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揮旗,商湯大芯片重新出發。
文丨獵雲精選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邵延港
今年6月,商湯聯合創始人徐冰發起成立了一家GPU芯片公司曦望,而在不久後,商湯2025 年股東大會,徐冰正式辭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祕書職務,親自下場入局芯片事業。
這是商湯在去年底推動“1+X”組織架構重組後,“X”陣營迎來的最新板塊。據曦望方面對獵雲網透露:曦望是一家全新的芯片公司,從組織到目標都是重新開始,商湯的大芯片團隊已經成建制加入曦望。此外,曦望官網、官微近期也已經正式開啓運營。
如徐冰所說:“算力自主權,是AGI時代的呼吸權。”這也是戰略調整後的商湯需要面對的事情,作爲當前大模型產業的深度參與者,商湯對於算力的需求達到新的高度。AI芯片已經是算力生態的根基,曦望,則延續了商湯在AI時代的新使命。
在中國市場上,GPU“燒錢快,賺錢難”,但熱情卻沒有衰減。7月份,曦望公佈了首輪近10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三一集團旗下華胥基金、第四範式、遊族網絡、北京利爾、松禾資本和海通開元等。
曦望,將自己定位商湯生態中的算力底座,但其獨立性,也讓其開始謀劃在中國AI市場中的生態地位。商湯AI芯片已經做了多年,這次借曦望重新出發,又將駛向多遠的星辰大海?
徐冰揮旗,商湯大芯片重新出發
“徐冰是曦望的發起人,也是曦望的董事長,是曦望重新出發的旗手。”
曦望董事長徐冰 來源:曦望微信公衆號
在商湯,徐冰是功臣,是湯曉鷗教授的學生,是商湯科技的聯合創始人。2014年,湯曉鷗帶領着他的幾個學生徐立、徐冰和王曉剛,共同創立商湯科技,開啓計算機視覺時代的創業之旅。
在湯曉鷗這三個學生裏,徐冰年紀最小,主要負責投融資事宜,任董事會祕書,他於2015年12月15日獲委任爲董事,並於2021年8月23日調任爲執行董事,他主導商湯的融資工作,上市前,商湯一度是全球估值最高的AI獨角獸。
直到今年5月30日,商湯科技發佈一份6頁董事會公告,包括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建議委任執行董事、執行董事卸任、董事會轄下委員會組成變動等事項。彼時公告顯示,徐冰已經通知董事會,彼有意專注於推動商湯公司及其生態體系中戰略性新興業務的發展,並已獲任AI芯片業務負責人。
在這份公告後不久,杭州曦望芯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成立了,但市場公開信息太少,並沒有把曦望與徐冰聯繫在一起。
此外,對於商湯來說,其芯片已經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程了。
2018年,爲降低對英偉達等海外芯片巨頭的依賴,商湯啓動自研AI芯片項目,重點瞄準邊緣計算場景。兩年後的2020年,商湯首款芯片成功流片。也是在這一年,商湯成立上海陣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管理層也是如今曦望的核心班底。
據悉,陣量智能兩位聯席CEO王勇和王湛,也將繼續任曦望聯席CEO。其中,王湛曾是百度副總裁,曾參與建立百度搜索推廣系統“鳳巢”,被稱爲百度的“推廣之父”;王勇曾在AMD從事芯片業務,曾在百度崑崙芯擔任副總裁,2020年加入商湯擔任芯片研發負責人。
來源:曦望微信公衆號
作爲董事長的徐冰,則是會更關注曦望的戰略發展、公司文化和客戶成功,但不會參與具體的工作,專業的高管團隊將帶領曦望前進。
曦望方面對獵雲網表示,目前商湯的大芯片團隊已經成建制加入曦望。也就是說商湯在重整芯片業務時,讓曦望整合了商湯過往的芯片團隊和資源,在一個高點,選了一個時間,重新出發。
