵。聯想創投投資的歐洲Mistral AI,是MOE架構首個商業落地的模型公司,其開源模式爲全球生態提供基礎能力。

對於基礎大模型的價值,聯想有更宏觀的判斷:“即使短期沒有商業模式,也承擔着國家使命”。這解釋了爲何聯想創投在DeepSeek等頂尖團隊上持續跟進——這類團隊以“攀登AGI上限”爲唯一目標,95後、00後組成的核心團隊不爲短期利益驅動,正是技術突破的關鍵力量。

芯片和模型是AI落地的基礎,那智能體應用無疑是AI成爲真正生產力工具,甚至變革人機關係的重中之重。所以,在AI應用層,智能體是聯想創投2025年的重要賽道。

聯想創投將智能體分爲三類:通用智能體、垂直智能體、ToC智能體。通用智能體以Manus爲代表,具備平臺屬性,可對接多場景需求;垂直智能體則聚焦知識工作者——如Windsurf、Cursor深耕coding領域,Harvey專注律師行業,正從“輔助工具”進化爲“任務替代者”。更具想象力的是ToC智能體。聯想創投認爲,隨着基座模型能力攀升,C端AI應用將誕生“下一個字節跳動”。

AGI要走進物理世界,硬件是核心載體。聯想創投的佈局沿着“自動駕駛—具身智能—AI原生硬件”三條線展開。尤其是在具身智能領域,聯想創投深耕已逾十年,投資了包括飛馬機器人、跨維智能、艾利特、磅策醫療、星動紀元、戴盟、逐際動力、本末、雲跡科技等在內的超過50家相關企業。其應用場景也覆蓋了智能製造、醫療、服務、教育、物流、低空經濟等AI前景巨大的賽道。

與於此同時,在AI原生硬件領域聯想創投也瞄準AI眼鏡等未來形態,在全球範圍尋找耐德佳、莫界、傑華特等核心部件領先標的。

CVC生態協同:三大計劃構建“雙向賦能”網絡

作爲聯想集團的“科技瞭望塔”,聯想創投的核心優勢在於將投資與產業資源深度綁定。成立九年來,聯想創投累計投資超過280家科技企業,其中20家成功上市,培育出50餘家細分領域的獨角獸。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自2016年以來,在A股上市的科創企業中市值超過3000億的巨頭僅有5家,而聯想創投獨具慧眼地捕捉到了其中的3家:寒武紀、寧德時代海光信息,其前瞻性佈局能力可見一斑。

同時,聯想創投的投資絕非孤立佈局,而是與集團業務形成深度協同。從2022年開始先後推出了星辰計劃、光明計劃、火種計劃:

“光明計劃”爲被投企業解決最頭疼的“量產難題”,這主要依託於聯想的製造能力。深圳光明基地的柔性產線通過“Manufacturing as a service”模式,爲機器人企業本末提供生產支持,使其成本降至自建產線的1/20。;寒武紀、摩爾線程等芯片企業,也通過聯想供應鏈實現小批量試產到規模化交付的跨越。這種“聯想產能+被投技術”的組合,讓早期項目跳過“生產陷阱”。

“星辰計劃”更是全價值鏈賦能初創企業的生態創新加速平臺,包括產研共創,服務賦能,品牌賦能,資本扶持生態活動等五大模塊,全面助力中小企業技術落地與市場拓展。鈦方科技通過“星辰計劃”與聯想深度合作,將其核心的彈性波智能觸覺感知技術成功應用於聯想筆記本、機器人觸覺感知領域,並聯合研發出“三合一觸控芯片”,實現了技術產業化的關鍵突破。

“火種計劃”聚焦科研創新團隊的早期概念驗證與成果轉化難題,孵化“未來技術”。對於量子計算、腦機接口等長週期領域,聯想用耐心培育潛力。比如戴盟機器人作爲“火種計劃”首批賦能企業,其視觸覺傳感器、含觸覺五指靈巧手、穿戴式遙操作設備均由“火種計劃”的柔性製造產線生產,並獲得了從0-1的產品驗證及製造服務。

從算力根基建到終端應用,從技術投資到生態協同,聯想的AI版圖既是對科技趨勢的把握,也是CVC模式的典範——它不止於“投錢”,更通過“技術判斷+資源注入+場景驗證”,讓AI從概念走向價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