“1+X”戰略運轉,商湯押注AI算力芯片
毫無疑問的是,曦望的誕生,源自於商湯1+X戰略,並從商湯完成分拆。
2024年12月,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發佈全員信,宣佈組織調整結束,開啓新架構——“1+X”。“1”代表商湯集團核心業務,打造行業領先的AI雲,實現大裝置、基礎模型和AI應用的無縫集成。在CV領域,打造通用視覺模型深耕各個應用場景。 “X”代表商湯集團重組拆分的生態企業矩陣,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蔔”、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
按照新戰略規劃,“X”中的各生態企業將設立獨立的CEO,並對業務發展負責。這些生態企業將獲得更靈活的激勵機制和融資通道,使其能夠更敏捷地把握各自領域的市場機遇。
在商湯仍在鉅額研發投入和財務虧損的情況下,聚焦核心業務,甩開研發較大的包袱,對於商湯財務報表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據公開信息,目前商湯“X”中家庭機器人“元蘿蔔”、智慧零售商湯善惠、智慧醫療商湯醫療均在新戰略施行後開啓了獨立融資。
如今,曦望完成一輪近10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三一集團旗下華胥基金、第四範式、遊族網絡、北京利爾、松禾資本和海通開元等。上述股東也基本是商湯芯片業務的老股東了。
繼續押注AI芯片,是商湯在AI時代無法迴避的問題。2023年,商湯開始將業務重心移向生成式AI,實行“大裝置-大模型-應用”三位一體戰略。
據商湯科技2024年報,其去年總體收入同比增長10.8%,達到37.7億元。其中,生成式AI收入突破24億元,同比增長103.1%,這是生成式AI連續兩年保持三位數增速,收入佔比由2023年的34.8%提升至63.7%,成爲商湯科技的最大業務。
徐立稱,“1+X”戰略實際上是一次“二次聯合創業”過程。一方面,在AI2.0的浪潮下,集團要打造一個新的二次聯合創業集體,全面擁抱AGI時代的機會;另一方面,在X生態中,亦能夠給年輕人更多機會,聚焦垂直賽道,以更加靈活的機制快速抓住行業機遇。
與算力需求對應的是算力成本,外購芯片對商湯並沒有優勢。過去十年商湯採購了超過四萬塊GPU芯片,商湯大裝置事業羣總裁楊帆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公司的算力主要仍來自Nvidia芯片。徐冰說:“中國每年支付超千億‘算力稅’,創新血液不斷流失。算力自主權,是AGI時代的呼吸權。”
作爲商湯聯合創始人,徐冰此次親自下場,也說明芯片將是商湯在AI時代必不可缺的一環。
AI時代,商湯的新使命
徐冰發起成立曦望,曦,破曉之光;望,遠方的期許。曦望的使命,是爲中國AI造一片自主可控的“數字土壤”,是要爲中國AI發展鑄算力底座。
商湯當前的業務體系,需要大量算力資源,在算力層,商湯科技不僅採購英偉達、寒武紀等企業的算力芯片自建數據中心,繼續自研芯片是其新使命。
曦望方面表示:在商湯的生態體系中,曦望已經完成了技術攻堅,未來曦望將作爲商湯堅定的合作伙伴,作爲算力底座繼續服務於商湯1+X戰略。
所謂的“技術攻堅”,就是商湯此前在AI芯片已經取得的成果。據悉,商湯截至當前已經推出量產的S1、S2和正在研發的S3。其中,S1 2020年量產,是一款DSA架構的雲邊推理芯片;S2 2024年量產,是一款GPGPU大模型推理芯片,採用7nm工藝,可部署主流大模型,爲企業級AI應用提供算力支持,性能對標國際一流產品,軟硬件兼容CUDA生態;S3爲大模型而生,定位爲“下一代AI大模型推理芯片”,架構革新將推理成本壓降90%,讓大模型推理成本進入1分錢時代,預計2026年流片。
來源:曦望官網截圖